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隱喻作為認知語言學派的一個分支,在語言學領域被廣泛地應用。隱喻不僅是語言學中的問題,同時也是思維的基本原則之一。隱喻性的語言是語言自身隱秘性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語言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語言學源頭的探索和認知,會讓人想到傳統的修辭術,隱喻受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所以隱喻可以表現出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雖然每個隱喻表征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但是文化的共性卻塑造了漢、英美文學作品中隱喻的相似性。對隱喻的文化內涵進行理解和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解讀和詮釋英美文學作品中蘊藏的深厚文化背景,從而正確的理解英美文學作品中所闡述的思想和觀點,以此達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關鍵詞:英美文學;評論文章;隱喻;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5--01
1.前言
隱喻是文學作品中運用較多的一種普遍的修辭方式,同時也是人類語言表達的基本類型之一。隱喻在文學創作和語言表達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語言學家一直在進行隱喻的研究。
2.英美文學評論文章中的隱喻研究
2.1隱喻語義分析
可以根據雅可布遜對等原則理論、索緒爾組合理論、聚合理論、選擇限制條件理論以及轉移特征理論等,對隱喻的語義進行分析。通過研究隱喻語義的產生過程,專家和學者得出重要的結論:聚合層面意義的隱喻轉向了組合層面意義的隱喻。而對隱喻語義的分析,要依據會話含義理論進行研究和判斷。如果人的自身隱喻系統是封閉的系統,那么可以通過一個客觀事物的意象,把握另一個客觀事物的意象,由此形成了開放性的意象系統[1]。開放意象系統的形成不僅是人們認識發展的結果,而且也是人們認識進步的基礎。總而言之,在開放的隱喻系統中,人們可以沖破自身的限定,進入到新的藝術環境中。正因為如此,開放的意象系統使文學藝術的隱喻思維創造變成可能。
因為人類的最初思維和記憶是不容易抹掉的,人們會常常回到記憶的起點部分。所以,人類自身的隱喻系統在獲得了新的隱喻系統后,自身已經存在的隱喻系統是不會消失的,而且自身的系統仍然是隱喻系統的核心部分。從自身的隱喻系統發展到客觀世界的隱喻系統,這是人類認識的發展和進步。但是這并不是人類認識的最終結果,世界的存在中不僅有客觀物體,而且人類的認識也不會只停留在物質意識的基礎上,所以真正有價值的隱喻,是在概念產生之后,特別是在抽象概念和抽象思維產生之后。人類對事物的認識發展過程中,從客觀物體認識逐漸發展到可以感知越來越抽象的事物認識,但是人們對抽象事物的認識經驗、認識概念,以及心靈深處的感受等都是不同的。隨著事物可感知的程度不斷下降,人們對相似事物認識把握難度逐漸加大,而對相似事物間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依靠認識的主體對這種聯系的認識。
2.2隱喻的應用
古希臘時期的神話和詩歌中,隱喻被大量的應用其中。在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們,非常認同前人在神話故事中使用隱喻的表達方式,所以在他們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感悟和思考時,也大量的使用隱喻的表達方式。因此在對他們的思想進行解讀時,實際上是對他們所使用的隱喻進行解讀。在隱喻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學者對其進行質疑和排斥,包括后來被稱為隱喻大師的柏拉圖,可見隱喻發展進程的不易和艱難。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在《詩學》和《修辭學》中提出了隱喻的定義,同時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包括隱喻的類型、種類性質和作用[2]。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隱喻就是用其他事物命名此事物”,因為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隱喻定義,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西方的哲學界和語言學界一直使用這一定義。亞里士多德根據所提出的隱喻定義,將其內容分成四種類型,同時提出在使用隱喻時要做到,可以讓事物活現在眼前。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和境界,就需要借助表示活動的詞句來達到這一目的。雖然亞里士多德本身很重視對隱喻的使用,但是在使用隱喻的態度上,亞里士多德是很辯證的。亞里士多德認為,語句中如果含有隱喻,就能夠受到歡迎,但是在使用隱喻時,隱喻的表達不能太牽強,否則很難看出存在其中的聯系,同時隱喻的使用也不能太膚淺,否則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失掉隱喻提出的意義和作用。
2.3隱喻的發展
隱喻真正被關注和重視是在二十世紀30年代,I·A·理查茲發表了著名的《修辭哲學》,這時隱喻才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I·A·理查茲認為,隱喻不僅是語言問題或者詞語層面上的意義,隱喻更是思維和思想上的一個重要原則。I·A·理查茲認為人類的思想具有隱喻性,而且所有的語言中都存在隱喻[3]。因為人類概念系統的結果也是隱喻的,所以沒有隱喻人類是無法適應的。但是有些哲學家、語言學家、修辭學家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這點,這些學者只是將隱喻作為語言風格的裝飾,直到后來人們發現隱喻的重要性,才逐漸改變了對隱喻的看法和認識。理查茲曾說,人類的世界是一個“Projected word”(投射的世界),而隱喻的過程也就是詞語意義轉換的過程,是在隱喻世界的基礎上建立的。除此之外他對隱喻機制的探索和研究也為隱喻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理查茲認為,隱喻是不同事物在詞或詞組交互作用下產生的思想。
3.結束語
在英美文學中,隱喻的應用很直接地指向了文學家自身的經驗感受,而文學作品藝術性的創作,則離不開作者本身獨特的思想感悟和認識,但是不難看出,隱喻的生存空間已經擴展到了人類所能觸及的各個領域和方向。只有當人們直接意識到隱喻所產生的作用時,在英美的文學的作品中,才會出現更多的、具有經典意義的隱喻范例出現,使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更加的豐富和多樣。
參考文獻:
[1]湯曉云.概念隱喻理論與英語詞匯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10,12(08):25-98.
[2]王磊.鑒于英美文學作品的欣賞[J].芒種.2014,10(12):69-102.
[3]汪少華.隱喻推理機制的認知性透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8(10):4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