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田麗,徐 東,崔 楠,張 慧,于貞杰
·論著·
·重點人群關注·
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受益歸屬分析
劉田麗,徐 東,崔 楠,張 慧,于貞杰
目的 分析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受益歸屬,以了解孕期保健服務的受益人群和受益程度。方法 于2010年8月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分娩后42 d~6個月的婦女2 021例。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其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和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以其中問卷填寫有效的1 945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利用需要比、集中指數及Kakwani指數對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進行受益歸屬分析。結果 孕產婦的孕早期保健服務建卡率為49.8%(968/1 945),孕中、晚期填卡率分別為50.3%(978/1 945)、49.8%(968/1 945)。孕早、中、晚期,城鄉及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城市孕產婦為標準人群,農村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1~0.87;以25~29歲孕產婦為標準人群,≤24歲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4~0.88,30~34歲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93~1.04,≥35歲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1~0.90;以高中/中專文化程度孕產婦為標準人群,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29~0.76,初中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4~0.89,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1.03~1.17;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集中指數均為正值,Kakwani指數均為負值。結論 目前的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處于中等水平,孕早期建卡率和孕中、晚期填卡率較低。城市、25~34歲、文化程度較高及家庭年收入較低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受益程度較高。
產婦衛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審核;受益歸屬分析
劉田麗,徐東,崔楠,等.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受益歸屬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0):1194-1198.[www.chinagp.net]
Liu TL,Xu D,Cui N,et al.Benefit incidence analysis of health service in pregnancy[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10):1194-1198.
孕產婦保健服務是婦幼保健的重要內容,對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提高嬰幼兒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狀況直接影響孕產婦和嬰幼兒的健康水平,對家庭和社會至關重要[1]。受益歸屬分析是衛生系統對相關項目進行公平性和目標效率評價的方法,能夠清楚地反映出目標人群的受益程度。本研究以分娩后42 d~6個月的婦女為研究對象,因為其剛剛利用完整個孕期保健服務,回憶較為準確,可以保證回答的有效性。期望通過受益歸屬分析,了解孕產婦孕期各項保健服務的受益人群和受益程度,從而為更好地促進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提供政策建議。
1.1 研究對象 于2010年8月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的方法,根據地域分布在全國范圍內抽取山東、河南、甘肅3個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在每個省抽取經濟發展好、中、差的地級市各1個;在納入的9個地級市中隨機抽取分娩后42 d~6個月的婦女2 021例,以其中問卷填寫有效的1 945例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 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納入婦女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1)基本情況,如地區、年齡、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2)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包括孕早、中、晚期。采用Cronbach′s α系數對問卷中的第(2)部分進行信度檢驗,得出Cronbach′s α系數為0.821,問卷信度較高。調查前咨詢相關孕產婦保健專家、醫院婦產科專家等,專家一致認為問卷內容較為全面,效度較高。共發放問卷2 021份,回收1 997份,剔除信息不完整、前后矛盾的問卷52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1 94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4%。
1.2.2 受益歸屬分析 受益歸屬分析是衛生系統績效評價的一種方法,最初用來檢測政府補助的公平性和目標效率,能夠清楚地分析政策目標人群的受益情況。本研究采用利用需要比、集中指數及Kakwani指數對城鄉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進行研究。
1.2.2.1 利用需要比 采用利用需要比對城鄉間、不同年齡及不同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進行研究。利用需要比的計算方法為分項分析法[2],即對幾組人群,首先計算某一時間段內有衛生服務需求的人數(本研究中此數據為某群組總人數),接著計算這些人當中利用某項服務的比例(本研究中此數據為某群組利用該服務的人數占該群組總人數的百分比,即衛生服務利用率),然后選定一組人群為標準人群,假定其他各組與標準人群組具有相同的衛生服務利用率,從而計算出其他各組的預期利用相關服務人數。實際利用相關服務的人數與預期利用相關服務的人數之比就是各組的標化利用需要比。利用需要比越高,表明衛生服務需求得到滿足的程度越高。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1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納入婦女的基本情況 納入的1 945例婦女中,河南省581例(29.9%),甘肅省681例(35.0%),山東省683例(35.1%);城市976例(50.2%),農村969例(49.8%);年齡≤24歲586例(30.1%),25~29歲901例(46.3%),30~34歲346例(17.8%),≥35歲112例(5.8%);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202例(10.4%),初中713例(36.7%),高中/中專617例(31.7%),大專及以上413例(21.2%);家庭年收入<14 000元507例(26.1%)、14 000~22 800元468例(24.1%)、22 801~33 000元617例(31.7%)、>33 000元353例(18.1%),具體收入情況見表1,基尼系數為0.31。
2.2 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 孕早期,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建卡率為49.8%,孕中、晚期的填卡率分別為50.3%、49.8%。其他孕期保健服務項目利用情況見表2。

