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猛
摘 要:化學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本文以“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例,淺談本人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教學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初中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12-01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有關專業奠定基礎,也能為畢業生參加工作解決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要想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對此,本文以“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例,談談提高金屬化學性質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興趣的激發是金屬化學性質有效教學的前提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是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逐漸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愛好,進而發展成為最重要、最強大、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初中化學是化學啟蒙教學,要特別重視對學習興趣、學習愿望、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熱愛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在實驗中激發學生興趣。要精心設計化學實驗,在實驗目的、操作程序、實驗現象、結果分析等環節上多下功夫,設置懸念,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化學世界的神奇。
初三學生對化學充滿了好奇心,恨不得早一點跨進化學科學的殿堂,更希望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親手動一動、做一做,化學課堂教學應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更不要放過任何一次學生親自動手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完成家庭實驗,大力提倡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和改進,從實驗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親自實驗,并觀察到了實驗現象,教師再作分析、歸納,就很容易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充分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今天,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不僅僅是組織者,更應該是引領者和拓展者。教師應該敏銳地發現或捕捉一些契機,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把學生的視野拓展到開闊地帶。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有高超的教學藝術,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鉆研業務,精心備課,因材施教,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為追求。其次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理解學生,正確看待學生。因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最終體現者,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從而大大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果。
三、增設對比實驗,襯托現象直觀
增設對比實驗,可增強實驗的直觀性、學習的趣味性;可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理解實驗的實質,縮短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歷程,進而學會自主地從實驗的對比中去不斷地探索科學的真理。增設對比實驗的意義還有利于為學生增設思維的臺階,便于知識的掌握與鞏固,彌補教材中實驗的不足。
1、自制教具,實現對比。在“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中,比較不同種金屬和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時,教師可以增設銅在空氣中灼燒的實驗。教師用一根較長的銅絲,把長銅絲的兩端都繞成螺旋狀,中間的銅絲制成一定的弧度,將一端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螺旋狀銅絲很快變黑,沒有灼燒的另一端,螺旋狀銅絲仍然呈亮紅色,實驗現象對比明顯,學生觀察實驗的積極性也很高。這樣既避免了直接用一根長直銅絲放在空氣中燒,實驗需要時間很長,變黑也不明顯;也克服了用薄銅片灼燒,變黑很快,但黑色物質容易剝落,不利于學生觀察;同時學生也能聯想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把鐵絲繞成螺旋狀的作用,講出銅絲繞成螺旋狀的原因。這時的銅絲不僅外觀像柄“如意”,教師用起來也很“如意”了。
2、源于生活,激發興趣。化學由生活而起源,生活因化學更精彩。在增設對比實驗時,教師應善于尋找生活中的實驗素材。在暢述俗語“真金不怕火煉”時,教師可以通過增設黃金手鐲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的實驗,同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金是否像銅絲一樣,在空氣中灼燒變黑。同學們在緊張和激情中,體驗了“烈火煉真金”的過程,教學效果良好。課堂練習中有一道鑒別“真假黃金”的題目,學生答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就連平時基礎不理想的學生也能講得有根有據。
四、有效課堂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證教學和促進教學有效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堅持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堅持以發展的觀點評價發展中的教學過程的態度,體現出“以學評教”的評學思想,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觀,“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新課改倡導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標準多條化,但評價要以激勵和促進為主,評價必須為促進教學服務,為促進人的發展服務,評價行為要貫穿著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只是在教學活動之后。要加強教學評價方式的有效性。通過評價的激勵,誘導學生的興趣、意志、情感等學習心理的內在動力系統,引導學生的潛能發展。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作為教師應該在初中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新型的教學方法,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的思想給予正確引導,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獲得豐富的知識。
參考文獻:
[1]蔡亞萍,中學化學實驗設計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