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青 童遠莉
摘 要 隨著人口逐步呈現老齡化、空巢化,為社區服務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本文就通過分析當前形勢下針對離退休職工服務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 多層次養老體系 養老 新難題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3-000-01
俗話說,養兒防老。但是,在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轉型的過程中,作為我國養老主要方式的家庭養老服務功能逐漸弱化。同時由于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社區服務現有的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需求。如何建立健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大力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中原油田第九社區管理中心地處油田腹地,轄區內單位多,離退休職工多,在職職工外闖市場多,造成轄區內空巢老人多,高齡老人多,失能老人多。為了做好這部分老人的養老服務工作,這個社區近幾年在完善社區養老服務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逐步建立起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志愿服務養老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體系,使社區離退休職工都能獲得就近、便捷、周到的養老服務。
筆者通過調查分析,認為該社區在養老服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
一、第九社區養老服務現狀
隨著近幾年,油田先后開發了普光新區、內蒙探區,國內外市場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員工走出家門,走出中原,轄區內老齡空巢家庭開始呈逐年上升趨勢。面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第九社區積極推進建立以家庭為核心,社區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滿足離退休職工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一)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不斷拓展。在服務提供方面,第九社區立足小區、面向老年人的服務機制逐步完善。目前各基層離退休管理站已經開展家政服務、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五大方面的服務,基本涵蓋老居家養老需求。
(二)構建服務網絡和輔助體系。社區作為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的主體單位,主要行使管理、服務、協調、穩定四大職能,通過聯合轄區內水、電、氣、暖、訊等社會化服務單位,構建起應急互助、精神慰藉、日常服務、醫療服務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等五大服務網絡。
(三)開展“五自養老”。在油田首創“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娛樂”的“五自”管理模式,切實發揮離退休職工的作用,引導他們開展“五自養老”,為建設和諧社區貢獻力量。社區以離退休黨支部為單位,劃區分片,形成了“社區——小區——樓棟——單元——居民”五級網絡工作機制,讓老同志直接參與管理社區事務。
二、第九社區養老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服務網點功能需要完善。油田內部水、電、氣、暖、訊、社區等社會化服務單位在區域劃分上既有交叉又有重疊,同時各單位有自己的服務網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油田2014年成立了便民服務大廳,在9個小區設點集中辦公。但僅限于集中收費、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等范圍,服務功能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同時由于員工不歸屬同一單位,在運行過程中,員工的管理,后期各項費用的劃分,服務范圍的界定等也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養老服務發展不均衡。社區在養老服務方面做了了大量工作,但主要側重行政服務和文化娛樂服務,對于生活服務力量投入不足。如在離退休職工最需要的應急服務如急病救助、病床陪護,日常服務如老年餐桌、家政維修等特殊服務需求存在空缺。
(三)工作內容增多,缺乏復合型服務人員。近年來,隨著油田改革的不斷深化,社區的職能劃分越來越清晰,與此同時,離退休部門的工作任務和工作內容開始不斷增加,工作側重點由單純的離退休服務向居民管理服務傾斜。
三、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對策和建議
筆者以為,養老問題,不只是家庭的責任,社區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破解這個難題,需要國家、油田、社區、社會組織和個人共同發力,根據離退休職工不同的需求,建立多層次服務體系,努力發展成“家庭-社區-養老院-志愿者-民間組織”相互銜接的照料體系。
一是規范管理,完善便民服務大廳功能。應該堅持按照規范化的標準加強組織建設,按照全員參與的原則加強隊伍建設,按照無縫隙覆蓋的目標加強網絡建設,建立起由社區、水、電、氣、暖、醫院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資源共享的工作運行管理體系。
二是建立養老服務網絡,全方位提供服務。從離退休職工的實際需求出發,服務內容不應該僅僅只停留在補救性服務方面,應該向預防性和發展性方面進行發展,建議建立居家養老生活照料服務網、社區緊急救助網、醫療衛生保健網、家政服務維修網等四大網絡。
三是發展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推動居家養老產業化。建議引入社會中介組織參與服務和管理,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區服務網絡,為離退休職工提供送餐、打掃衛生、定制服裝、代買代購等全方位的市場服務。
建立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社區的力量不可或缺,也必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