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波
2013年3月26日,今天上了一堂我愛我家的課,感觸很深。當那童聲《我愛我家》歌曲想起的時候,教室里所有的學生都安靜極了,那瞪大的眼睛,那微笑的臉龐,那專注的神情都讓我如此感動。之前我還擔心,現在的孩子太小、太自私,不會懂得愛,現在看來是我錯了。情不自禁地一起隨著音樂哼唱起來:“我愛我的家,愛是不吵架天天陪我玩耍。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家。”聽完歌曲我問學生,這首歌你聽懂了什么?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右手,有的說:“老師我聽懂了,這首歌唱的是愛自己的家。”有的孩子說:“有愛的家才幸福。”有的說:“老師我聽到了,不吵架,不嫉妒才是幸福的家。”原來這首歌,孩子們聽懂了,原來這首歌開啟了孩子們生活的經驗,原來,孩子們懂愛。
我趁機問:“那么孩子們家是什么?”孩子們回答道:“家是跟家人住在一起的那所房子。”有的說:“家是爸爸和媽媽。”有的說:“家不但是有爸爸媽媽,我家還有爺爺奶奶,哥哥姐姐。”有一個愛讀書的孩子站起來一本正經地告訴我:“老師,有愛的家,才是家。”正當我驚喜在孩子們純純的情感中時,突然發現一個孩子緊鎖眉頭。我走過去問:“孩子能介紹一下你的家嗎?他說:“老師,我家應該算有三口人,還是兩口人呢?”我一愣,問道:“你怎么想的?”他說:“我現在跟爸爸在一起住,我媽媽在國外呢。她不在家。我不知道她算不算?”我心里疼極了,我問:“那你想媽媽嗎?”她嚴肅地點點頭。我說:“我相信,你的媽媽很愛你。不管她在哪里,她的心永遠跟著你,所以孩子,你們家有三口人。”說完我使勁地點點頭。他想了一會兒,滿意地說:“對,我家有三口人。”孩子,我知道你現在不能完全明白愛是什么,但是,老師很希望,有一天你能懂,有愛的家才是家。
這個教學瞬間讓我懂得,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創設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體驗,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提高教師在教學中的科學有效指導,才會讓學生學會幸福地生活。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