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萍
【摘 要】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其理論知識較為抽象,難以理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情境以豐富學生感知、啟迪合作探究、激發化學興趣,是目前化學改革的趨勢所在。本文以蘇教版高中化學為例,淺談情境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
【關鍵詞】化學;教學;實踐
情景教學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前提下,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而實行課堂的言、行、思、意的統一,通過激發學生對知識、原理的內在情感,而實現課堂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將從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實驗情境、故事情境的創設方面,來探討如何落實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的實踐。
1.創設生活情境,以豐富學生感知
在不少高中生的眼中,化學學習是枯燥無味的,而青春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如何在化學學習與青春生活之間建立聯系,以生活之多姿多彩來感染好像學習之興味索然,在化學課堂上創建生活情境,以生動形象的生活情境來感染學生,使其重拾信心,并豐富化學感知,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計小實驗來創設生活情境:新鮮現榨的水果蔬菜汁色彩亮麗,而久置后就會改變顏色,變得黯淡無光,這時如果加入VC,顏色又恢復如初。這樣的生活情境的引入課堂,將會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感受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蘊含著無窮的化學知識及原理,從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探究興趣與求知欲望。
2.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科興趣
高中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這一階段的好奇心與探究欲較為強烈,教師不妨因勢利導,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來激發他們的追根究底的好勝心,使其在問題中突破學習目標,對化學學習形成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把握,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科興趣。在《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中,學生往往會為生動形象的實驗而驚呼連連,這樣也許會忽略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及相關原理的把握,這時教師不妨創設問題情境:用焰色反應檢驗Na+、K+、Cu2+,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試管中為什么不能有氣體?在NaHCO3加熱分解的實驗時,為什么要先將導管移出燒杯,然后再熄滅酒精燈?做好焰色反應的關鍵是什么?在教師巡視實驗時,可以繼續創設問題情境:如果將鈉與鹽酸溶液反應,鈉是置換水中的H,還是置換HCl中的H?Na用煤油保存所涉及的性質原理;用鹽的固體或溶液做焰色反應的實驗時,何者現象更明顯?來引發學生對化學知識及原理的深度思考,形成對實驗教學的深度探究,進而激發學生的化學興趣。
3.創設實驗情境,以啟迪合作探究
化學學科的特點之一,便是化學實驗較多,尤其是到了高中,化學學習更為復雜,而實驗情境就顯得尤為必要。不少化學原理的理解及知識間的聯系,是通過實驗的學習而體現的。在試驗中質疑與探究,在實驗中假設與求證,在實驗中感知與理解,將構成化學實驗情境的內涵及意義。在《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教學中,其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什么是氧化劑,什么是還原劑,而是要學會如何判斷氧化劑與還原劑,因此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更本質地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妨引導學生設計驗證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實驗方案,借助點滴板和滴管完成簡單的驗證實驗。對此,首先是假設與猜想: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的知識和生活中的現象,想一想還有哪些物質具有氧化性,哪些物質具有還原性?盡可能多地列舉出來,并說明你的理論依據。其次是實驗與驗證:如何驗證所給的物質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還原性?借助原來的知識儲備與方法技能,讓學生自主思考總結出實驗探究的思路與方案的逐步優化。再次是結論與提煉:從實驗結論中,結合物質分類的知識總結出哪些類物質常作氧化劑,哪些類物質常作還原劑?最后是規律運用與思維拓展:從以上總結的規律分析Na2SO3可能具有的性質?結合這節課的實驗和所學知識,設計實驗驗證你的預測。以此來推動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化學能力的遷移,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4.創設故事情境,以培養學習動機
在枯燥的化學規律之外,在復雜的化學理論的學習之余,故事情境的創設,將會使學生獲得到高效的學習效果。化學教學中的小故事,一方面的化學學科發展的一個生動而形象的補充與完善,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在《苯的分子結構》教學實踐中,不妨讓學生自主簡述“法拉第在壓縮的煤氣中發現苯”的故事,以加深對苯的物理性質的掌握:一種無色油狀液體。而關于苯的分子結構,可結合德國化學家凱庫勒的“夢境”中的靈感:某一天晚上,凱庫勒坐著馬車回家。可能是由于近日來用腦過度,他居然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睡著了,在半夢半醒之間,凱庫勒發現碳原子與氫原子在眼前飛舞,變幻著多種式樣。忽然,原子變成了伯爵夫人戒指上的那條白蛇,這條蛇慢慢地扭動著、搖擺著,最后居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變成了一個環,“先生,您到家了”。隨著馬車夫的一聲叫喊,熟睡中的凱庫勒。他揉揉眼睛,發現白蛇不見了,環不見了,原子也不見了,原做了個夢,清醒過來的凱庫勒馬上想起苯的分子結構,對它一定是像白蛇那樣頭尾相接構成的環狀結構。這樣,一方面在知識掌握上,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這一章節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情感激勵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動機,使其樹立對科學的向往之情。
總之,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通過一系列生動形象的直觀的聲、畫、情、意等教學元素的優化設計,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的內在情感激發,使其形成動機,產生興趣,豐富感知,合作探究,進而落實化學的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