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麗
學習了“高效課堂”理論,感觸非常深。回想以前我的數學課堂上笑聲太少,氣氛壓抑,所以我決定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向高效課堂看齊。在一年半的實踐中,我學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收獲了不少啟示,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經驗,提高了教學質量,最主要的是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教學思路。
以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要落實好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應從下面這些方面做起:
一、愛是教育的前提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的,在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愛對教育”的重要性。
一般情況下,差生自卑,同學鄙視,老師歧視,家長心急。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難道跟我們教師沒有半點關系嗎?“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轉化差生,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應該和風細雨,耐心教導,給予他們足夠關愛,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你的教育。
我班上有這樣一個學生,父母在他上三年級離異后,母親就不再出現過,父親也外出打工,一年難得回來一次。他成了留守兒童,跟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因此他恨父母,所以從那時起就時常會曠課、遲到,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可是他對爺爺奶奶很孝順,幫他們洗衣服、做飯。開始我對此情況不解,不明白他為何發生這樣的變化,后來通過跟他聊天,了解了他家庭情況后,不禁深深為此而震撼。因為像他這樣年齡的孩子本來還應該在父母身邊撒嬌,可他居然擔負起了照顧爺爺奶奶的重擔,我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就這樣讓這個孩子毀了。于是我找機會去他家走訪,過后常常找他談心,給他關注,終于他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愛,慢慢的終于改掉了以前的毛病,數學成績一步步提高了。看到他終于從陰影里走了出來,重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欣慰。
學生需要愛,教育呼喚愛。我覺得要順利進行教學,前提就是你必須要對學生付出全部的愛。
二、了解學生,因人施教
1.了解學生
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個性各有各的特點,不可能千人一面。對于接受知識快慢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數學課堂上,老師應該因材施教。
比如:教師可以調動一切適宜的手段,采用開火車、奪紅旗、搶凳子等競爭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了解學生原有基礎
“溫故而知新。”每上一節新課前,復習舊知識那是必須的,那樣便于掌握新知識。所以上新課前了解學生的原來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做,既了解了學生對于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又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了準備。
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知識的傳授,掌握不牢,就無法教學新知識。
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三、優化課堂教學是關鍵
高效課堂教學非教學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難”越好。有些老師上課常常滿堂灌,以為講得越多越詳細就越好,所以一節課下來,老師講得過多,學生掌握得很少。課堂上教師應該堅持“少講多練”,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做練習,以便于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也便于學生能自己發現問題,而不是被老師牢牢地牽著鼻子走,所以我們必須優化教學過程,可以從以下方面實現:
1.精彩導入,激起興趣
精彩有趣的課前導入,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順利把他們帶入數學課堂。因此,教師必須課前設計好精彩的課堂導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可惜,很多教師常常忽視了課前導入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常常被動地被教師牽著鼻子走。
2.巧編導學,引導自學
課前設計好導學案,當天,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根據導學案自學例題后,然后做練習。小組里面先檢查預習情況,小組互換檢查,可以采取小組比賽的方法,如:采取“比一比,哪組跑得快”,或者采取“奪紅旗”的比賽,比一比哪組預習做得好,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注重練習,當堂檢測
教師上完新課后,可以適當布置針對性的作業,讓學生通過練習檢查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一般來說,這類作業最后能讓學生對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鞏固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學會動手操作。
如,我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后,讓學生動手制作平行四邊形紙片、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剪成兩個三角形,并分別比較它們的大小。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注重課堂教學的結尾
一堂完美的課,不僅要有好的開頭,還要有完美的結尾。它是教師智慧的結晶,也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藝術水平高低的一個方面。
課堂教學的結尾,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結尾。可以有練習式、激疑式、歸納式、點睛式、反饋式、拓展式、游戲式等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用結課方式。但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種結尾,都要緊扣教學內容,要簡潔利落,不要太拖拉時間,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這是我對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和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相信,實現高效課堂,會使我們的教學更優化,質量更高。
參考文獻:
劉微微.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魅力中國,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