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偉志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是“互聯網+”時代的技術革新與媒介改造,更是理念、內容、形式、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此進程中,央視網始終緊扣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時代要求,不斷優(yōu)化臺網一體融合的互動模式。
加快媒體融合平臺升級
記者從央視網相關介紹資料中看到,作為中央電視臺新媒體統一支撐和服務平臺,央視網以融合為路徑,創(chuàng)新業(yè)務模式,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全力推進融合平臺升級建設、全面對接融合業(yè)務需求,助力中央電視臺互聯網化,推進從“相加”到“相融”邁進,加快“智慧融媒體”建設步伐。
首先,央視節(jié)目官網進行智能化升級,推出涵蓋“直播+節(jié)目+頻道+主持人”等內容的基礎產品,主打“智能EPG”、“央視看點”、“央視悅動”等特色產品,為電視的內容和應用提供傳播平臺。
其次,央視節(jié)目官網首頁實現定制化,用戶可自主訂閱和刪除頻道內容版塊,還可通過“排行榜”和“大家都在看”功能,知悉熱點風向,通過智能推薦產品“猜你喜歡”,獲得個性化服務。“智能電子節(jié)目單”、“直播大全”、“欄目大全”、“主持人大全”等功能,提供導視和查找服務。
此外,央視網還推出融媒體發(fā)布系統FMS,融圖文、視音頻、可視化產品編輯技術為一體,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屏傳播,支撐日均發(fā)稿20萬條。其中通過快捷工具“融媒小編”,15分鐘即可制作一條可視化內容。該工具實現內容組合模板化:圖文、音視頻、背景、圖集,可按需組合;基礎功能模塊化:互動、社交、布局、樣式模塊,可拖拉加入;傳播過程數據化:提供發(fā)稿量,訪問量統計,可精準分析;制作過程均流程化和可視化。
升級用戶數據庫,構建一體化對臺服務體系
“傳統的電視觀眾正在不斷向新型終端轉移。終端變化了,渠道必須隨之改變。打造平臺級產品,目的就是占領渠道。誰離用戶最近,誰就最有發(fā)言權。”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央視網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用數據解讀用戶行為,比刻畫用戶世界的行動細節(jié),更接近用戶習慣的本質。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用戶,央視網通過升級用戶數據庫,運用大數據和用戶畫像技術,實現電視頻道個性化定制、節(jié)目精確化推送、用戶實時多屏互動。
央視網一位技術人員用簡潔的語言向記者介紹,升級“統一通行證”,為臺網雙屏互動所需的快捷、海量用戶登錄提供保障。上線“智能推薦”、“智能推送”功能,就是通過大數據應用,采集多終端、多業(yè)務的用戶行為數據,統一分析,統一建模,實現用戶分群和用戶畫像,可實施個性化內容的關聯推薦、定制推送。優(yōu)化“媒體資源標簽庫”,系統實時計算新聞熱點及內容關鍵詞,識別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數字、引語、機構等要素,為內容推薦提供標簽支撐,還可協助編輯進行快速篩選、分析,生成新的報道內容。
管理模式方面,央視網正在構建一體化對臺服務體系,設立臺網聯動事業(yè)群,提供技術、運營、產品、推廣全方位服務,編訂對臺服務手冊,制訂分級分類的標準,形成“套餐包”,提供標準化菜單式服務,并對重點和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總結“央視新聞”融合經驗,向全臺各頻道推廣,重點部門設專屬團隊,配置專屬資源,提供專屬服務。同時,組建智慧融媒體實驗室,研究面向融合的新產品、新模式。
設立“融媒體編輯部”強化重大宣傳統籌謀劃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兩會期間,央視網設立融媒體編輯部,配置情報、數據、策劃、制作、分發(fā)、推廣、技術保障等工作崗位,兩會報道值班負責人居中指揮,通過全媒體報道分析,每日精選央視、本網及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優(yōu)質報道,結合兩會議程,統籌策劃報道主題,精心編排首頁,全面深入做好兩會報道。
融媒體編輯部根據兩會熱點,以“央視看點、兩會特供”為品牌統領,每日整合央視優(yōu)質資源制作微視頻,以及央視網原創(chuàng)精品,在手機百度、今日頭條、ZAKER、360、中國搜索、獵豹瀏覽器,以及兩微大V賬號等渠道,通過專題、合作專區(qū)、首頁首屏等形式向用戶推薦,累計推薦報道超過10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