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強調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幼兒主動、積極、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作為教師應注重在各科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相比較,音樂教學活動具有推動幼兒素質全面發展提高的諸多潛在優勢。
關鍵詞:多媒體;幼兒音樂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43-01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強調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幼兒主動、積極、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作為教師應注重在各科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相比較,音樂教學活動具有推動幼兒素質全面發展提高的諸多潛在優勢。“現代媒體的音樂教學,”能更快速、更準確、更形象的傳遞教學信息,與幼兒的認識水平和思維方式相適應,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學改革新途徑,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恰當運用現代媒體對提高幼兒審美情趣、挖掘幼兒潛能、培養幼兒自主性等方面的體會。
一、利用現代媒體信息技術,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和愛好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較普及常規電教媒體的運用。教師要正確使用常規電教媒體,并較熟練地運用到音樂教育活動中去。
二、發揮現代媒體信息技術潛力,促進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運用多媒體電腦讓幼兒的視、聽感官充分感知,使抽象的音樂變為具體的可直接感知的音樂形象,加深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創造力。
三、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幼兒表現音樂的能力
在教學中,可根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多媒體音樂畫面中盡情地去模仿、去表演。
一種是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另一種是有節奏的表演小朋友們生活、學習、行為的律動模仿。再一種是模仿生活中的音響節奏動作。
四、利用網絡素材,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1、情境導入,啟動情感
“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幼兒的心靈上,要像磁鐵一樣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的確,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在教學的導入部分,如果我們呈現給幼兒一種生動、形象、直觀的情景,會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自然啟動美好情感,提高審美情趣。
我在執教小班音樂活動《春天》時,選擇了情境導入法,電視上呈現的是教師在網上搜尋的關于春天美并制作成課件的畫面:大地一片碧綠,五顏六色的花兒競相開放,蝴蝶在花兒上起舞,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采蜜,并時而發出嗡嗡的聲音,柳樹姑娘在微風的輕拂下,擺動著碧綠的“長辮子”,小兔子在草地上快活的蹦來蹦去。這種生動歡快的場景迅速感染了幼兒,他們一會兒學蝴蝶翩翩起舞,一會學蜜蜂嗡嗡叫,一會學小兔子蹦蹦跳。不知不覺中課的導入部分已經讓幼兒掌握了本次活動中舞蹈的動作要領,并獲得了春天美、自然美的情感體驗。
2、視聽渲染,深化情感
音樂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它通過聲音運動的變化、組合,利用旋律、節奏、和聲、復調等,將各種美好的情感付諸于聲音表現,激起聽者的共鳴,使音樂的情感和聽者的情感合二為一。許多調查表明:音樂對人類健康、和培養兒童審美情趣有著重要功效。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幼兒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點,他們還難以用言語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和體驗。如果這個時候教師將歌詞相關內容的影片或錄像帶放給幼兒看,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班音樂欣賞《國歌》是我執教生涯中一次難忘的教學活動。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幼兒整體聽一遍音樂,再讓他們談談對這段樂曲的感受,幼兒說的都是一些很膚淺的認識。這個時候我放了有關外國侵略者入侵我國,全國人民奮勇殺敵的影片片段的課件,孩子們看了后感受頗深,他們不僅認識到敵人的殘酷無情,也了解到勝利來之不易,當再一次聽《國歌》的音樂時,孩子們已能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的節拍做著奮勇殺敵的動作。可見適時、恰當的多媒體手段的運用,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而且還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了幼兒的愛國情感和為祖國做貢獻的偉大思想,提高了審美情趣。
五、運用電化教學啟迪幼兒智慧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它和音樂密不可分,在舞蹈教學中除開教幼兒初淺的舞蹈知識和技能外,教師還應努力把教學過程變為幼兒自主探索的活動。
比如大班幼兒創編舞蹈《小青蛙,呱呱呱》的活動中,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先放青蛙呱呱叫的錄音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教師播放幻燈片,讓幼兒了解青蛙的各種動態,緊接著播放音樂《小青蛙,呱呱呱》給幼兒留下想象的空間和時間,幼兒邊聽歌曲邊看著《青蛙圖》在教師的啟發下編出青蛙蹦跳的不同動作、青蛙捉害蟲的姿態即小青蛙可愛的樣子,小朋友們想象出的雙腳跳,足以說明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發展,幼兒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六、利用網絡技術及一體機創設情境,培養幼兒的主體性
有這樣一句話:“聽過了很快就忘記了,看到了很快就記住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幫助幼兒學習,幼兒就很容易記住所學的知識。
如中班音樂教學《睡醒了》,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先教幼兒念歌詞,第二步教師范唱,緊接著教師教唱。這種單調的“三部曲”,使幼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其效果也很一般。這次再教這首歌時,我一改以往的傳統模式,讓現代科學技術更好的為教學服務,達到了烘托和渲染學習氣氛、刺激幼兒興奮點的目的,使其更好地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自主學習。這種形式讓幼兒耳目一新,可以同時為幼兒提供多種信息:1、視覺信息:淺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花兒和依立在樹上的小鳥;2、動態信息:花兒由花蕾到慢慢綻放,鳥兒由靜立不動到嘰嘰喳喳的叫,小朋友有熟睡到睡醒起床;3、聽覺信息:舒緩抒情的音樂配上歌詞,畫面隨著歌詞的內容而變化著,當他們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師是“Mv”的演唱者時,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情不自禁的跟著“Mv”一起唱歌,不知不覺中,當老師彈這首歌的譜子時,幼兒已經深情并茂的演唱這首歌了。
綜上所述,科學的音樂教學可以全面提高幼兒素質,恰當運用現代媒體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實施素質教育,將始終滲透于各個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