王厚東
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服務“三農”創新發展
——山東省淄博市供銷合作社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調研報告
王厚東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供銷合作社通過大力培育服務主體,提升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建設為農服務中心,積極搭建綜合服務平臺;深入拓展服務領域,延伸覆蓋生產全程;強化農業科技服務,著力培養新型農民;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方式,全面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淄博市社實施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飛防作業。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供銷合作社積極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立足區域農業產業實際,充分發揮組織和網絡優勢,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基層社為平臺,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因地制宜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解決“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問題探索出了新路徑。目前,淄博市社已累計投資1750萬元,帶動社會投入2600萬元,購置整合各類作業機械940臺套、植保飛機17架,年規模化服務作業能力達到300萬畝以上,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推動了淄博市農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
大力培育服務主體,提升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近年來,淄博市供銷合作社積極適應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形勢,圍繞農業生產全過程,著力培育發展糧食種植、機械服務、生產植保、農產品流通、科技服務等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扎實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目前,淄博市供銷合作社已組織指導系統內20家單位開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今年以來實施大田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為主要內容的單環節、菜單式和保姆式托管服務總面積達到150.3萬畝,其中全托管服務面積8.16萬畝,在服務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淄博眾得利齊民旺植保專業合作社、桓臺供銷益農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統防統治飛防服務龍頭企業,規模實力、服務能力、作業面積均位居全省前列。桓臺供銷聯華農業服務公司籌備成立淄博益農通用航空公司,積極承接小麥“一噴三防”、玉米“一防雙減”等政府購買服務,今年已完成小麥根病防治、玉米“一防雙減”服務20萬畝,跨區完成平度市小麥“一噴三防”作業40萬畝,遠赴湖南洞庭湖完成飛播服務60萬畝;眾得利齊民旺合作社今年中標全區60萬畝大田作物統防統治飛防作業服務,順利完成了30萬畝小麥病蟲草害飛防服務和30萬畝玉米“一防雙減”作業,防治效果明顯。
建設為農服務中心,積極搭建綜合服務平臺。為進一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市供銷合作社專門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的意見》,根據淄博市“噸糧市”建設和特色農業集群發展規劃,發揮農業農機部門政策優勢、人才優勢和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網絡優勢,按照一次規劃、分布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圍繞土地托管、農機服務、農資直供、測土配方、智能配肥、倉儲烘干、信用互助、農民培訓等服務內容,在淄博市規劃建設為農服務中心18個,目前已建成12個,總投資2930萬元。臨淄眾得利集團整合優勢資源,投資480萬元建設臨淄區為農服務中心,配置飛防服務、化肥直供、測土配方、智能配肥、農產品購銷、信用合作和農民培訓等服務項目。今年以來直供化肥7500噸,測土配肥5萬畝,統防統治飛防作業60萬畝,農超對接銷售農產品6萬噸,搭建起了“一站式”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為解決農業科技推廣和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

機械化收割玉米。
深入拓展服務領域,延伸覆蓋生產全程。適應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需要,圍繞淄博市南部生態有機農業區、中部觀光休閑農業區、北部精準高效農業區三大板塊,推動規模化服務向經濟作物、園林綠化和畜牧養殖等產業延伸,向南部山區、丘陵地帶和都市農業園區覆蓋,逐步擴展到種肥同播、旋耕深松、機播機收、晾曬烘干等耕、種、管、收環節,努力向全產業鏈延伸。淄博彩樂農業發展公司牽頭成立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00余畝建設玫瑰園基地,種植玫瑰30余萬株,投資1500萬元建設食用玫瑰深加工項目,年實現銷售收入350余萬元,幫助種植戶增收120萬元,實現了產、加、銷全產業鏈覆蓋。高青縣供銷社依托農資公司與金正大公司合作,購置玉米種肥同播機300余臺,今年開展玉米種肥同播作業面積9萬余畝,畝均可增收節支500元以上。同時,淄博市供銷社積極參與推進“三農”金融服務創新,目前已組織指導系統內15個單位開展小額貸款、信用擔保和資金互助合作。今年以來調劑資金近5億元,解決了農業生產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強化農業科技服務,著力培養新型農民。堅持以農業生產資料供應服務為切入點,深入開展“淄博供銷·誠信農資”活動;投資200萬元建設淄博市高毒、高風險農藥統一儲備配送中心;積極組織推進化肥聯采和直供經營,減少流通環節,優惠讓利農民。今年以來,淄博市系統實現農資供應總值8.08億元,供應量占社會總需求的70%以上;其中直供化肥6.8萬噸,占化肥供應總量的26%,直接讓利農民600余萬元,保障了農業投入品安全。