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賽賽 姚嘉潤 陳璐 陳烜曄 趙婕
摘 要:江蘇常州位于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帶,自90年代開始,常州依靠沿江經濟帶的輻射作用,形成了外貿出口型為主的經濟體系。整體上看,常州市小微企業數量大、分布廣,為常州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受不利的國際經濟形勢與國內金融政策的影響,這些小微企業面臨著生存難的問題。因此,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加大對出口型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有利于解決他們的發展困境問題,從而促進常州市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外貿出口;小微企業;困境;扶持;宏觀調控
常州市的小微企業具有規模小、數量大、分布廣、類型多等特點,這些企業成為為促進常州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借助常州地理位置的優勢發展起來的出口型企業,在增加就業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來,常州地區的出口型企業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加上國外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國內人力成本上漲等因素,許多小型出口型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針對常州市小型出口型企業面臨的發展困難局面,地方政府應該采取有效的財政措施加以扶持,同時,企業本身需要完成產業轉型,這樣才能提高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一、常州出口型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對外貿易難中求進、出口增速下降
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常州市的小型企業發展面臨著非常大的困境,與之前相比,小型企業的擴張規模和經營能力都表現出下滑的趨勢。再加上自2015年中旬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帶來的影響,這類出口型小型企業更難以依靠自身能力抵抗住市場的風險。2014年常州市出口為1312.6億元,較2013年增長1.3%,到了2015年的時候,外貿出口為1319.2億元,只比2014年增長0.5%,這表明近兩年來常州市對外貿易的增速有所下滑。造成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面,雖然人民幣升值有一部分影響,而最重要的是“中國制造”的優勢受到了沖擊。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漲,使小型企業生存更難,而另一方面,小型外貿企業自身沒有樹立品牌戰略,在勞動力成本上升后低價格的產品優勢已不復存在,不再具備強有力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2.小型企業融資難
從常州小微企業出口的產品來看,產品品種缺乏多元化,產品技術創新所需的資金不夠,這就造成企業內部出現惡性循環。國內小型企業普遍存在著管理不暢的問題,而且我國小型企業多數存在著家族管理的特點,缺乏專業的企業管理人才,管理理念落后,經驗不足。相關的制度建設不規范,尤其是家族式企業管理容易使得財務方面缺乏透明度,導致企業在融資方面難以獲得銀行等機構對其還款的信任度,而銀行信貸偏向大型企業的現象也正好說明這一點。并且,政府在對企業融資方面作出了相關規定,需要融資的企業需要具備完整的證件資料才能進行申請,而許多小微企業存在著無照經營等不合法的現象,其融資根本也得不到政府的批準,再加上某些企業的產品環保標準不合格,這也成為阻礙了常州市出口型小微企業的融資。另外,隨著政府對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融資成本逐漸加大,加上融資過程所需要的手續費用,對于經營效益不好的小微企業來說,難以通過企業利潤去償還融資金額。
3.出口型外貿企業發展動力疲乏
常州出口型微型企業與全國沿海等地的中小型企業一樣,多數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低價的優勢獲取國外訂單,由于之前我國勞動力充足,加上生產要素等原材料價格低廉,這使得常州等地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但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我國老齡化人口的加快,勞動力帶來的低成本優勢已不再,國外將目光逐漸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微利或虧損成為我國包括常州等地小型出口企業的現實,在無法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只能一步步的艱難維持生存,直至倒閉。
其次,常州市出口型微型企業大多處于生產鏈的低端,其競爭實力本身較弱,加上企業過于急功近利,缺乏創新觀念,忽視產品科技投入,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制約著常州出口型小微企業的發展前景。
除此之外,小微企業經濟實力弱,效益低導致員工的待遇也低,激勵機制的缺乏和企業的發展限制了員工自身的職業規劃發展,這些因素造成企業對優秀員工的吸引力不高。所以小型企業缺乏專業的管理團隊,而出口型小企業也缺乏業務能力過硬的外貿人員。通過調查發現,常州的出口型小微企業的員工流失率非常嚴重,幾乎新年伊始都會重新招聘人員入廠。
二、常州出口型小微企業如何走出困境
針對目前常州出口型小微企業面臨生存難的困境,要改變這一現狀關鍵還在于企業本身要作出創新,進行產業轉型和升級,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政府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給與這類企業更多的經濟政策扶持力度。
1.企業自身如何努力改變困境
(1)樹立創新意識
如前所述,在現代市場的競爭中,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就沒有企業的進步,出口型小企業不能錯誤的認為創新是大企業應該做的事,而要時時刻刻關注創新,首先要樹立創新意識,能夠抓住市場不斷變化帶來的發展機遇,然后要有創新的決心,腳踏實地,通過一步步的摸索,從而實現企業做大做強。
對于小型企業尤其是出口型小企業來說,創新的重點應該落腳于企業的操作層面,從規范內部管理入手,健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大到各部門操作標準,小到流水線員工生產流程,讓制度規范每一位員工的生產行為,在長時間中形成企業自由的企業文化。
其次,要根據市場變化對初期定下的創新方針進行不斷調整,企業創新的大方向不變。俗話說船小好掉頭,這種對方針進行靈活性調整的特點是小企業固有的優勢,企業管理者要具有靈敏的市場嗅覺,隨時對自身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變化隨時進行了解,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快速反應。
(2)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
縱觀世界知名大型制造企業,他們都是在自己的產品方面具有核心技術,而且不斷對產品進行創新,從而讓企業長久的生存下去。我們可以借鑒這些企業在產品方面的成功,品質是企業生存的保障,在發展初期的出口型小企業首先要做好自己的產品,做精做細,讓每一單出口的產品都是精品,這樣才能在客戶群體中樹立好產品的形象,通過好產品提高企業的宣傳,以精細的產品打造企業品牌,提高國際競爭力。
(3)完善企業內部外貿型人才培養機制
出口型小企業應該有長遠的人才培養規劃,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企業自身應該對行業的最新知識進行了解,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拓寬企業內部人才培養的渠道,加強企業內部人才梯隊建設,幫助人才制定相應的成長計劃和目標,拓展員工成長空間,根據員工自身的特點和特長,提供相應的更高崗位,讓他們能夠與企業共同發展。
2.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加大對出口型微型企業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建議常州政府給與出口型微型企業在稅務方面的優惠,降低應納稅所得額的標準,具體做法如下:一是落實優惠政策,針對出口型小型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進行整理,引導出口型小企業完善賬務的建制,為他們能夠享受到優惠政策創造條件;二是要加強對這些企業進行優惠政策的宣傳,提供優惠政策的針對性服務,輔導一些內部財務不健全的企業進行稅務制度的完善;三是簡化優惠政策辦理的程序,提高政府服務企業的水平和辦事效率。
另一方面要加大銀行對這些企業的金融服務投入,提高包括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和信貸資源的服務速度,創新融資手段,通過出口型小微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融資。另外,要加快對外貿易人民幣的結算進度,以保證外貿型企業能夠正常收付外匯。
三、結束語
針對我市出口型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生存難的困境,企業自身必須要有創新意識,抓住市場不斷變化帶來的機遇,做好長遠的創新規劃,同時,政府要加大對這類企業的扶持力度,從稅務和金融服務方面給與優惠和支持。
參考文獻:
[1]敬麗華.常州小微企業生存困境及解困的路徑探析[J].江蘇商論,2014.
[2]龐加蘭.金融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模式探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
[3]李倩茹,劉朔.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政策與法律思考[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