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云蔚 朱玲
摘 要:網絡經濟指建立在計算機網絡基礎上的,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一種新經濟形態。它的產生發展為整個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這新興的產業帶來的并不只是好處,它使市場壟斷形式日益變得復雜化,出現了濫用壟斷地位的情況,本文從壟斷的一般基本理論出發,對我國網絡經濟是否成壟斷局面進行分析,對規制我國互聯網行業壟斷局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網絡經濟;互聯網行業;壟斷;政府規制
一、引言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得以高效、持久、穩定運行的基礎。在中國,互聯網鮮明的競爭特色成了我國經濟發展得以穩步前行的新型動力。然而,互聯網行業的壟斷問題也常常受到業內人士及廣大民眾的批評。在風云變幻的2013年,巨頭們更是為爭搶入口而接連出手:阿里巴巴入股UC瀏覽器、陌陌,為“泛電商化服務”布局;百度先收購PPS做大在線視頻,后收購91無線搶占移動入口;騰訊依托微信與手機QQ兩大移動軟件,開始了服務、電商、游戲等多領域的平臺化;奇虎360擬收購搜狗繼續領跑PC工具領域,同時推出“網站衛士”主導中小站點安全,并上線“雷電搜索”發力移動分發渠道等。
從1994年國務院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器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以來,中國政府先后制定了多個旨在規范互聯網服務、表達形式和運作的法律法規,并進一步確立了一整套規范調整網絡合法行為的法律體系。2008年國家頒布了《反壟斷法》,其中針對于互聯網行業的相關條例為互聯網反壟斷提供了法律依據。雖然《反壟斷法》涉及到互聯網的壟斷問題,但是出現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互聯網經濟行業作為一種非常特殊的經營主體,其壟斷的危害可能會影響國家在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因此對互聯網業壟斷進行專門研究和討論對維護銀互聯網健康有序的競爭秩序,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
1.國外文獻綜述
19世紀末,隨著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的出現,外國經濟學家們在方壟斷方面有了不少研究文獻。
關于相關壟斷市場的界定,最早由美國反托拉斯法的判例法得到確立。而關于市場支配地位的名稱,各國均存在著不同的稱謂。在美國反托拉斯法中,習慣使用壟斷力量與市場勢力;而日本《禁止壟斷法》中采用了“壟斷狀態”的說法等等。關于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標準,西方各國曾研究過市場結果標準、市場行為標準和市場結構標準共三種不同的方案。但是各個國家均認為市場結構和市場份額都是要必須考察的要素。
2.國內文獻綜述
隨著《反壟斷法》的頒布,我國學者也開始關注中國互聯網業的壟斷分析。
蔣巖波(2008)在對網絡產業及其市場結構進行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對網絡產業市場壟斷與競爭關系認識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張小強(2007)結合我國網絡經濟反壟斷規制與反壟斷立法現狀,探討了我國反壟斷法在規制網絡經濟上應如何完善等問題。唐要家(2008)從網絡產業的經濟特征出發,研究了傳統的反壟斷經濟學理論和反壟斷法在新興的網絡產業中是否適用的問題。這些文獻開啟了我國對互聯網行業反壟斷法規制研究的先河,但是對于互聯網企業濫用行為的研究也只是淺嘗輒止。
三、互聯網業壟斷規制研究的理論基礎
1.壟斷的含義與判斷
壟斷是指一種限制市場競爭的市場結構。在這壟斷市場結構中,極少數大型企業占據生產、銷售和原料來源,并做出統一規定,壟斷價格以獲取最大利潤。
壟斷的判斷主要是從結構和行為兩個不同的方面來理解和判斷。壟斷行為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即壟斷協議、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以及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等等。
2.政府規制理論
政府規制理論是從產業經濟學分支出來的一個重要學科,主要是為了有效避免或者糾正市場失靈情況,從理論上講,政府規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市場失靈“糾偏”,提高社會福利。
(1)公共規制理論
規制公共利益理論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市場失靈,認為市場失靈不能靠市場本身自我完善,只能由政府規制糾正。這一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作為規制者的政府是客觀公正的,最終目標是維護公共利益的。
(2)激勵性規制理論