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各類農業經營服務主體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推動業務經營由賣商品向送服務轉變,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智能配肥、農民培訓、技術指導等農業科技服務。今年以來,淄博市系統實施測土配肥面積達26萬畝,開展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講座150余次,發放各種科技宣傳材料6萬余份,舉辦各類農民科技培訓班近200期,培訓農民社員和群眾38000余人次,促進了農民群眾生產管理素質提升。如沂源沂河源農資公司成立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建立土壤標準化檢測化驗室,建設“農業科技大講堂”,配備4輛農化服務車和10臺投影音響設備,聘用農藝師和高級“莊稼醫生”70名,開展免費測土配方施肥和農民技術培訓等各類農業科技服務,今年已組織林果生產現場指導40余次,培訓果農7000余人次,促進了林果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深入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發揮供銷合作社優勢加強農產品經營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要求,扎實實施農產品經營服務“百千萬”三年行動目標,大力推進農超對接、電子商務、基地直采、產地直供和平價蔬菜超市建設,著力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目前,淄博市供銷合作社已建成大型特色農產品批發市場4個,年交易額達20億元以上,成為區域重要的農產品集散中心;重點培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184個、發展改造農產品經營超市(專區、專柜)1108個,建設提升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4.9萬畝,年農產品購銷額近50億元,助農增收3億余元。

大型寬幅農業機械實施大田作物噴防作業。
實現了農業節本增效。開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將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整合起來統一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效促進了農村土地有序流轉,推動了土地集約化經營,實現了農業節本增效。如供銷合作社重點推進的大田作物病蟲草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既做到了農藥機械統購、統供、統配、統施的技物結合配套服務,又實現了大面積連片統一機防,縮短了施藥時間,減少了病蟲害擴散,降低了用藥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據統計,實施小麥、玉米病蟲草害統防統治可節約用藥20%以上,節省費用40%以上,全年每畝可節約噴藥成本50元左右,增加糧食產量10%以上,防災增產效果明顯。
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淄博市供銷合作社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有效發揮了自身的組織體系和網絡服務優勢,整合調動起了各方面力量,促進了農業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科學化、生產管理集約化、生產組織社會化和勞動者智能化,加快了淄博市農業現代化步伐。淄博市供銷合作社依托桓臺益農糧食合作社和臨淄齊民旺植保合作社,購置整合A2C型輕型植保飛機為主的作業機械,在全省率先組建專業化飛防作業隊伍,每個起飛架次可載藥150公斤、防治面積300畝左右,每架飛機日防治面積可達1萬畝以上,是人工噴防的2000多倍,普通機械噴防的300多倍,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產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優化了農業生態環境。目前我國化肥農藥利用率只有30%,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大量化肥農藥流失造成農村土壤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態環境污染。實施農業規模化服務,由專業服務公司從廠家直接購買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化肥農藥品種,優先推廣綠色使用和防控技術,做到了專業配方、合理施肥用藥。如高青縣供銷社推廣玉米種肥同播技術,將播種、間苗、追肥等多次用工集為一次完成,原先追兩次肥每畝地要用肥50公斤,使用緩控釋肥只需40公斤,既減少了用肥量,有效防止土壤板結,又降低了農產品化肥農藥殘留,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優化了農業生態環境。
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供銷合作社通過開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初步解決了農產品購銷難題,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如博山池上供銷社領辦池埠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和香菇、桔梗冷鏈加工項目,在韓國注冊成立“中韓桔緣株式會社”,年出口韓國菌棒100多萬支,帶動農民500余戶,助農增收250余萬元;托管池埠村閑置設施和民宅,發展淄河源鄉村生態旅游項目,解決農民就業崗位21個,年接待游客近20000人次,增加村集體收入2萬余元,助農增收3萬余元。
拓展了供銷合作社服務功能。淄博市供銷合作社立足服務“三農”宗旨,緊緊圍繞農業農村工作大局,在深化改革中謀發展,在開拓創新中求突破,堅持以大田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為切入點,不斷拉長為農服務產業鏈條,服務范圍逐步拓展到了測土配方、智能配肥、農機作業、農民培訓、技術推廣、烘干儲藏、信用擔保等各個環節,由原來的產前農資服務向產中的技術服務、產后的產品銷售服務延伸,形成了耕、種、管、收、加、貯、銷等全程或多環節系列化服務,促進了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形成。
