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經》被尊為儒家經典,它好似一幅廣博的畫卷,其內容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多個方面,在《詩經》當中,婚姻愛情詩占有很大比重,當中有眾多的女子,她們或是少女、或是思婦、棄婦,或癡情或幽怨,詩歌的作者都以清婉的文字演繹了他們經典的形象。他們的形象給后世讀者以深深回味,讓我們至今在品讀詩經時,仍能從其形象中得出警示意義。
關鍵詞:詩經;少女;思婦;棄婦
作者簡介:韓茹(1985.11-)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6-0-01
《詩經》是最美的詩,《詩經》中的女子是美麗文字締造出來的玉石。玉,深藏于山中,鐘靈毓秀,光潔而堅韌。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即仁、義、智、勇、潔這五德。詩經中的女子無論是未婚少女、還是已婚女子,有忍受失戀煩惱的、有久別相思的、有反抗封建禮教的、有年老色衰被休棄的,他們情志真切,故以玉比之。
一、戀愛中的少女形象
《召南·摽有梅》中寫一個女子大膽追求自由愛情,看到夏天梅子熟了,想到青春將逝,擔心不再年輕,于是急著想獲得美好的愛情,女子渴望得到心儀男子戀愛的心情沒有任何掩飾不加顧忌大膽表示出來,體現了未婚女子純潔而美好的感情。《召南·野有死麕 》樂而不淫,表現了戀愛中女子含羞微嗔的形態,體現了女子美好的情感。《周南·桃夭》中女子如盛開的桃花一樣美好,春天桃樹開始發芽生長,其花開始絢爛,在這樣的美好日子女子出嫁,賓客對女子的新婚祝詞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都是對女子美好的祝福。
《詩經》中的這一類未婚女子,他們渴望愛情,純真而熱烈,無拘無束,歡快而具有個性,充滿著鐘靈毓秀之氣,處于戀愛中樂而不淫,有禮有節,把敢于自由追逐愛情的年輕女子的活潑、睿智、感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已婚的女性形象
《衛風·碩人》中女子“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1]于一動一靜的傳神描寫中給我們展示了一位顧盼生姿的女性形象。她出身高貴,體態優美,出嫁時候車馬齊備,隨從眾多,展示莊姜雍容華貴之美。《衛風·伯兮》中的女子懷念遠征的丈夫,她自豪的介紹自己的丈夫是國君部隊的先鋒。自丈夫出征,她就無心梳洗打扮,不是沒有洗浴的用品,只是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丈夫遠征在外自己打扮給誰看呢。由于太思念丈夫,她想到假如有一種可以忘憂的草該有多好,這樣她就不會因思念而頭痛心痛。《王風·君子于役》也是一首妻子懷念征夫的詩,夕陽西下,看到雞棲于塒,羊牛歸圈,他們都各自回到歸宿,妻子想到在外服役的丈夫生死未卜,睹物思人,君子于役,會不會忍受饑渴呢?篇末表達了妻子對丈夫深深的思念與擔心。《周南·卷耳》中的女子勤勞而樸實,采摘野菜時也在思念自己遠征在外的丈夫,她太想念丈夫了,想到丈夫在外風餐露宿,肯定更想念家中的自己,于是采摘野菜的過程中,她在腦海中構思了丈夫如何思念自己,想到情深處,不免羞澀一笑,但笑過之后又深深覺得苦澀。丈夫常年在外生死未卜,歸期是何時不可知,想想都覺得苦澀。《詩經》中有思婦詩,這些處在婚姻中的女子將自己全部的美好感情寄托于男子,可在外服役的男子歸期遙遙,思念成了這些女子生活的主旋律,在這些思婦中,有的悲悲切切,有的無心梳洗,有的努力持家,他們共同各有特點,共同構成了思婦這一類典型形象。
三、棄婦形象
《詩經》中的棄婦最突出的算是《氓》和《谷風》中的女子了。婚前兩位女主人公對愛情一往而深,對待男子投入了全部深情。《氓》中的女子在患得患失,生怕男子生氣,婚后辛苦持家,“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2]可憐的女子回顧自己由戀愛到被拋棄的經歷,現身說法,勸誡女子不要太貪戀男子,斑鳩貪食桑葚會死,女子太貪戀男子也會受傷。《氓》中被棄的女子無處訴說,家人也譏笑她,面對不再愛她的男子,她忍痛回顧了自己的婚姻經歷,認為自己本沒有什么過錯,是男子前后不一致,于是她果斷地喊出那就算了吧。她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氓》中的女子形象在當時的社會具有相當的進步性。《谷風》中的女子同樣被丈夫所拋棄,而且丈夫是在新人進門之時將其趕出家門,這是何等令人心碎,一邊是親親熱熱的新人,一邊是送都懶得送的糟糠之妻,這位女主人公發出慨嘆,即使讓她嘗食苦菜她都覺得甜如薺菜。可這位女主人公即便是這樣,還擔心她離家之后辛苦經營起來的家中的物品被新人破壞,她的心還在這個家里,她對這個負心的男子還抱有極大的幻想,渴望男子哪怕是再送一送她。直到最后,她還在絮絮叨叨的想念過去的美好生活,全然沒有認識到人家宴爾新婚,怎么還會回頭,即使回頭,這破碎的婚姻如何彌合?同是棄婦,顯然《谷風》中的女子讓我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在當時的社會,這樣一位已經為生活操勞了大半輩子年老色衰的被棄女子她又該何去何從呢?
《詩經》中的女子如玉,有美好的容顏、有內在的思想、有頑強堅韌的生命力,他們或活潑、或大膽、或癡情,都是烙刻著那個時代女子的特征,反映了他們獨特的個性。
注釋:
[1]陳子展 杜月村:《詩經》,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05頁。
[2]陳子展 杜月村:《詩經》,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