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舟
【摘要】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總稱,也是給定的和自在的行為規范體系。從古至今,文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們的學習與生活,因此,對待文化不僅要從現實角度,更應該從哲學的角度來進行批判和反思。探究文化與自然、社會的關系,通過一系列的論證來促進文化更好的發展,也帶動人類社會的不斷向前邁進。
【關鍵詞】文化哲學;人與自然;人與社會
一、緒論
自從有了文化,人類就戴著文化這副有色眼鏡去看待自然,使不同時期的自然觀有著特殊時期的文化特點,不同時期的自然打上了人類文化發生作用的印記。
二、本論
(一)人與自然中的文化及其關系
一切動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能夠適應環境。低級動物依靠本能應付環境,大自然將對它們基因遺傳的結果做出裁決,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人類這種高級動物與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人類有意識與理性,自然界并沒有給人類造就什么特異的本能,人對自然環境非常廣泛的適應能力是后天學習的結果,由于這種學習,人類的適應能力甚至成為改造能力、創造能力。后天的學習發揮了人類基因所規定的開放性潛力,并且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人、自然的演化。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是唯一能夠取得支配地位的動物,以致人與自然矛盾的協調和解決也只能取決于人。由于人的社會性,使人的行為受到一定時期科學技術水平,社會發展狀況及生存環境的限制,所有這些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教育的內容,一切文學藝術的導向,社會政治政策的確立,特定歷史時期的價值觀,道德觀等等構成人類行為活動的背景,決定了人對自然所采取的態度,這就是文化。文化是一個社會具有的,并傳給后代的傳統體系,它包括人們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道德標準,以及獨特的宇宙觀。事實證明,文化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文化作為歷史地凝結的生存方式起源于人的超越性和創造性,是人的類本質活動,即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化。文化哲學視野中的這種本體意義上的文化,不是與政治和經濟等社會活動外在并列的具體的文化活動,而是人在于人的全部生存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內在的機理性的存在。換言之,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從深層次判斷制約和支配個體行為和社會活動的內在的機理和文化圖式。
文化還有其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它通過家庭啟蒙、社會示范、社會心理、社會輿論、學校教育、新聞傳播等各種手段把系統的行為規范體系加諸生活于這一文化之中的個體,實現文化的規范和約束作用。
當把視野從個體行為轉向社會活動或社會運動時,應當說,在社會運行層面,文化的功能主要體現為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及其社會制度安排的內在機理和圖式。
(二)人與社會中的文化及其關系
所謂人的社會化的文化角度是指把個人社會化看成是人類文化遺產的傳遞和延續的過程,即認為個人社會化的實質是人類文化遺產的轉移過程。
文化之所以與社會化緊密相關,其根本原因在于從廣泛的意義而言,文化與社會結構幾乎難以區分,它們是同一現象的兩種不同概念,事實上的確如此,一方面,文化是知識和工具的聚合體,人類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從而能自覺地適應外周環境;另一方面,文化又是知識、信念的寶庫和一套系統的規則、體系,據此,人類得以相互聯系、相互交流和相互溝通。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也許可以說,人不是別的什么東西,它是“聰明的文化的動物”。
人的社會化過程,彌漫著廣泛的文化因子,充溢著深刻的文化特質。首先,從內容上來說,個人社會化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教化過程。無論什么類型的個人社會化過程,都是特定的文化遺產的傳遞和內化過程。無論從理論事實,還是從歷史實踐的演進看,個人一般來說,不可能隨意地選擇文化環境。人自娘胎墜地,所進入的就是一個特定的經世代創造、積累和傳承下來的文化環境,即前人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的代際轉移過程就是社會對個人的文化滲透和文明教化過程。個人從“生物人”到“社會人”,只能靠特定的文化教化;個人從生到死所遭遇的全部社會生活,也都離不開特定的文化教化過程。
其次,從方式上來說,個人社會化就是人被動接受和能動選擇社會的文化規范和準則的統一過程。個人社會化的受動性和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其受動性表明個人不能隨意地選擇社會化的歷史條件和具體環境,不能逃避社會的教化和改造,因而人的社會文化本質的實現表現為一個具體的、歷史的現實過程;其能動性則表明個人社會化不同于動物的群體化,人的本質的發展、實現表現為一個積極、主動的自為獲取的過程。受動性和能動性貫穿于個人社會化的整個過程。
最后,從結果上來說,個人社會化就是個人獲得人格和自我、培養社會角色以及實現社會文化轉移,完成世代交替的統一過程。一方面,通過個人社會化,個人獲得了人格和自我,培育了社會角色。另一方面,通過個人社會化,社會實現了文化轉移,完成了世代交替。文化轉移并不是簡單的機械的傳遞過程,并不是歷史重復,而是通過社會的文化教化和生活實踐而形成的不斷實現的創造發展過程。這個過程的完成是全體社會成員社會化的共同結果。
三、結論
無論是人與自然還是人與社會都離不開文化,可見文化已經是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僅促進人的完善和發展,更增強了國家的凝聚力,因此,對于文化的理論探索,特別是文化在哲學層面的探索,都是人類不斷向前邁進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
參考文獻:
[1](美)歐文·拉茲洛(ErvinLaszlo)著,黃覺,閔家胤譯.人類的內在限度[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英)馬修·阿諾德(MatthewArnold)著,韓敏中譯.文化與無政府狀態[M].三聯書店,2002
[3]楊善民,韓鋒著.文化哲學[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