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系南昌大學社會科學校研究基金項目“日語間投助詞使用心理研究”(項目編號:06XYY01)
摘 ?要:間投助詞的使用與否不改變句子的意思,且在句中的出現位置具有任意性和選擇性,相對較自由。但間投助詞不是可以隨意出現在任何場合,也不是可以隨意地放置于句中的任何位置。
本研究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間投助詞「ね」在宮澤賢治《要求多的料理店》、《銀河鐵道之夜》、夏目漱石《三四郎》文本中的使用,探討間投助詞「ね」在句中出現的位置及其使用場合的限制,進一步明確其使用特點。以期能為日語學習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間投助詞;「ね」;句中位置;限制場合
作者簡介:姚琴(1979-),女,江西南昌人,碩士,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講師,研究方向為日語語言學、日本文學。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5--02
一、間投助詞的語用功能概述
間投助詞是用于文節之間的感嘆助詞,常用的間投助詞如:ね、さ、な、よ。由于間投助詞在實際會話中并沒有實際含義,常常被視為無意識的感嘆助詞而被忽略。而且間投助詞的使用具有任意性和選擇性,給恰當得體地使用加大了難度。
其實,間投助詞反映了說話者的心理動向,有著重要的談話機能。在實際談話中缺少了間投助詞,語境會表現得缺乏話語參與者間的互動、不自然。在談話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間投助詞「ね」體現了說話者的“信息注意要求”、“信息確認”、“ 信息思考中”等談話心理。
例1:実はね、友達の実家がある新潟県まで遊びに行ってきたんだ。(信息注意要求)
例2:これはね、その人の今考えていることなのよ。(信息確認)
例3:これはね、外が非常に寒いだろう。部屋のなかがあんまり暖いとひびが切れるから、その予防なんだ。(信息思考中)(宮澤賢治《要求多的料理店》)
二、間投助詞在句中出現的位置
那么,間投助詞「ね」是否可以出現在句中的任何一個文節之后呢?本部分研究采用大木正義(1988)的研究方法,來探討間投助詞「ね」在句中出現的位置。
例4:①私はね、昨日、會社に遅れてしまったのだ。
②私は、昨日ね、會社に遅れてしまったのだ。
③私は、昨日、會社にね遅れてしまったのだ。
以上例4①②③是在“私は昨日會社に遅れてしまったのだ。”句中的各文節后分別加入了間投助詞「ね」。以筆者的個人判斷,①中的“ね”很自然,②中的“ね”也可以接受,③中的“ね”使用不自然。從例5中可看出③中的“ね”使用不自然并不是因為“會社に”。
例5:①子供がね犬に手を噛まれたね。
②子供が犬にね手を噛まれたね。
③子供が犬に手をね噛まれたね。
例5③中的“ね”的使用同樣不自然。由此可知,間投助詞「ね」出現在句中的第一、第二文節時比較自然,從第三個文節開始就不適合使用「ね」。
大木正義(1988)指出,當第一個文節中出現「ね」時,第二個「ね」放置于后面的任何一個文節均沒問題;如果第一、第二個文節沒出現「ね」時,第三個文節起「ね」的使用會不自然。
例6:①お母さんがね、立派な戸棚や本のあるとこにいてね、ぼくの方を見て手を出してにこにこにこにこわらったよ。(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
②お母さんが、立派な戸棚や本のあるとこにいて、ぼくの方を見てね手を出してねにこにこにこにこわらったよ。
例6①出自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關于說話者的一個夢的描述。在描述的開頭,說話者通過第一個文節“お母さんが”后面的「ね」,把聽話者帶入了語境,逐步展開敘述。此時說話的雙方已處于同一語境,所以后面任何文節的「ね」都很自然。若換成例6②,說話者在一開頭的自顧自地敘述中,突然用「ね」會顯得很唐突。
三、間投助詞的限制使用場合
例7:これはね、僕がわざわざ先生に土産に買ってきたんだ。
例8:人間はね、自分が困らない程度內で、なるべく人に親切がしてみたいものだ。(夏目漱石《三四郎》)
例9:姉さんがね、トマトで何かこしらえてそこへ置いて行ったよ。
例10:あのひとはね、ほんとうにこんや遠くへ行ったのだ。(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
從例7-10可看出,「ね」大多出現在敘述句子中,一般是說話者表達自我觀點或解釋說明的場合。疑問句中如何呢?