表1 納入婦女的家庭年收入情況

表2 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
2.3 受益歸屬分析
2.3.1 城鄉間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受益歸屬分析 孕早、中、晚期,城鄉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以城市孕產婦為標準人群,計算出農村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1~0.87(見表4)。
2.3.2 不同年齡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受益歸屬分析 孕早、中、晚期,不同年齡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以25~29歲孕產婦為標準人群,計算出≤24歲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4~0.88,30~34歲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93~1.04,≥35歲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1~0.90(見表6)。
2.3.3 不同文化程度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受益歸屬分析 孕早、中、晚期,不同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以高中/中專文化程度孕產婦為標準人群,計算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29~0.76,初中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0.74~0.89,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需要比為1.03~1.17(見表8)。
表4 城鄉孕產婦各項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需要比
Table 4 Utilization-demand ratio of prenatal health care services of urban and rural pregnant women

地區孕早期建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中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晚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城市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農村0.790.870.830.770.820.870.760.710.81
表6 不同年齡孕產婦各項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需要比
Table 6 Utilization-demand ratio of prenatal health care services among pregnant women at different ages

年齡孕早期建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中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晚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24歲0.820.880.790.800.870.850.740.810.8525~29歲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30~34歲1.010.930.941.041.040.931.031.020.97≥35歲0.720.900.730.730.890.750.720.790.71

表3 城鄉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n(%)〕

表5 不同年齡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n(%)〕

表7 不同文化程度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n(%)〕
2.3.4 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受益歸屬分析 孕早、中、晚期,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9)。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的各項孕期保健服務集中指數均為正值,Kakwani指數均為負值(見表10)。
表8 不同文化程度孕產婦各項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需要比
Table 8 Utilization-demand ratio of prenatal health care services among pregnant women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degrees

文化程度孕早期建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中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晚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小學及以下0.500.760.550.380.590.560.290.490.47初中0.760.890.760.770.880.830.740.840.80高中/中專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大專及以上1.161.111.041.211.121.031.121.171.05
表10 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各項孕期保健服務的集中指數與Kakwani指數
Table 10 Comparison of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Kakwani index of prenatal health care services among pregnant women with different yearly family incomes

