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摘 要: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等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對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繼承與發展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涉及到大量的古代作品,恰當的對初中語文教材古代作品進行選擇,是提高初中語文課本教材質量,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就初中語文教材古代作品選文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以供相關初中語文教師參考。
關鍵詞:古代作品;語文教材;選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74-01
課文是語文教材的主體,課文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語文教材質量的高低。作為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古代作品憑借其自身獨特的語文功能和價值,一直備受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教育工作自身在不斷發展,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對于古代作品的選文也在經歷著不斷的變化。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對相關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和作用。
一、古代作品在初中語文教學上的價值功能
1、古代作品凝聚民族精神。經典的古代作品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它是民族發展的文化精神紐帶,是民族情感智慧的重要結晶。透過初中教材中的古代作品,可以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形成民族自豪感。例如,《己亥雜詩》中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就一脈相承的體現了古代文人志士建功立業,忠心報國的強烈情懷,這種民族氣節與精神在當今仍具有重要意義。
2、古代作品傳承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材中所指的古代作品,實際上指的是廣義上的文學作品。在我國綿延千年的文化中,各個年代都有獨領風騷的古代作品被后人傳送,同時從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上來看,應該涵蓋廣泛,海納百川。這些古代作品無不積淀和傳承這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本質精神,在民族精神、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社會心理等多個方面傳承文化。因此通過古代作品是了解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3、古代作品蘊含審美價值。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更強調對學生思想品德和審美情趣的培養,要讓學生在語文教育中形成良好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中國古代作品蘊含豐富的善美價值,這種善美價值一方面表現在作品的藝術形式上,另一方面表現在作品的情感內容上,通過閱讀古達作品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體會古代作品韻味十足的審美特征,形成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
二、初中語文教材古代作品選文需遵循的原則
1、文本價值原則。區別于一般的古代作品讀物,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是用于滿足教學需要的特殊讀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有文本價值。它需要根據教學宗旨與計劃,根據初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來編寫。也就是說,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文本必須滿足課程標準要求,體現課程標準理念。一方面要保證教材內容具有規定性、權威性和代表性,要使其能夠成為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可靠的“案例”;另一方面要保證教材文本內容適合學生學習,即方便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工作。
2、教育價值原則。教材是提供教育信息的重要載體,因此教材中的內容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首先,語文教材的內涵指向要求教材負載的信息是有原則的、宏觀的,即要具備語文學和品德學價值意義。如新課程標準中的“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等內容。其次,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特點,它在基礎教育中所發揮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為教學學習奠定基礎。最后,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是為初中生而定制,所以要適宜教學,還要能被學生接受。
3、文化內涵原則。教材作為知識傳遞的重要載體,對人類文化傳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對教材中的古代作品進行選文時,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會對學生的文化價值觀念和認知產生深遠影響。一般來說,教材中的古代作品都是有定論的具典范性的名家名篇,這些教材內容應該具有中華文化的本質內涵,是文化的載體與傳遞工具,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材的古代作品選文是民族文化的結晶,蘊涵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
三、初中語文教材古代作品選文的思考建議
1、明確古代作品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師在對古代作品進行教學時,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性質,有明確的教學目的,遵循語文學科的教學要求,在思想性、文學性、工具性、人文性等諸多方面上下功夫,擺脫以往對古代作品教學的狹隘認知。本文認為,當前初中語文學科的古代作品教學應著重從兩個薄弱環節入手,一是注重對人文精神的塑造,二是追求作品的審美性。例如,在《桃花源記》的教學中,教師就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人文情懷,并學會感受桃花源中的美,體會自然萬物下的深刻內涵。
2、選文要考慮初中生特點及時代特征。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以學生為教育工作的中心,因此在初中語文教材中選擇古代作品時,要結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選擇難易適當,適合初中生理解閱讀的古代作品,避免因作品難度過大而增加教學難度。此外,還要結合時代發展特點來選擇古代作品內容,使那些經典的作品內容在新時期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3、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在初中語文課程中,知識能力,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是語文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作為人文性的基礎學科,語文科目在培養學生情感價值觀方面具有重要的責任與課程優勢。在古代作品中,選文時要注重內容的人文情懷,要能夠挖掘古代作品中的人文價值,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實現完滿和諧的人的發展。例如,《愚公移山》就是古代作品中一個具有榜樣力量的內容,學生能從中培養起堅持不懈的學習態度,實現個人價值。
綜上所述,對初中語文教材古代作品的選文工作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內容。要深入認識到古代作品在初中語文教學上的功能價值,遵循作品選文的基本原則,在教學上加強對古代作品的深入研究,提高對古代作品的教學投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邁向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 馬 燕.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古代作品比較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 顧 思.人教、語文、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古詩文選文研究[D].渤海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