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娟
【摘 要】根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應體現出實際的效用,即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所謂的數學思維又具體包含了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發散思維等。其中邏輯思維是數學思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有效解題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著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以期提升學生解題能力。鑒于此,本文結合有關教學實際,簡單闡釋了小學數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邏輯;數學;教學;培養
一、邏輯思維能力的含義
從本質上講,邏輯思維是基于事物的一般現實,通過感性聯想與理性思忖相結合深入探析事物內在含義及聯系的一種十分復雜的心理活動。由此可見,邏輯思維是一項能夠有效促進人類進步的思維能力,也是現代教育應該著重培養的能力。因為,一般情況下,人類的感官往往只能獲悉事物表層化的信息,而通過邏輯思維的深入探究則能夠剖析事物的內在規律,是透過事物表象探究本質的主要途徑。總而言之,邏輯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它通過整合感官接受的信息,合理的思考下,對事物做出準確的分析、推理及判斷,最終利用嚴密的邏輯方法將思維過程準確的表達出來。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根據上文的闡釋我們知道,邏輯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對于人類文明的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本質上講,邏輯思維是一項對感性信息的理性主觀能動分析,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玄門所在。根據人類認知能力發展規律,在小學階段學生基本上已經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為了促進其智力的全面發展,則有必要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更加深入的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更高的基礎。加之,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必須利用邏輯思維剖析問題,并深入解析問題的規律,以此構建科學的解題策略。由此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則顯得至關重要。
三、邏輯思維培養的具體措施
1.科學引入問題,培養質疑精神
從根本上講,邏輯思維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因此培養探究性思維是培養邏輯思維的必要前提,然而探究思維培養的關鍵因素則是質疑精神。質疑精神是引導探究活動持續進行的關鍵,只有在學習中不斷質疑,學生才有不斷深入探究的動力,也只有不斷的進行探究,才能夠為邏輯思維的形成及升華提供優渥的環境。而質疑活動的進行,首先就需要一定的問題來觸發,沒有科學適當的提問,那么質疑活動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科學的引入問題是小學教學應該著重關注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乘法運算規則時,為了觸發學生的質疑精神,從而引發探究活動最終培養其邏輯思維,那么科學的引入問題就顯得十分中要。照本宣科的照搬知識顯然不能有效的觸發學生的質疑精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入除法運算的透析,然后引導學生逆向思考有關的乘法運算法則。如教師先向學生展示有關的除法運算規則6/3=2,然后再向學生拋出問題,這個運算是否可以進行逆運算,如果可以那么應該遵循什么樣的規則。如此提問,便能夠引發學生激烈的討論,在質疑精神的引導下進行積極的探究,從而運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按照這樣的方法,久而久之便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
2.運用巧妙的方法,精心設計課程
精心的課程設計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為了有效培養及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應該進行精心的課程設計以此保證教學的質量。優質的課程設計必須是認清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興趣的激發作為課程設計重要的參照,并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踴躍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以此確保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譬如在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課程設計時,就應該認清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通過積極探究,自主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通過一定練習總結歸納公式的內在含義以及與其他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聯系,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3.針對學生特點,發展邏輯思維
在教學中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換言之,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不盡相同,為了達到“平均教育”的要求,全面提升每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該通過一定的檢測,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及邏輯思維的差異,從而實施分層培訓方案,并尊重學生個性保證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方向的多元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智力的發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積極的策略如科學引入問題、精心設計課程設計、尊重學生差異化等,引導學生通過積極的探索并利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程小容.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1)
[2]文樹明,唐秀風.談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