指標孕早期建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中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孕晚期填卡 檢查 保健指導集中指數0.060.040.060.060.030.030.070.050.05Kakwani指數-0.25-0.27-0.25-0.25-0.28-0.28-0.24-0.26-0.26
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總體上處于中等水平,應進一步提高孕產婦的孕早期建卡率和孕中、晚期填卡率,加強孕產婦對建立保健管理手冊的認識。同時,提高孕中、晚期孕產婦的定期檢查率,有利于孕產婦和胎兒異常的早期發現,從而降低孕產婦和胎兒的死亡率。
3.1 城市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受益程度高于農村 本研究結果顯示,農村孕產婦各項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率均低于城市。受益歸屬分析結果顯示,城鄉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的受益程度存在差異,在孕期3個階段9項保健服務項目的利用上,城市孕產婦的受益程度均高于農村。
從原衛生部統計年鑒可以看出,農村孕產婦的死亡率高于城市,這與農村孕產婦衛生保健服務的利用情況有很大關系[7]。一方面,農村的收入水平與城市具有一定差距,在對各項保健服務的利用上會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另一方面,農村孕產婦的文化程度較城市低,對孕期保健服務的理解薄弱,缺乏保健意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孕產婦對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城市孕產婦在孕期保健服務利用上受益多于農村,還可能與農村婦幼保健隊伍結構不穩定、醫療服務和保健技術水平較低、村衛生室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孕期保健服務不力有關。因此,為提高農村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率和受益程度,需要從加強基層醫療保健機構服務能力和設施建設等方面著手。加大對基層醫療保健機構的資金投入,增加農村婦幼保健人員的收入,并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和考核,以提高其業務水平和執業素質,并保證衛生保健隊伍的穩定性。
3.2 年齡為25~34歲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受益程度高于其他年齡段孕產婦 受益歸屬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項目利用率存在差異,25~34歲孕產婦的受益程度較高。
25~34歲是婦女的生育高峰期,在國家鼓勵晚婚晚育、優生的計劃期內,對國家基本保健服務政策有較全面的了解,因此該群體的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較高。≤24歲孕產婦多處于計劃生育范圍外,出于個人隱私保護不愿意接受孕產婦保健服務;而≥35歲孕產婦多為經產婦,對孕期狀況有一定經驗,因此容易忽略對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且此年齡段孕產婦具有一定經濟基礎,比較傾向于選擇更高層次的保健服務。
3.3 文化程度較高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受益程度高于低文化程度孕產婦 受益歸屬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項目利用率不同,文化程度較高孕產婦的受益程度高于文化程度較低孕產婦。
有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可以影響孕產婦的孕期保健觀念,是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影響因素[8]。文化程度較高的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相對較強,有利于其對國家基本保健服務政策的理解和接受,使其能夠及時獲得更為全面的保健服務,因此在孕產婦孕期各項保健服務項目上,高文化程度孕產婦的受益程度也較高。但另一方面,較高的文化程度往往會帶來較高的經濟收入和較高的服務需求,導致孕產婦會選擇更高層次的保健服務,而忽視了國家基本保健服務。因此,建議開展多種形式的孕產婦保健知識講座,以加大文化程度較低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其孕期保健服務受益程度,但同時也要注意從多層次、多角度滿足高文化程度孕產婦的服務需求,提高其對國家提供免費服務的關注和認可,促進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均等化。

