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比了傳統DEA模型與超效率DEA模型,提出基于超效率DEA方法評價惠州港口物流企業績效,確定了港口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構建超效率DEA模型,最后結合實例,運用DEAP計算機軟件,針對10家惠州港口物流企業績效進行評價。
關鍵詞:超效率DEA模型;港口物流;績效評價
一、引言
近年來惠州港口快速的發展,已經讓港口物流量大大提升,同時為惠州的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海-空港“雙港”戰略模式,借鑒其他港口的做法“以港興市”,“在更高的平面上布局惠州、以更高的規范來建設港口,加快惠州港口物流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其他產業經濟。因此,在促進城市發展的進程中港口物流的發展成了重點發展對象,如何評價港口物流企業在運行中是否有效,其績效評價是衡量港口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有效途徑,使用合適的評價指標和方法全面、客觀的對物流企業績效評價不僅有利于物流企業及時向正確的方向調整,而且利于合理配置資源,從而可以提高物流企業的運行效率,提升港口物流服務水平,增強港口競爭力,協調上下游供應鏈上各環節的發展,提升惠州在珠三角中的優勢。
二、理論模型
所謂港口物流企業績效評價,主要看其投入與產出比,即在減少產出的情況,是否做到了成本最少化,或投入不變時是否效益最大化。目前有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港口物流企業績效進行了研究。如Liu采用借助隨機邊界函數分析(SFA)建立了港口企業效率評價模型,楊靜蕾等人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吉阿兵和朱道立引入超效率數據包絡分析模型。楊華龍,Tongzon、Min等人引入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并加以改進。但后者運用于對國際集裝箱港口的效率進行了評價,葉偉媛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劉彩芳(2011)運用DEA-AHP分析法研究港口物流績效評價。
其中DEA方法用線性規劃來判斷評估指標對應的點是否有效,同時又可獲得其他許多有用的信息,以便管理者從中判斷做出正確決策。在輸入(認為越小越好)和輸出(認為越大越好)的數據基礎上,用各個決策單元偏離程度來對決策單元進行評價,其優點還在于其很強的客觀性和實用性。
1.數據包絡分析法DEA
1978年Chames和W.W.Coope等人創建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并給出了第一個模型(CCR)。它是利用線性規劃技術,用于評價若干個輸入和若干個輸出的綜合有效性一種的典型方法。被廣泛運用于相同類型的企業(或部門)的相對有效性或效益進行評價。
2.超效率CCR-DEA模型
由于傳統的DEA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當有效值為1時,模型認為都是有效的決策單元,從而無法進一步區別決策單元,也就使得決策者無法從中選擇更優的決策,那么說明傳統DEA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于1的決策單元之間的排序,而沒有全面更好地解決有效值大于1的決策單元。
于是,Andersen和Petersen于1993年提出了超效率DEA排序方法,它保留了傳統DEA強客觀性這一優點的同時進一步做排序,實現有效值大于1的決策單元之間的比較,即得到的有效值延伸到1以上,從而把決策單元分開,得到更全面的排序,提供了更全面的決策判斷信息,使有效決策單元之間也能進行效率高低的比較。
鑒于此,筆者擬運用超效率DEA模型,根據前期調查數據從惠州港口物流企業中選10家本文的數據基礎,選取若干投入、產出指標,對2015年惠州港口物流公司的績效進行評價。
超效率DEA的原理是:在進行某個決策單元評價,使這個決策單元的輸入和輸出被其他所有決策單元的線性組合代替時,不像傳統的CCR-DEA模型是將這一單元包括在內,而是將其排除在外。一個有效的決策單元通過增加其輸入比率,而其效率保持不變,那么超效率評價值就是其輸入增加的比率。
三、實證研究
1.指標確定及數據來源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決策方法,就惠州港口某些物流企業的績效進行評價。根據有關設置港口物流企業的績效評價的原則,選取了8個評價指標,其中,人力資源N1、成本N2、企業文化N3、企業基礎設施N4作為輸入指標;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U1、企業經濟效益U2、企業管理及服務水平U3、貨物業務量U4作為輸出指標。指標的數據來自10家港口物流公司2015年的相關資料,惠州港口物流企業評價指標值見下表。
2.結果及分析
本文運用超效率DEA模型,對惠州這10家港口物流企業績效評價,借助DEAP軟件計算,得到分析后的數據,其綜合效率排序為:DMU5≥DMU8≥DMU9≥DMU10≥DMU6≥DMU7≥DMU1≥DMU4≥DMU2≥DMU3,其中物流企業5的績效最優,企業3的績效最差,各個物流企業也可以根據超效率DEA模型,進行單個指標間相互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對某個環節進行改進提高。
四、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傳統的DEA模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超效率DEA的方法來評價物流企業績效,保證客觀、合理、公正地評價了惠州10家港口物流企業的績效。
參考文獻:
[1]張瑞光.惠州港在環大亞灣新區中戰略地位的意義[J].中國港口,2013(10).
[2]楊靜蕾,等.港口物流國際競爭力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05(5): 23-25.
[3]吉阿兵,朱道立.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港口績效評價[J].系統工程,2005(4):119-122.
[4]楊華龍,等.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集裝箱港口績效評價[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5(2):51-54.
[5]葉偉緩,劉光鋒.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港口物流企業經營績效評價[J].財會通訊,2010(7):42-43.
[6]劉彩芳.基于DEA-AHP的港口物流績效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11,30(12).
[7]汪旭暉,徐健等.基于超效率CCR-DEA模型的我國物流上市公司效率評價[J].財貿研究,2009(6).
[8]張寶友,達慶利,黃祖慶.中國上市物流公司動態績效評價及對策[J].系統工程,2008(4):6-10.
[9]趙娜,祝海梅,陳煥標,孫光圻等.基于AHP和DEA的港口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J].水運工程,2009(3).
[10]楊德權.基于超效率DEA_IAHP的物流企業績效評價[J].運籌與管理,2012,(1).
[11]Andersen,P.,Petersen,N.C.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0):1261-1294.
[12]王美強,梁樑,李勇軍等.超效率DEA模型的模糊擴展.中國管理科學,2009,17(2).
[13]熊嬋,買憶媛,何曉斌,肖仁橋等.基于DEA方法的中國高科技創業企業運營效率研究[J].管理科學,2014,27(2).
作者簡介:楊文芳(1983.09- ),女,漢族,福建古田人,碩士,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港口物流、倉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