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斯文 田海霞
摘 要:觀察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行使現狀,可以發現,事物發展都具有雙方面的影響,無論是面對困難還是迎接挑戰都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準確的行使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技術。本文就針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特點進行分析和研究,觀察展現途徑以及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新貿易保護主義引導的貿易模式內容,并采取積極思考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具體建議,希望能夠維護世界貿易經濟穩定發展。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新貿易;保護主義
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我國正穩定走向繁榮富強。面對當下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我國也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測試,希望能夠在西方國家的阻礙和干預環境下尋求新的發展路徑,支持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
一、新貿易保護主義特點及展現途徑
在經濟全球化的基礎環境條件下,體現出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及其發展途徑和展現形式。觀察當下新貿易形式的發展,很多西方國家會將綠色的貿易壁壘制定成具有體系規范的制約性條件進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阻礙。主要先在出口市場中不斷的增設不符合實際生產環境、條件的產品要求,專注要求綠色的產品外在條件或者是降低環境生產資本等。其次,新貿易保護主義會在技術層面設置壁壘,主要是針對出口的商品設置更多的檢驗和認定標準,檢驗項目不斷增加,名稱也是不斷變化。這種情況下的監管和檢驗并不是明確透明的,嚴格的標準形成了產品生產技術上的阻礙因素。最后,新貿易主義可以控制自身國家對外貿易的往來,實現對經濟的調整和監督。同時,新貿易主義也可以表現為反傾銷的情況,通過反傾銷的形式將原本存在的制度和體系逐漸消磨,影響了世界貿易經濟準則。
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新貿易保護主義引導的貿易模式
1.資源整合協調發展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發展進程加速的過程中,也推進了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行使,在新貿易保護的體系中逐漸實現了對貿易方式的主觀引導,資源的整合、協調運作就是其中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引導新型的貿易方式主要是為了促進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首先需要增加我國與世界之間的貿易往來,實現充分的合作交流,促進我國社會的經濟貿易發展方式迅速的與國際接軌,實現傳統經營模式的轉變。推動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改變傳統的貿易環境,在傳統貿易經濟往來的理念上進行創新和發展,以此實現對大環境的改革,并積極推定新時代的經濟發展模式。如何增強我國社會的經濟競爭實力,需要不斷的關注世界經濟發展情況,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實現對我國市場內部經濟經營調整的宏觀決策。另外,觀察到當下全球化經濟不斷融合,我國社會發展國際貿易同時需要加速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和建設。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宏觀環境下強化地區建設,能夠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積極發展,也保證我國在世界經濟競爭的大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2.集團化發展模式
新貿易保護主義引導新型的貿易發展方式不單單要進行資源的調配和運作,另外一方面還需要針對經營的模式進行整合,需要觀察到集團發展的形式化科學有效性。如何建立科學的經營模式,需要努力轉變銷售方向,不光光需要進行內部銷售,還應該切實的將出口的貿易運作轉變為向內部銷售的需求。在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初期,社會會將創造經濟收益的希望寄托于出口貿易,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將外匯充分的引入到國內,但是適應的時間段是有限的,僅限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開始階段。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社會的市場經濟發展出現了良好的轉變,積極的運作創造了更加優越的經濟收益。這樣的時間階段,我國社會的市場經濟目標就應該從出口貿易的角度向內部回收,考慮到內部需求的貿易量不斷的再增加,以內部銷售的形式逐步減低出口貿易量,是更加適合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式。出口貿易向內部銷售的轉變方式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是一種保護的政策,同時能夠增加內部的經濟收益,也是未來市場經濟發展的重大挑戰。
3.貿易保護主義價值創新發展
新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在行使的過程中也在側面推動新時代環境條件下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同時也希望通過不同的方式刺激我國經濟價值不斷上升。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的今天,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再拘泥于傳統的銷售,還需要不斷的創新,推定自主發展,希望能夠以全新的理念和生產模式鞏固我國社會企業發展的根基力量。傳統的經濟運作模式停留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轉變角度觀察當下貿易保護主義形式下的經濟運作模式可以發現,當下的產品銷售已經更加注重企業的品牌效應,更加關注銷售的策略和方式,轉變了傳統的銷售途徑,當下我國企業和產業鏈條希望以綜合的實力提升品牌效應,希望能夠在管理的層面更上一層樓,緊緊追隨世界的先進管理理念。在實際的國際貿易交流中可以發現,我國產業鏈條管理層面上的缺失會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這是造成貿易壁壘的重要因素,如何改變這種現狀,需要企業和相關的產業鏈條能夠樹立正確的競爭理念,在世界市場競爭的舞臺中以優越的質量戰勝不斷推陳出新的新時代貿易。