表9 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率比較〔n(%)〕
3.4 家庭年收入較低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受益程度高于家庭年收入較高孕產婦 在對不同家庭年收入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受益歸屬分析中發現,孕期3個階段9項保健服務項目的集中指數均為正值,而Kakwani指數均為負值,說明在剔除了經濟收入的影響后,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項目總體有益于經濟收入較低的孕產婦。
經濟收入是影響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一個重要因素,低家庭年收入孕產婦的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會受到一定的制約,雖然在服務的利用率上低經濟收入組小于高經濟收入組,但在剔除了經濟收入的影響后,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項目的開展有利于低經濟收入孕產婦。因此要繼續大力推廣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項目,針對經濟狀況的制約,進一步擴大醫療保險范圍,通過建立貧困人口婦幼保健服務基金,降低保健收費或給予保健補貼,也可以通過開展不定期發放免費保健券等形式促使低收入人群主動地利用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同時也要廣泛調動全體居民對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積極性,推動家庭年收入較高孕產婦間的保健服務交流,提高其對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的關注和信任度,切實提升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均等化。
作者貢獻:劉田麗、于貞杰進行試驗設計與實施、撰寫論文、成文并對文章負責;劉田麗、崔楠、張慧進行試驗實施、評估、資料收集;于貞杰、徐東進行質量控制與審校。
本文無利益沖突。
[1]劉相瑜.我國孕產婦保健服務利用公平性研究[D].山東:濰坊醫學院,2012.
[2]Sun XJ,Meng QY,Rehnberg C,et al.Comparative study on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between poor urban residents and non poor ones in Xining and Yinchuan[J].Health Economics Research,2008,25(10):25-27.(in Chinese)
孫曉杰,孟慶躍,Clas Rehnberg,等.西寧和銀川貧困與非貧困城市居民衛生服務利用比較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08,25(10):25-27.
[3]He LP,Li XM,Luo JH.Study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health equity[J].Soft Science of Health,2010,24(2):100-103.(in Chinese)
何利平,李曉梅,羅家洪.健康公平性評價方法對比研究[J].衛生軟科學,2010,24(2):100-103.
[4]Liang ZR,Chen XH,Yu ZJ,et al.Analysis on the equity of distribution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resource and children′s health equ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theil index[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2015,32(2):231-234,239.(in Chinese)
梁崢嶸,陳祥華,于貞杰,等.基于集中指數和泰爾指數評價山東省婦幼保健資源分布及兒童健康公平性[J].中國衛生統計,2015,32(2):231-234,239.
[5]Liang WP,Zheng JZ,Han Y,et al.Equity of health care and th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ways of assessment[J].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2007,27(10):742-744.(in Chinese)
梁維萍,鄭建中,韓穎,等.健康與衛生保健的公平性及其測量方法評介[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7,27(10):742-744.
[6]Wu X,Xu RD,Ye QL.Analysis of fairness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for community chinese medicine:based on the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il index[J].Chinese Health Economics,2014,33(6):55-58.(in Chinese)
吳欣,許仁丹,葉清麗.我國社區中醫財政投入的公平性分析:基于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視角[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6):55-58.
[7]Zhang GR.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services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factor analysis[J].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2014,28(10):49-51.(in Chinese)
張國榮.基層醫療保健機構孕產婦保健服務利用現狀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10):49-51.
[8]Du MX,Ren LH,Lu Y,et al.HAPA based analysis of preconception care service utilization of rural fertile women[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4,17(9):1036-1039.(in Chinese)
杜敏霞,任利華,盧穎,等.基于健康行為過程取向理論的農村育齡期婦女孕前保健服務利用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9):1036-1039.
Benefit Incidence Analysis of Health Service in Pregnancy
LIUTian-li,XUDong,CUINan,etal.PublicHealthandManagementInstitute,WeifangMedicalUniversity,Weifang26105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enefited populations and the level of benefit of health service in pregnancy by using benefit incidence method.Methods In August 2010,we enrolled 2 021 women who had delivery 42 days to 6 months ago,using multi-stag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Survey was conducted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covering basic inform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status of antenatal health care services.A total of 1 945 women who finished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enrolled.Benefit incidence analysis on the utilization of antenatal care was conducted using utilization-demand ratio,concentration index and Kakwani index.Results The card registration rate in early pregnancy was 49.8%(968/1 945),the card utilization rates in middle pregnancy and late pregnancy were 50.3%(978/1 945) and 49.8%(968/1 945) respectively.At early,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pregnanc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ach antenatal care item among pregnant women of different living areas(urban and rural),ages,educational degrees,yearly family incomes(P<0.05).With urban pregnant women as reference population,the utilization-demand ratio of antenatal care among rural pregnant women was 0.71-0.87.With pregnant women at ages 25-29 as reference population,the utilization-demand ratio of antenatal care among pregnant women at ages 30-34 was 0.93-1.04,and that among pregnant women at ages≥35 was 0.71-0.90.With pregnant women with educational degrees of high school/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as reference population,the utilization-demand ratio of antenatal care among pregnant women with educational degree of primary school or below was 0.29-0.76,and that among pregnant women with educational degre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was 0.74-0.89,and that among women with education degree of junior college or above was 1.03-1.17.The concentration index was positive value and the Kakwani index was negative value for the pregnant care on all the included pregnant women with different yearly incomes.Conclusion The current utilization of antenatal care is at middle level,and the card registration rate at early pregnancy and the card utilization rate at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are low.The level of benefit from antenatal care is high among pregnant women from urban area,at ages 25-34,with high educational degree and low yearly family incomes.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Utilization review;Benefit incidence analysis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4YJAZH101);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ZR2013GL006)
261053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劉田麗,崔楠,張慧,于貞杰);濰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徐東)
于貞杰,261053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E-mali:yuzhenjie@wfmc.edu.cn
R 173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0.018
2015-12-03;修回日期:2016-02-15)
王鳳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