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卉娟
我在教育行政部門雙語教學崗位上工作了10年,懷揣著對學前雙語教育的滿腔熱忱,見證著我縣農村雙語幼兒園的發展歷程。自2006年,學前雙語教育全面鋪開,雙語幼兒園覆蓋率達到100%,農村雙語幼兒園占全縣幼兒園總數的95%,農村學前幼兒入園率逐年提高,學前雙語教育質量關乎中小學雙語教育是否能健康、持續發展,加強對農村雙語幼兒園的管理至關重要。就我縣在加強農村雙語幼兒園管理方面積累的好的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教育部門積極作為
1.落實組織管理。制定出臺了《澤普縣學前雙語幼兒園管理暫行辦法》《澤普縣雙語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澤普縣雙語幼兒園教師考核方案》等,指導各幼兒園有序、有效地開展雙語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雙語幼兒園教師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合理統籌績效工資的30%,重點向偏遠村級雙語幼兒園教師傾斜。
2.抓好園長隊伍。每學年召開一次園長工作經驗交流會,實行園長外出學習培訓匯報制度,骨干園長與新任園長結對培養,堅持園長月例會制度,每學期組織骨干園長就全縣農村雙語幼兒園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講座,不斷提升園長隊伍素質。
3.強化教師培訓。在積極組織雙語幼兒園教師參加地區、自治區、國家級各級各類培訓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澤普縣雙語幼兒園教師培訓實施意見》,通過“本園民漢教師一幫一”、縣級集中強化脫產培訓、園內跟班培訓等方式,利用三年時間,努力使現有雙語幼兒園民族教師教學水平有所提高,成為合格的雙語教師,使具有一定漢語基礎的民族教師經過半年的培訓,能盡快走上雙語教學崗位。借助縣級幼兒園師資優勢,各鄉、村級幼兒園有計劃地將新任教師派往縣幼兒園進行為期不少于半月的頂崗輪訓,重點學習班級管理、課堂教學技巧等,既解決了新任教師不會教的問題,又解決了縣級幼兒園師資緊缺的困難。
4.狠抓質量評估。堅定不移把教學管理重點下移到村級幼兒園,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課堂教學觀摩和“送課下村”活動,嚴格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雙語幼兒園評估指標體系》要求,分期分批對雙語幼兒園進行評估驗收,2010年~2014年確定了鄉鎮中心園完成縣級評估的任務,2015年開始對村級幼兒園實行評估驗收制度,不斷提升幼兒園規范化常規管理水平和能力,真正達到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進的目的。
5.注重成果展示。堅持每年開展大規模的幼兒雙語口語大賽、情景劇表演大賽、廣場雙語文藝會演、家園聯系會、家長開放日等,讓家長看到孩子們入園后學有所獲,全面發展,更加堅定雙語教育的信心。
6.開展競賽活動。每學年舉辦學前雙語教師優質課比賽活動,由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輻射到社會領域,通過優質課活動不斷規范農村雙語課堂活動的組織;每學年舉辦自制教玩具展評活動,要求教師自制教玩具簡易、安全、玩法多樣,既解決了農村教玩具緊缺的問題,又展示了教師的基本功。
二、幼兒園主動發展
1.規范管理模式。縣示范園帶動鄉鎮中心園,鄉鎮中心園自主管理村級園,旨在為各村級幼兒園提供自主發展空間。
2.強化園本教研培訓。大力發揮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帶頭示范作用,經常開展各種評比、課研和課改活動,嚴格落實“三個一”活動,即教師設計一份活動方案,寫一份教研論文,舉辦一次家長座談會。一周安排一次教師基本功練功日,一學期至少安排一次基本功競賽。
3.抓好保教質量。牢固樹立“質量源于細節”的理念,進一步規范一日工作常規,在初步形成常規工作的基礎上,優化考核評價機制。采取交叉互評的方式,實行每月一次的幼兒口語能力測試,及時進行質量分析,查漏補缺,不斷提高幼兒口語能力,夯實幼小銜接基礎。
4.注重特色發展。各幼兒園結合自身實際,按照“一園一品、一班一特”的要求,在特色發展上廣開思路,有的幼兒園開展繪本教學與奧爾夫音樂教學試點;有的幼兒園收舊利廢,自制玩教具,如用桶裝奶粉盒制作的腰鼓、用娃哈哈瓶制作的拉力器等;有的幼兒園大力開展環境創設,積極凸顯班級文化,努力打造精品園、示范園,如在幼兒園創建新疆地域文化走廊、養成教育立體壁畫等。
辛勤迎來豐收果,推進學前雙語教育工作,是不斷地探索、積累的過程,實踐永不止。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