開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找到了新時期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的契合點和切入點,為解決“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找到了路子。但在推進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服務主體實力不強,服務能力有待提高。供銷合作社系統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主體數量不夠多,發展也不平衡,服務能力強的主體集中在少數區縣,其他區縣還處于探索推進階段。特別是為農服務中心建設,資金和土地制約瓶頸突出,還需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強扶持,大力推進。二是服務環節和領域需要進一步延伸。目前規模化服務作業主要集中在淄博市北部平原糧食主產區,向南部山區和林果產業延伸不足;服務的范圍集中在農業生產的部分環節,經營產業鏈條需進一步延伸,服務領域需進一步拓展,全托管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市場競爭能力不足。因承擔政府購買服務,規模化服務受政府“一噴三防”、“一防雙減”等政策調整影響較大,市場競爭力不足,靠自身開拓市場的能力仍需加強。四是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突出。開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需要充足的機械設備和前期投入,這些往往占用大量資金,由于受資金瓶頸制約,規模化服務主題擴大作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建議
深入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是強農惠農富農的重要舉措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有效抓手,具體推進中需要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和供銷合作社的不懈努力。
高度重視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工作。建議黨委政府將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工作納入淄博市農業農村工作大局,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精神,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扶持“三農”發展的突破口,調動整合淄博市資源,切實形成工作合力。盡快以政府的名義印發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意見,對淄博市推進此項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同時,推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與“社村共建”工作緊密結合,發揮村級組織的政治和組織優勢,推進服務領域拓展和服務鏈條延伸,努力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黨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為農服務骨干力量。
整合淄博市資源推進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結合淄博市區域農業產業實際,建設集土地托管、農機服務、農資直供(測土配方、智能配肥)、烘干倉儲、信用互助和農民培訓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或區域為農服務中心,是有效解決農業生產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關鍵。因此,建議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整合農業、農機、供銷社等部門優勢資源,堅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按照服務半徑3公里、服務面積3—5萬畝的要求,著力規劃建設一批集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為農服務中心,并參照濰坊、臨沂等外地做法,對功能完備、作用突出、規范運作、驗收合格的服務中心進行財政獎補,努力打造區域為農服務綜合平臺。
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的優勢和作用。中發(2015)11號文件對供銷合作社開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推進農業服務規模化既是總社安排山東省社綜合改革試點的重點工作,也是省政府對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服務“三農”的具體要求。淄博市社近年來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經驗,走在了全省前列。建議黨委政府更加重視和發揮供銷社經營服務優勢,進一步明確供銷合作社牽頭職責,鼓勵支持供銷合作社整合系統內外為農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積極建設完善農業生產多環節、長鏈條、全方位的規模化服務體系,著力解決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進一步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建議市、區縣兩級切實加大對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各涉農部門職能作用,主動支持配合供銷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開展農業規模化服務工作。建議市、區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為農服務中心建設和智能配肥等項目給予重點扶持;農業部門對規模化服務基地建設、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和農民培訓等給予重點支持;農機部門對服務主體購置的農機具,按政策規定及時給予購置補貼;國土資源部門按照土地政策和規劃,對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用地給予重點支持。相關部門在安排涉農資金項目時,適當向規模化服務項目傾斜,積極予以扶持,努力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和良好發展環境,共同推動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山東省淄博市供銷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