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迅猛增長的勢頭起碼還會保持十年,銀幕增長還會繼續五到八年,未來中國電影市場一年的票房可以達到1500億到2000億人民幣。”
博納影業總裁于冬。
“未來五年,是中國電影很重要的窗口期,無論對于一個公司還是從業者來說,都要蓄積到足夠大的能量在市場中立足。五年以后,我們能否留住這些觀眾,就要看我們自己的努力了。”
華誼兄弟影業CEO葉寧。
“故事應該大于編劇,大于演員,大于導演,它是大于一切的,所以同理可證,故事也應該大于投資人。”
編劇宋方金。
“進入電影界的資本應該有基本的倫理規范和要求,不可無限制的任性乃至狂妄,必須學會尊重電影本身,尊重電影作為一種內容生產的邏輯和要求。唯有如此,資本與電影的有效對接才有可能實現雙贏和共贏。”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
“再貴的錢在資本市場都有一百倍的放大效應,這種情況是目前圈里非常頭疼的現象。”
合一資本創始人許亮認為,電影市場造假嚴重的案例,無一例外都跟資本市場掛鉤。
“IP改編要保證品質,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深刻的人性和好看的故事,其次才是服裝、道具、攝影、美術,而只有大浪淘沙后留下來的才是精品。”
電視劇導演鄭曉龍認為,如今網絡小說的市場不夠成熟,加工的難度系數很高。
“選秀節目永遠無法做到偶像養成,我個人價值觀上也反對一夜成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中國的傳統價值觀。”
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導演陳歆宇。
“未來可能會有中國公司收購好萊塢六大公司中的一家,正像當年的索尼收購哥倫比亞一樣。”
國際制片人李少偉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