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寶
摘 要:“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一所農村高中學校,所招學生可以說基本上基礎偏差,特別是對于高中理科中物理這門科目更感到頭痛,要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每一個身處一線的教師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這個問題變得越發突出,也更加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創設各種有效的教學物理情境引入,讓學生一開始上課就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并在生動具體的課堂教學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驗到現實情境中的物理知識,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主動學習。
關鍵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87-02
新穎的引入可以立即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有意注意迅速轉變為無意注意,再轉變為有意后注意,積極投入到一節課的學習中。良好的引入如同交響樂曲中的“引子”,具有醞釀情緒,帶入意境,集中注意和滲透主題的作用,能設疑激趣,扣住學生心弦,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實驗引入
實驗引入是教師用演示實驗或者學生操作實驗,把要研究的物理現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其感到驚奇,產生疑問,激活思維,從而引入新課。教師在實踐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有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演示實驗兩種。
1、教師演示實驗引入
教師的演示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案例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教師把用高亮度的發光管制成的“神舟七號”放在光具座上呈現給學生。老師在凸透鏡后用光屏接收到一個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凸透鏡和光屏接收“神舟七號”的像,學生得到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且越靠后排的學生得到的像越小。
案例1中老師首先給學生演示一個實驗,學生通過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現象和自己動手實驗的現象進行對比,自然就會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并作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順利的進入新課的學習。
2、學生演示實驗引入
學生上臺演示實驗可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讓大家感覺更親切,印象也會更深刻。
案例2:大氣壓
教師請一名同學上臺演示:把一個小氣球設法壓入大錐形瓶(側面有支管,已堵)內。學生很難完成。老師在側面用手持抽氣機抽氣,再請學生設法把氣球壓入,這次很容易就完成了,甚至不用按氣球也能自動進去,很快錐形瓶就吞下了四五個氣球。由此引發學生思考提出問題。
案例2中讓學生上臺演示,通過親身體驗不能把氣球按照老師的要求按入瓶中,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也會和自己心里想法(認為會很簡單)產生認知沖突,在老師的幫助下卻很容易的解決了問題把氣球按入了錐形瓶中,自然產生許多疑問。
用演示實驗方法引入新課,不僅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還能使學生感到驚奇,急于探求奧秘,形成強烈的求知欲,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生動有趣、形象直觀化,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游戲引入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中學生對游戲很感興趣,樂于參加,在游戲中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失敗中意味著知識的不足,能以更高昂的熱情投入學習中,期待能解決游戲中的難題。
案例3:凸透鏡成像規律
游戲:
學生上課前在看屏幕上老師做的PPT。
師:看見老師的名字是什么了嗎?
生:李曉輝
師:請三位同學上臺看三個紙筒,看見了什么?
三學生(齊答):“成功”
師:你們三個交換看一下,一樣嗎?
生1:不一樣,大小不一樣。
把三個凸透鏡插入三個盒子中,還有有什么發現?
生1:倒立縮小的像。
生2:正立放大的像。
生3:倒立放大的像。
師:凸透鏡成像是不是有什么樣的規律呢?三個完全相同的紙筒,三個完全相同的凸透鏡,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卻不一樣?
案例3中老師通過神奇的紙筒配合凸透鏡完成了一組游戲,在游戲中學生親眼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情景,都插入凸透鏡后的結果卻大不一樣,給臺上臺下的學生留下的是無限的思考,也輕松地把學生帶入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中。
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創造性地設計游戲,讓大家通過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感受到其中一定蘊含了豐富的物理知識和原理,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故事引入
通過向學生講述物理小故事或者與物理學知識有關的故事引入新課的方法稱為故事引入法。如科學家的逸聞趣事、重大發現的來龍去脈、童話故事等史料,既可以達到引入新課的目的,又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案例4、浮力的應用
北宋故事:一個小朋友把皮球掉到樹洞里了,后來他向樹洞里灌水,皮球浮上來了,他后來成為了北宋的政治家。
請學生協助演示灌水浮球實驗。
學生倒入一種液體,球沒有出來。
老師放掉液體,學生再倒入一種液體,球浮起來了。
師:同學們,球的浮沉是不是讓你感到意外,剛才的故事和實驗告訴我們浮力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應用。
案例5通過北宋故事結合實驗重現歷史上的一幕,但不是倒入任何液體都行的,于是提出問題引入新課的學習。
運用故事引入法引入新課時要注意故事應簡短、生動,飽含物理知識。
四、設疑法引入
設疑如同懸念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經過學生積極思維之后得到的概念能經久不忘。在概念教學中設置疑難能更好地為概念引入創設思維情境,這是引入物理概念的一種好方法。
例如,引入全反射概念時,將一束光線從光密媒質(水或玻璃)中斜射到光疏媒質(空氣),然后慢慢地增大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為什么折射光線不存在了呢?反射光的強度為什么加強了呢?學生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句準確的語言來表達這一現象。在學生分析疑問的基礎上,引號學生抓住本質給出全反射的定義,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全反射的概念。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高中物理新課教學引入方法進行研究,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要求,解放思想,善于利用多學科的知識去研究與認識。更為重要的是,高中物理新課教學引入方法來自于教學實踐,又從屬與教學理論。所以,要將教學引入方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統一起來,要投身到教法改革的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