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元+唐瀟霖
談論的人多,體驗的人少。對于VR這種重沉浸式體驗的技術來說,體驗可謂是理解的第一步,只有體驗效果好才能真正刺激消費。指揮家科技聯合創始人陳銘心表示,“目前沒有辦法做一個廣告來說明什么是VR,即使描述再豐富也沒有一次親身體驗印象深刻。”
“小而美”的VR體驗館
這種情況下,線下體驗店成為VR市場推廣的第一步。有分析認為,當前在VR產業鏈上,相比由于產品價格高昂而面臨銷售困境的硬件廠商,和尚未開發出清晰商業模式的VR內容提供商來說,線下體驗服務可能會成為最快實現變現的VR領域。
VR的線下體驗店,更像是集電影院、KTV、網吧等于一體的綜合場館,用戶只需繳納一定費用,就可以通過不同設備體驗VR游戲、VR影視等。
探訪北京幾家虛擬現實體驗店,記者發現每家體驗店側重點都不盡相同。西直門凱德茂“哇噻虛擬現實體驗館”內的F1方程式賽車、惠新西街“虛擬現實體驗館”的“VR槍戰”、鳥巢“華瑞視點體驗店”的滑雪機等各有亮點。
武岳峰資本投資總監馮銳介紹,美國鹽湖城的一個類似CS游戲的VR體驗館,玩家體驗VR射擊游戲時,如果中槍還會有真實的痛感。他表示,未來VR還可能出現類似于現在都市中流行的密室逃脫游戲類的體驗館,它的場地和大小類似春晚的舞臺。當虛擬世界在眼前呈現一個柱子時,對應的場地中也會從地面上升起一個真實的柱子,這樣眼睛所看到的虛擬場景,跟真實的體驗場景相對應,就可以有觸覺等感受,利于交互體驗。“對于VR產業,作為風投我們更希望投資一些具有核心技術的公司,比如核心的顯示技術等,有門檻就不容易被超越。此外,還希望投資一些離用戶端和收費比較近的公司。”
VR主題樂園中的“冒險”
除線下體驗店外,VR影視娛樂主題樂園算是規模較大的VR線下體驗。縱觀國內外,不同類型的VR線下體驗主題樂園正不斷涌現,全球首家VR娛樂中心Zero Latency于2015年8月在墨爾本開業,占地400平方米。美國 VOID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營業,迪士尼公司也在積極籌備。國內,VR主題樂園市場也閃現了華誼兄弟、博濤文化等公司的身影。
華誼兄弟在2015年收購北京圣威特公司后,將從主題公園角度切入VR市場。據悉,雙方合作的VR-RIDE“虛擬騎乘”主題公園,將于2017年6月在蘇州“華誼電影世界”開業。“虛擬騎乘”的故事背景源于馮小剛導演的影片《集結號》,主題公園占地4000平方米,將與電影《集結號》在情節上有銜接——體驗者坐在一輛有軌道的車中,隨著車行,感受著風、熱、冷并有著視覺奇觀上的體驗,不管是站在懸崖還是墜落,都有如身臨其境。
高能視界即將推出的VR影視娛樂主題樂園宣稱將配置Oculus的VR硬件設備,通過與熱門電影IP合作,以及原創VR體驗項目IP的方式,為游客提供游戲、影視等VR體驗項目。主題樂園創始人諶鴻翔表示,高能視界在用做電影的方式做VR體驗項目,整個VR體驗項目里有劇情、有人設、有現實背景。“我們的VR體驗項目叫《戰2156》,是讓體驗者在140年到適合人類居住的另一個星球上開疆拓土,拯救140年以后的人類。在VR場景里,玩家的身體會得到VR設備的真實捕捉,他們可以像鋼鐵俠一樣只需舉起手就能發射能量射線。”
原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副總裁潘超正在著手創辦動物VR主題樂園。這是一家移動信息產品上市公司的項目,地址正在選擇中。“我希望以后隨著技術手段的更新,地球上可以不再有圈養動物,讓它們能夠回到自然生活的環境中去。”潘超介紹,大熊貓VR主題樂園落成后,將分為四個區域,以熊貓存活的800萬年為時間軸串聯,講述熊貓的變遷故事。進園后,人們會先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史前時代。這一場景將通過CG技術合成,利用3D技術和座椅配合共同實現。園內還會有真實的機器人熊貓,使用人機交互系統,讓機器人熊貓可以與人對話。還有VR+AR技術的內容體驗館,將再現盛唐時期,大熊貓被人類視為異獸而不斷被獵殺的真實歷史。場館內有兩條內容故事線可供選擇,少兒體驗者可以選擇沒有逼真的自然災害和戰爭場景的“少兒故事線”。
大熊貓VR主題樂園是潘超團隊的試水之作,項目實施成功后,該團隊還會考慮VR圓明園主題公園、以恐龍為主題的侏羅紀公園等。“這種電影+游戲+主題公園+虛擬博物館的綜合體驗館,未來會層出不窮。主題公園同時還可以形成一個大IP,再衍生出VR的動畫片、舞臺劇、電影、圖書、游戲等業務模式,還可以進行線上APP的付費內容推送。或者是與兒童基地教育連接,IP產業鏈后面的想象空間非常大。”潘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