例11:①この本のこの頁はね、紀元前二千二百年の地理と歴史が書いてある。
②この本のこの頁はね、紀元前二千二百年の地理と歴史が書いてあるか。
例11①出自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說話者在告訴聽話者所未知的信息,很明顯說話者的信息量多于聽話者。如果換成②的疑問句,間投助詞「ね」的談話機能與疑問句不符,會顯得不自然。
筆者此主張印證了生天目知美的論點。生天目知美依據Goffman(1981)的“footing 框架”進行了研究。“footing” 指的是會話參與者中,自身與他者之間的狀況、關系。Goffman(1981)把話語角色分為話語構建角色和話語接受角色兩大類。在話語構建角色里面包含著三種角色:話語實施者(animator),既把話語講出來的人;話語創作者(author),既組織語言、創作句子的人;話語責任人(principle),既言語行為、言語觀點的責任人。
生天目知美指出:間投助詞「ね」出現的場合,90%的話語是提供信息的敘述文,談說中說話者僅把聽話者當觀眾、聽眾(audience)對待,極少有“信息提供要求”和“回答要求”。所以“提問”與否是影響「ね」的使用自然與否的關鍵。以下例句引自生天目知美:
例12:①この映畫の原作って(??ね∕さ)、誰?
②この映畫の原作って(ね∕さ)、吉本ばななだよ。
例12①中因為是提問,有“信息提供要求”或“回答要求”,所以「ね」的使用不自然;而②中因為是信息共享,「ね」的使用沒有問題。
上文說道:間投助詞「ね」的話語中,說話者僅把聽話者當觀眾、聽眾(audience)對待,聽話者不積極參與會話的構建,所以對于「ね」話語中的輕度疑問,聽話者不給予應答的場合高達80%多。「さ」不給予應答的場合則低于60%。
例13:第一僕のために運動をするものがさ、僕の意向も聞かないで、勝手な方法を講じたり勝手な方針を立てた日には、最初から僕の存在を愚弄していると同じ事じゃないか。
例14:畫工はね、心を描くんじゃない。
例15:昔の偽善家はね、何でも人に善く思われたいが先に立つんでしょう。ところがその反対で、人の感觸を害するために、わざわざ偽善をやる。(夏目漱石《三四郎》
以上三處間投助詞的出現,聽話者都未作出任何應答,說話者都保持了自己的話語權。
結語
本研究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間投助詞「ね」在宮澤賢治《要求多的料理店》、《銀河鐵道之夜》、夏目漱石《三四郎》文本中的使用實例,探討了間投助詞「ね」在句中出現的位置,并論述了其限制使用場合。「ね」的使用有沒有性別差異?「ね」的間投助詞用法與終助詞用法有何關聯?漢語中有沒有類似的插入語?這些將作為今后的課題加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麗江.政府新聞發布會中話語建構者的角色定位與轉換 [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9
[2]夏目漱石.三四郎[M].新潮文庫
[3]宮澤賢治. 要求多的料理店[M].新潮文庫,1997
[4]宮澤賢治. 銀河鐵道之夜[M].角川文庫,1987
[5]益岡隆志.『モダリティの文法』[M] .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1
[6]大木正義. 間投用法から見た構文上の一問題[DB/OL].雑誌「國語學」全文データベース,1988
[7]生天目知美.間投用法「ね」が標示する聞き手への伝達態度[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