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劉一凡
摘 ?要:《紅樓夢》不同角度不同收獲。書中通過四大封建家族的由興到衰的演變和主人公賈黛的愛情悲劇的描寫,描繪了一部歷史畫卷,它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其中的道具、建筑、院落等都體現了人物的性格。
關鍵詞:黛玉;性格;道具;建筑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2-0-01
一、深閨瀟湘館
瀟湘館是林黛玉的在大觀園中的住所,和人物性格聯系緊密。林黛玉被稱為“得自然之氣,還天然之理”一位有才情的人,每處景物都和她的性格、命運、心理有著緊密的聯系。石頭小路曲折復雜,暗示著她心思細密,思慮很多。房后有水流少許竹子,暗示著她缺少靠山。門前有山坡,意味著前路有阻礙,完成心愿很難。總體說,瀟湘館的設計要有一種意境美,清幽淡雅,環境潮濕,光線暗淡,這樣就會體現出她憂郁的心境。
“一進院門,只見滿地下竹影參差……只見窗外竹影映入紗來,滿屋內陰陰翠潤,幾簟生涼……便隔著紗窗調逗鸚哥作戲” [1]美的景致一定要加上一個月亮景窗,可以看出風景與人物的關系,用月亮景窗襯托出她的孤潔的性格。書架上摞的滿滿的書,邊上放置著琴桌,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息,從這里也能感受到她的才氣。這些景致和道具都和林黛玉有機結合在一起讓觀眾更能感受人物特征。
“彎曲”、“小巧”,羊腸小路和盤旋在竹林中的小溪,加上院內的三間小屋,院內還有兩間小小的退步,小小的房子、小小的門、窄窄的小溪還有合著步打造的精致家具,正好與她纖細柔弱的性格相得益彰,可謂見景如人。院落布局設計得非常精細、雅潔、有趣味。大觀園中存在這樣一個院落,使小園的玲瓏精致與大園的宏偉粗獷形成鮮明的對比,更顯出小園獨特的情調,也讓林黛玉在大觀園眾人中更顯獨特。[2]黛玉房間采用比較清冷的色調,擺放著筆墨紙硯和各類書籍,就連窗紗也是綠色的,喜悅亮麗的色彩在這比較少見。 通過對瀟湘館內書畫的描述“斗寒圖”來襯托林黛玉的孤傲高潔性格特征。她客居榮國府,寄人籬下,內心深處是非常抑郁,甚至是幽暗悲傷。利用瀟湘館狹小的室內空間,因地制宜地選擇了室內陳設的整體化、組合化是非常有鏡頭效果的。根據室內空間的大小來設計組合擺放的家具,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內空間保證其完整性。
二、深閨植被
瀟湘館中有千百桿竹子、大株梨樹、芭蕉。都傳遞出黛玉的性格,再加上花木本身蘊涵著的豐富文化內涵,瀟湘館中的植物仿佛都具有了人的性格,散發出黛玉的人格魅力,如泣如訴著黛玉的命運。
植被以竹子為主。“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細,一片翠竹環繞:正是瀟湘館。”[1]鳳尾是一種非常美的竹子,有稱贊黛玉為“人中之鳳”的意味。竹子的外形、神韻,都與林黛玉形象吻合。修長、苗條、隨風搖動,就像她纖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風的步態。竹不與群芳為伍,清秀質樸,與黛玉不飾濃妝艷抹清高孤傲的性格正好契合。竹秋斗風霜,冬傲冰雪與黛玉的叛逆性格相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淚”,又映襯出號稱“瀟湘妃子”的她對愛情的執著。從風水角度看,居所中常見的植物會影響人的性情,多竹的瀟湘館對林黛玉的性格有著明顯的印證:竹子的剛直、尖銳對應黛玉的唇槍舌劍,得理不饒人,喜歡鉆牛角尖。竹子的高節對應黛玉的清雅脫俗,柔美外表下的倔強。竹子秋風凋零對應黛玉悲觀的心態。竹是瀟湘館的標志,也是林黛玉性格的象征。
館內還有梨樹和芭蕉。梨花素淡,潔白如雪,正所謂“梨花帶雨”,用來形容女子傷心落淚時楚楚動人的樣子,這也暗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另外還暗喻了她前身為了報答灌溉之恩而愿用自己一生的眼淚來償還這個說法。
芭蕉在古詩中常被用來烘托氣氛,“為窗左右,不可無此君”的說法。雨打芭蕉使人在不同的情緒中產生不一樣的感受。當黛玉對愛情無奈苦惱的時,秋風挾著秋雨,敲打著窗下的芭蕉葉,這種凄楚的情緒從中逐漸滲透,此時的瀟湘館顯得格外的凄涼清靜,倍感冷落,正應了那句“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撒窗紗濕。”
三、深閨器物
美人塌是瀟湘館不可缺少的家具,林黛玉會經常躺在上面,“秉絕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可見黛玉是位絕對的美人。美人榻上躺美人,美人與美人塌的組合讓林黛玉看起來更加嬌俏柔美,風流婀娜、超凡脫俗。
屏風也為瀟湘館增加了仙氣,林黛玉曾經是一棵仙草,所以林黛玉的出場總是仙味十足。屏風是半遮半掩的,通過屏風往里看去,林黛玉宛若仙女。另外屏風不僅有擋風的作用還有有一定的美學價值。在屏風上作畫題詩刺繡,也更加增強林黛玉的才學氣質。
第二十七回:“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紗屜;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1]從中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道具就是熏籠。瀟湘館擺設的熏籠,小巧精致,能體現出林黛玉怡性逸情文人雅士的情懷。
四、服飾
林黛玉的造型主要體現“清雅”,正是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服裝顏色主要是代表超凡脫俗的白色、清高自傲的藍色還有代表可愛的少女情懷的粉色。服裝花紋選擇的是堅強、傲骨的梅花和高雅純潔的蘭花。面料則選用:紗,絹,絲,綃體現出林黛玉的超凡脫俗。
初見林黛玉,“頭上戴著金絲八寶珠髻……使臉更加自皙。”[3]紅襖外罩石青色褂,以石青壓紅,加以調和,美而不俗,和她的性格、身份相吻合。服飾塑造人物形象,渲染環境氣氛,推動情節發展,同時體現封建的倫理道德。
瀟湘館種種,無不為了襯托林黛玉,分析的深入塑造的貼切。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
[2]黃云皓《圖解紅樓夢建筑意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年9月1日
[3]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