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秋
摘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之間既存在著表現形式、職能屬性上、內容范圍上的差異,同時又在目標、方法上以及部分內容上有著很強的關聯與共性。在國有企業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打造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既要針對二者各自的特殊性,又要結合二者的統一性,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能夠不偏不廢、互相借鑒,在認識上和處理上做到二者相互促進與融合。
關鍵詞國有企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3-000-02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企業的管理者針對所屬員工在思想上存在的各種疑惑與矛盾,通過科學的正確的道理宣講,幫助員工解決思想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員工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與生活,進而使企業得到全面發展的教育疏導工作。
企業文化指的是由一個企業的員工群體的價值觀、信念、符號標志、行為處事方式等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組織特性的文化形象。企業文化中富含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道德準則等內容是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的核心,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存在著差異,有不同的特征,但并非被割裂開的兩個事物,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與相互促進的關系。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不能等同化一,更不能簡單的相互替代,而需要加強二者的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相關性
(一)目標上的統一性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是通過提高每個員工的個體素質來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充分發揮企業的一切資源優勢,通過提高員工思想政治素質,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使企業得到高效穩定的發展,迅速適應新的市場競爭格局。
國有企業企業文化的建設目標也是為生產力的發展服務的,通過對企業文化環境和價值觀的打造,形成員工認同的企業精神,從而產生榮譽感和使命感,積極地投身到企業生產活動中,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需要。
從本質上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打造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有著共同的目標。最終目標都是通過激發員工的企業精神與認同感,凝聚員工的歸屬感與責任感,實現推動員工的物質活動,促進企業的高效率運轉,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而達到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目標。當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和企業文化一樣有提高企業競爭力、發展企業生產力的目標外,還需要把思想目標升級到與全黨全國政治思想上的高度統一,要營造一個有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團結的政治環境。
(二)方法上的共同性
從方式方法看,在過往的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常用的形式通常采用報告講座、匯報文件、座談討論以及單獨的談話與交流溝通等。而在企業文化的打造上運用的方法則要豐富得多,諸如技能比賽、興趣訓練、演講、競賽、參觀表演等員工樂于參與的文化活動。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打造在方法上的共性是其都以文教化為主,即通過員工宣講、活動等行為對員工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員工的道理、感情、規范、紀律、利益的進行發掘和培養。
當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導致不僅在基本方法上有著共同性,在具體的形式上也要相互借鑒與參考,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鑒企業文化打造中的豐富形式,而企業文化的培養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引導其走上正確的發展方向。
(三)部分內容上的相關性
思想政治工作從內容上包含對培養員工對黨和社會主義的認同感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而落實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則包含著企業精神、價值觀、道德規定等內容。
企業文化在其所包含的企業觀念形態文化、企業制度形態文化和企業物質形態文化各個范疇中,著重于通過打造成熟的企業觀念、企業精神、企業制度、行為準則來影響和促進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同時企業文化也包含諸如如何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常規主題。
因此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國有企業文化的很多內容上是有著普遍的相關性和統一性的。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差異性
(一)職能屬性上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萌芽要追溯到北伐戰爭時期。當時由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力量中處于劣勢地位,需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激勵同志們的斗爭意志,堅定戰士們的勝利信心。在建國之后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我黨工作和革命的重要手段,被引用延伸到企業的管理中,通過對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教化,為員工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同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換成企業切實的奮斗目標。由此可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職能屬性上與管理科學相關,并且由于其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本質上處于政治文化范疇,屬于政治科學。
企業文化則是包含于龐雜的社會文化系統中,是通過企業在長期經營中積累與創造的帶有企業特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的集合。企業文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專家學者們通過對行為科學、管理科學以及現代管理理論的研究和探索而提出的系統理論。企業文化在職能屬性上屬于經濟文化范疇,屬于現代企業管理科學學科。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在職能屬性上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也造成它們的中心任務不同。企業文化帶有著企業的個性化特征,因此在不同企業中也帶來了發展目標和經營觀念上的差異。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則在當前時期有著一個長期的共同的任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二)表現形式上的區別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在表現形式上是存在顯著區別的。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通過政治教育手段,利用宣傳講解、激勵疏導等形式,以加強經濟建設作為核心任務,解決企業員工已經出現的和可能出現的思想問題。而企業文化則立足于文化手段,通過打造個性化的富含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的企業環境,對員工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制定完善的企業制度、成熟的行為準則,約束和引導企業員工的行為。
企業文化以企業自身以及企業員工作為凝聚依托,在管理的進程中通過對企業制度企業精神的完善和優化,去激發員工的生產活動的積極性;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強調集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力量作為凝聚依托,側重于企業管理者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宣講工作的作用,通過培訓、指導等方式,對員工的主觀意識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內容范圍上的差異性
企業文化包含三個層面,即以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道德行為準則為主要內容的觀念形態文化,以勞動環境、產品等實際事物組成的物質形態文化,以公司制度、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等為基礎的制度形態文化。三個層面的內容相互依存與影響,共同形成了精神和物質諸多方面的以文教化的概念范圍。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從內容范圍上看一般可分為理論教育和業務工作教育。通過對員工思想政治狀態的觀測和引導,利用各項活動、宣講教育等形式,并制定相應的領導責任制度,匯報考核制度等對員工的思想狀態進行輔導與影響,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范圍上只涉及了制度形態與觀念形態。
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相互促進與融合
通過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異同的分析,透析了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和共同性。差異性說明了二者在國有企業運營中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或簡單進行相互替代;共同性則反映了二者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基礎與內在要求。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
國有企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和內容形態有著決定與指導的作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規定了國有企業企業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與發展道路。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除兩極分化,消滅剝削階級,最終達到人民的共同富裕。國有企業企業文化的打造要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展開幫助下,通過體制改革,協調員工的矛盾解決員工的困惑,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而達到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目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企業文化建立物質形態、制度形態和精神形態的基礎和方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則決定著企業文化必須以堅持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為前提和原則問題。
打造優秀企業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發展生產力,而實現生產力發展的途徑則是通過提高員工素質,調動員工生產活動積極性和創造力,在這一方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擁有巨大的政治優勢。
(二)打造企業文化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有促進作用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通常根據分工,分為以廠長(經理)為首的主抓經濟生產工作的物質文明建設體系和以黨委書記為首的主抓思想政治的精神文明建設體系。兩個體系長期并存,但并未很好地相互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顯得過于孤立,僅僅局限在思想觀念層面上,無法真正完全發揮其對生產活動的顯著貢獻。企業文化則包含了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的企業文化體系,通過對企業文化的打造,可以使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活動之間建立起一座相互緊密聯系的橋梁,也使國有企業的兩個領導體系可以更好地協同工作,使企業的物質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單獨依靠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過于單一,單純依靠宣講與教育對員工的思想狀態形成的良好影響也有限,而打造企業文化過程中,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活動形式,諸如參觀展覽、演講、比賽、旅游等也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平臺和載體,也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與形式得到了豐富和優化。
參考文獻:
[1]戴洪校.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載體[J].決策探索,2001(07).
[2]張衛兵.淺談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思想政治工作軌道[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3).
[3]李宗華.建設企業文化與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J].經濟師,2004(08).
[4]郝立.企業文化發展建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探析[J].辦公室業務,2012(09).
[5]王景武.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創新思考[J].市場研究,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