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與小說 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記敘文還是小說戲劇在語言上有著很多共同之處,也擁有著各自的特點。文章分析了四種文體的語言特點,并加以比較分析。
關鍵詞:記敘文;戲劇;小說;語言特點;比較分析
作者簡介:許涵(1990-),女,遼寧鐵嶺人,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5--01
一、簡述記敘文、小說、戲劇的語言特點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可以分為寫人的文章和記事的文章。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和典型事例的描述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質等特點。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對事情的描寫,來揭示事情的實質及其對人、對社會所具有的意義。敘述事情一般要點明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且特別強調把事件的過程具體地表現出來。記事類記敘文的重點在于事,而不是由人及事,意在揭示事情的意義。
寫景狀物的記敘文就是描寫自然現象、地理環境、名勝古跡的文章;有些是描述事物的,如動物、植物、靜物,我們稱作狀物類文章。這類記敘文不僅是對事物景物的描寫,更是通過各種描寫方法,借助生動形象的景物表達作者的情感。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正所謂“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故事來源于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戲劇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人物的語言具有個性化、口語化、動作性和文學性的特征,并富于潛臺詞的基本特征。
個性化,即既能夠鮮明地表現出人物特定的年齡、經歷、教養、情趣等等,又能揭示出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狀態。口語化,即與人們生活的語言接近,易說,易懂富于生活色彩。 動作性,也被稱為行動性,指能夠同演出時人物的行動相配合,能夠暗示和引起角色和動作反應,能夠推動戲劇情節的發展。
二、將以上四類文體的語言特點進行比較分析
(1)敘述前因后果的周密性
無論是寫人還是寫事記敘文還是小說戲劇,都需要讓讀者明白前因后果,讀了之后感覺合情合理。所以記敘文的語言需要具有周密性。
例如《羅盛教》一文,在記敘羅盛教舍身救崔之前,文中先寫羅盛教在遠離河邊的空地上苦練殺敵本領, 交代這些為敘寫中心事件提供了可信的依據,體現了記敘者的語言的周密性。并通過對一個緊急場面的 描寫 同樣體現出了,寫人記事的記敘文語言的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場景生動流暢,扣人心弦。
寫景狀物的記敘文與以上三類文體因果的周密性有所不同,這類文章沒有因果可循,但是描寫景物和事物也都有一定的方法和順序,因此寫景狀物的記敘文的周密性體現在寫作的順序和層次。
(2)描寫人事景物的抒情性
一般的記敘文,記敘者的感情往往都蘊含在對人事景物的質樸自然的敘述之中《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于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于勒變成窮于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不同態度揭示并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
(3)描寫人事景物的逼真性
記敘文要求對記敘對象作逼真的描述,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在記敘文的語言中,特別講究動詞、形容詞的選擇和使用。《那樹》里面就運用了簡潔的語言卻十分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樹皮,樹筋和裂紋的特點,對細節的描寫以及生動的比喻都讓這顆高高的像生鐵鑄成的大樹就真實地再現在讀者眼前。
(4)語氣變換的靈活性
一般說來,記敘文的寫法,可以用第一人稱,也可以用第三人稱。人稱不同,記敘者的語氣也是不一樣的。 人稱語氣的靈活變換,以便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狀寫事物,抒發感情。小說中常常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故事情節,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者感覺更真實,記事的記敘文有時會采用第三人稱來敘述,以旁觀者的角度去描寫,雖然沒有第一人稱表達的親切生動卻更加真實。
總而言之寫人敘事與寫景狀物以及小說除了注語言生動形象,能夠抒情,場景逼真等這些共同的特點之外, 寫人記事的記敘文還要具有周密性且講求真實,真實的描述一個人或者記錄一件事情,而寫景不僅要實寫,也需要虛寫。虛寫就要采用聯想、想象、比喻、擬人等方法描寫景物。通過這些描寫方法是景物更加生動形象,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發個人的情感,表現作者的各種情感狀態。小說戲劇則是通過一些虛構和細節描寫去展示情節的發展,人物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羅桂根,戲劇語言的特點,豆丁網.
[2]王文龍,記敘文語言特點淺析,龍源期刊網.[J] 語文周報·高中教研版 2012 .18
[3]佚名,記敘文語言的一般要求.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