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艷秋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1--02
在市場就業機制下,職業指導對促進就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功效也越來越顯著。為了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學校領導要重視,要不斷完善就業指導機構,探索職業指導的新形式,加強職業指導中的實踐環節,做好畢業前的培訓工作和職業指導的后續工作。
一、職業指導的涵義
職業指導是通過采用科學方法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幫助人們了解工作的世界,獲得職業信息并學會做出職業決策即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選擇職業、預備職業、獲得職業和改進職業。1我國職業指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社會對職業與人力資源的“合理匹配”管理,二是勞動力市場對求職者的職業介紹和指導,三是學校教育部門對學生實施的職業指導。2這里主要探討第三方面。
二、學校開展職業指導的重要性
(一)職業指導有利于幫助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很多畢業生就業觀念模糊,定位不準,對未來方向、社會需求的認知錯位,對自我缺乏了解,容易產生迷茫。這對學生順利就業是不利的。因此,轉變畢業生就業觀顯得尤為重要。對畢業生進行就業觀念上的指導,可以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就業觀,使他們更加清楚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把自身特點和就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二)職業指導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用人單位的職業標準,為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設定了目標。通過職業指導,可以提升學生對職業的了解。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職業,職業與專業的關系,什么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提高職業素養。經過學習學生能夠對不同職業所需要的能力有所了解,從而可以有目的地鍛煉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職業指導有利于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少走彎路。對于初就業者,容易出現以下幾種情況:(1)剛參加工作做事往往急于求成,面對壓力不能擺正心態去學習、鍛煉、提高。(2)缺乏法律意識,當自身權利受到侵害時,不懂得通過法律的方式來保護自己。(3)盲目求職,容易掉入虛假招聘廣告的“陷阱”,甚至落入傳銷的陷阱,走上違法的道路。(4)朝三暮四,頻繁跳槽,幾年下來發現自己還處于“初就業者”階段,一無所獲。通過職業指導可以幫助他們預見在未來工作中會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處理相應問題的辦法。對他們進行就業心理指導和法律意識的培養。幫助他們了解社會,了解自己,正視自己,增強職業適應能力,以促使他們順利實現角色的轉換。
(四)通過職業指導,能幫助他們提供及時的需求信息和擇業策略,并做好相應的指導和選擇,實現勞動者與就業崗位之間的最佳匹配。目前,大多學校建立了校園網站,每到就業季校園網都會及時發布和更新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并向用人單位提供畢業生信息,從而為畢業生的順利就業鋪路,真正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三、學校在職業指導方面存在問題
(一)學校的重視不夠,學校教育與職業定向脫節。在目前情況下,大多學校都重視入口和出口工作即招生和就業工作,但對就業的認識存在偏差,一味追求就業率,忽視了中間環節即學校教育這一重要環節,沒有把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作為培養策略。此外,對職業指導的認識也存在偏差,學校認為職業指導工作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找工作,忽視學生的職業教育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學校沒有一套完善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缺乏職業指導人員和系統的職業指導課程。職業指導流于形式,大多學校只是在畢業前搞個培訓,沒有把職業指導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更沒有與日常學生管理工作結合起來。
(二)學校沒有真正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與勞動力市場、用人單位以及學生家長聯系不緊,溝通不暢。學校不能及時向學生發布勞動力市場和各單位的用人信息,也不能及時向用人單位提供畢業生信息,中間環節脫節。另外,家長的就業觀念對學生的就業也有一定的影響,忽略了家庭的作用。
(三)就業的后續工作存在缺失。為了提高就業率,許多學校只顧把畢業生安排出去,無論工作單位的好壞與否、專業對口與否,學生就業質量較低。許多學校無視這種情況,沒有認識到就業工作的這一環節,對學生的就業情況缺少跟蹤調查,不能對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及時地了解,也不能很好地分析學生的就業現狀,更不能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進行反思、改進。
(四)職業指導的形式單一,流于形式。很多學校雖然開了就業指導課,但課時偏少且停留在課堂教學,內容乏味,學生沒有學習興趣,而且僅停留在理論教學,沒有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沒有起到職業指導的作用,課程形同虛設。此外,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不能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職業特點指導學生就業。有的學校只在畢業前開個報告會或者講座就完事大吉了,缺乏形式上的創新,沒有發揮職業指導的作用。
四、更高質量的發揮職業指導作用的對策
(一)學校領導要重視。學校領導要在完善就業指導機構上下工夫,沒有良好的就業指導系統支撐,就無法打通畢業生的就業渠道,無法提升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也就成為了一紙空談。完善就業指導機構,不僅要加強學校的教學管理,實現全程式就業指導,把就業指導與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還要加強對就業指導信息平臺的建設,加快就業信息化進程。信息網絡方式方便快捷, 能夠保障畢業生、學校、招聘企業溝通渠道順暢,這樣才有利于充分發揮就業指導的作用。
(二)加強職業指導的實踐環節,探索職業指導的新形式。學校將職業指導納入課程理論學習,增強學生的職業指導理論知識,同時理論學習要與實踐相結合,以此達到鍛煉和檢驗畢業生求職應聘能力的目的。首先,通過定期開展模擬應聘,讓畢業生提前感受就業應聘現場,使之對整個過程有所體驗。其次,讓畢業生利用寒暑假的機會開展社會實踐,進行職業體驗。第三,通過實習或者工學交替的方式,使學生未出校門先上崗,既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找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與社會的差距,及時調整學習內容。此外,在就業指導的形式上要實現多樣化,可以開講座和報告會,也可以發一些《就業指導》的小冊子,讓學生獨立學習。到應聘會現場去學習應聘的技巧,設立專門的職業指導咨詢室,做好個別學生的職業指導咨詢工作。
(三)做好畢業前的培訓工作。首先,教育學生認清就業形勢,認清自己的職業能力和職業要求,確定職業方向,增強職業選擇的信心。第二,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社會需求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職業目標。第三,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求職方法。通過學習了解求職的途徑,可以通過就業指導中心、校園招聘會,網絡投簡歷,或者直接去公司自薦等。教會學生準備求職材料,面試的基本知識、面試的禮儀和技巧、筆試的方法和技巧。第四,了解我國就業政策和方針。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就業政策,引導學生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順利實現就業。
(四)做好職業指導的后續工作。職業指導不是把學生安排出去就結束了,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生就業狀況的跟蹤調查。要設計調查問卷進行實地的調查,問卷的內容要全面,涵蓋就業的方方面面。然后對問卷進行分析論證,找出在職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調整職業指導的內容,改進職業指導的方法。
(五)重視家庭教育在職業指導中的作用。家長的就業觀影響學生的就業觀,甚至左右學生的就業,因此必須把職業指導和家庭教育相結合。學校可以通過電話、發放就業相關資料、開家長會、開培訓會,或者通過家長學校等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向家長介紹我國的就業現狀、就業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就業觀,進而影響學生的就業觀。此外,可以通過職業測評幫助家長了解學生的學業水平、性格特點,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幫助家長分析和解決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使他們得以順利就業。
綜上所述,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使畢業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他們掌握就業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成長成才需要。同時,學校通過職業指導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需求和用人單位情況,使之職業能力與用人單位的職業崗位要求相適應,并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能力來選擇職業,做到人職匹配,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注釋:
[1]田紅惠《論職業指導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對策的作用和重要性》【J】載《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2013年第01期
[2]張元,李行軍 《試論職業指導概念的形成與發展》【J】載《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