市場失靈另外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會造成規制成本高昂,激勵性規制理論有效地避免了信息不對稱引起的高昂的規制的成本,提高被規制企業的效率。
四、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壟斷判斷
1.互聯網行業結構與集中度
市場集中度作為衡量市場結構最根本的指標,它是指在特定的市場或產業中,大型企業所占市場份額的大小。市場集中度能反映市場出壟斷程度的高低?;诖?,產業組織理論將市場集中度作為考察市場結構的重要指標。本文主要采用行業集中率作為測量指標。
公式(1)中CRn是產業中企業數目和規模的函數,為產業中最大的n個企業所占份額之和,n為產業中前幾位企業的個數,n通常取4。X為產業總規模,Xi為該產業第i位企業在某方面(如產量、銷量、資本總額等)的數值,公式(2)中Si為其市場份額。n的取值取決于計算的需要,其他條件一定時,n越大,公式(1)中CRn也越大。一般說來,公式(1)中CRn數值越大,表明該產業排在前幾位的企業在全產業中的影響也越大,也就是說,該產業生產的集中程度高。
2015年互聯網中國“四大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市場份額和前100的互聯網行業的市場份額,通過公式計算得出CR4=46%,從下圖可以看出市場份額幾乎占據整個互聯網業的一半左右,由此說明“四大巨頭”在我國互聯網行業中處于壟斷地位。
2.互聯網行業的利潤分析
現代產業組織理論認為,企業想在市場獲得超過社會平均市場利潤的超額利潤,需要具備兩個條件:(1)行業進入壁壘較高;(2)行業集中度高,二者不可或缺。因此假設中國互聯網業市場具有高額壟斷利潤。
由2015年“四大巨頭”稅后利潤得出2015年“四大巨頭”利潤總額遠高同行業其他企業。“四大巨頭”憑借其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壟斷利潤。
3.結論
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四大巨頭”幾乎占據整個行業的一半左右,稅后利潤總額遠遠于同行業其他企業。可以得出結論,我國互聯網業處于壟斷局面,“四大巨頭”憑借超經濟勢力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壟斷利潤。
五、我國互聯網業規制的機制與政策選擇
1.前提是合理界定相關市場
由市場支配地位的概念中可以知道,必須是在其相關市場之中認定市場支配地位。我們將百度的相關市場界定為“全球搜索引擎服務市場”的話,肯定就不能夠認定其具有較大的市場支配地位。只有合理得界定相關市場,才能認定其是否具有合適的市場支配地位。
2.準確認識反壟斷法的中的相關規定
想要有效規避我國互聯網行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在當前階段肯定不只是完善立法的問題,還要將完善立法、司法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轉變政府管理職能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
3.強化政府的監管作用
工商部門應該充分發揮監管作用,加強市場調研,掌握市場因為動態;建立健市場內全統一有序的投訴網絡機制;建立完善和監管數據庫,完善數掘采集;逐步開發網絡監管軟件,實現智能監控互聯網行業的公平競爭。同時,對于非壟斷的互聯網市場領域應該放松管制。而對于壟斷性互聯網領域,必須要將其納入政府的監管范疇,必要時應強制進行分拆市場。
參考文獻:
[1]Baron and Myerson. Regulating a Monopolist with Unknown Costs [J].Econometrica ,1982,50(4):911-930.
[2]孔祥俊.反壟斷法原理[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3]秦亞娟.中國網絡經濟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現代經濟信息,2012 (15):192-193.
[4]褚玉丹.我國網絡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經濟視野,2013(08):295.
[5]周嶸.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時代報告,2012(02):232.
[6]劉偉,李紹榮.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J].中國工業經濟,2002(5):14-21.
[7]潘紳妹.網絡經濟的壟斷與政府規制.時代經貿,2011(23):193-194.
[8]]李璐.討淪網絡經濟下壟斷的規制.中國證券期貨,2013(05):274.
[9]張星鶴.我國B2C電子商務壟斷及反壟斷規制.當代經濟,2012(19):32-34.
[10]陸艷,江春玲.網絡經濟下的壟斷與規制研究.現代商業,2011(14):51-52.
作者簡介:遲云蔚(1991- ),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在讀,南京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研究方向:國際投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