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琦
《莊子》有這樣一個故事:尾生與女子約,女子三日不至。遇大雨,尾生抱柱而死。每次想到這個蕩氣回腸的故事,總讓我感慨不已:言必行行必果之謂君子。
尾生該是一位君子了——一位極具人格魅力的君子。尾生竟然用生命的絕唱來捍衛自己的諾言。尾生讓我看到了承諾的可貴——那種負責任的承諾,那種言出必行的承諾。
“誠者,天下之道也。”孔子有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之告誡;古人有“踐約如償債”之訓言;民間亦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諍言……
我心儀古人生活著的時代,那是一個人人信守諾言的時代,在那些謙謙君子文質彬彬的風度背后,是閃光的承諾鑄就的屏障。
荊軻唱著蒼涼的易水歌毅然絕然而去,支撐著他的是一腔對國君的忠誠和對誓言的忠貞;藺相如奉壁使秦,在殺機四伏的秦廷上大義凜然、怒斥暴君,憑的是他對許下的完璧歸趙的諾言的踐行;晏殊年十四舉神童,聽到做過的詩題時堅決請求重試,靠的是心中的那把誠信的標尺。這樣的事例還不夠多嗎?“千金買骨”“城門立木”“季布之諾”……
往事如煙,留給我們的只是懷念。
如今,工業文明淹沒了人性的光華,古人身上那些優秀的品質正在一日日地褪去,讓人嘆息。
放眼社會,那些蠅營狗茍的人們,為了蠅頭小利爾虞我詐,出爾反爾;那些紙醉金迷的人們,朝三暮四,只圖一時之快不知承諾為何物。殊不知,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方能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的人格魅力。
幸而歷史是公正的,一切言而無信,不講承諾的人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正如林肯所說:“你可以在一段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一部分人,但你絕不可能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
讓我們信守自己的諾言,做一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吧!讓我們的承諾熠熠閃光!
【指導教師: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