4.注重風險管理與控制
防患于未然是發展的基礎,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單單需要注意不斷的創新和提升,還需要關注到管理的重要性,對于產業鏈條的發展需要關注到風險的預防和管理控制。建立科學、及時的預警體系,對于實際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更加有利,從貿易交流執行的前期進行相關的出口貿易保護更加有效,提前優化的體系對于貿易的監督和管控更加具有優勢。伴隨我國社會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可以發現,出口貿易的經濟收益額不斷增加,因此也加速了貿易壁壘的形勢發展。如何解決當下出現的貿易壁壘問題,需要進行嚴肅的考量和觀察。關注貿易壁壘給我國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應該切實深入的發現造成貿易壁壘的原因,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尋找可以制約和預防貿易壁壘的方式和途徑,進而實現歸納總結經濟運作問題,吸取經營缺點的預防和解決途徑,從深入內部的體會經驗教訓實現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預警體系建立,進而實現完善體系增加經濟經營參考價值的目標。其次,我國社會產業鏈條應該也提供積極的輔助和協調運作,實現對檢驗檢疫工作的支持,以全面、科學的途徑輔助信息化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運作。
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具體建議
1.在宏觀層面上政府部門的舉措
以經濟全球化作為當下我國社會經濟貿易發展的先決環境條件,展開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分析和研究,采取切實有效的建設性對策希望可以提升我國經濟貿易市場的價值,并且不斷的完善我國新型貿易的整體構架,促進我國經濟收益質量不斷上升。在調整和執行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宏觀層面的指導,政府職能部門在這方面的工作內容占據主要位置,需要進行政策上的規劃和調整,并且積極的宣傳和推廣新貿易保護主義,向下級積極傳達保護主義理念,實現對下層管理和培訓的目標。政策的完善和推進主要是為了抵抗貿易壁壘給我國社會經濟帶來的巨大硬性,通過積極的方式去觀察和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發展市場經濟的科學途徑。政府在宏觀調控經濟發展的同時應該關注到與社會產業相融合的發展需要,不能單一的進行調整,應該客觀、科學的整合兩者的整體參與程度。除此之外,政府在作用還在于能夠產生良好的指導和激發作用,只有充分利用政府的職能才有助于提升預警系統的技術水平,才能夠提升產業鏈條的工作效率,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和我國經濟增長的要求。
2.在中觀層面上行業協會的職能發揮
如何強化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執行,不光需要在宏觀的制度體系上進行調整,還需要進行中觀層面上的協助,如何行使輔助職能就需要行業協會積極作為。造成我國社會對外貿易出現壁壘的主要原因就是質量上的問題,提升產品質量成為至關重要影響經濟收益和市場價值體現的因素,通過行業協會的監督和管理提升產業鏈條的完善,才能夠實現產品質量的完善,進而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世界經濟貿易往來。行業協會還需要在世界貿易經濟往來的過程中積極的交流溝通,通過合理的調解和信息傳遞解決貿易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實現增加貿易往來的需求,實現對企業的高效管理。行業協會不單單能夠推動經濟貿易往來的成功,還可以輔助政府推行宏觀的制度執行,實現了優質服務的同時還兼行了監管的工作內容。
3.在微觀層面上出口企業發揮市場的主體功能
促進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推廣不光需要從宏觀上進行監督和指導,還需要進行中觀層的協助,另外還需要堅持微觀層面的輔助,以此確保出口貿易行業的穩定發展,出口貿易企業的實際市場運營離不開技術的提升,也不能脫離監督管理的需求,只有促進企業在市場競爭和銷售中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能夠充分的實現對貿易壁壘的控制,從營銷的多角度途徑出發,實現對生產鏈條的完善,整合資源節約生產消費,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價值,也使企業的實際效益得到整體上的提升。目前我國社會對于企業生產技術和品牌效應的體系構建能力缺失,影響了實際的企業職能維護工作穩定進行,只有增加對企業品牌效應的推廣,并且積極的提升國內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才能夠改善當下世界經濟貿易往來的現狀,促進與世界經濟貿易往來的交流和溝通,奠定我國綜合實力的基礎。
四、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和研究新貿易保護主義特點及展現途徑,了解并掌握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新貿易保護主義引導的貿易模式,希望通過對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具體建議改善當下我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而實現對經濟收益的提升,也滿足我國市場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虎城.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J].求是,2011,02:60-62.
[2]楊勵,韓倩倩.經濟全球化與危機背景下的貿易保護主義——歷史脈絡、根源與前瞻[J].國際經貿探索,2011,02:7-12.
[3]趙樹坡.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貿易保護主義辨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1,12:85.
[4]封媛嫄.經濟危機下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及應對措施[J].特區經濟,2010,01:206-208.
[5]毛群英.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原因及對策探析——新政治經濟學視角[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0,06:1-6.
[6]陳松洲.金融危機下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原因及其發展趨勢[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35-39.
作者簡介:邵斯文,女,漢族,遼寧,學生,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