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秋
摘 ?要:巴爾扎克所處的十九世紀的法國是一個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本文試從《高老頭》談起,探討社會轉型期金錢對人價值觀念的深刻影響,本文重點分析《高老頭》中描寫的金錢腐蝕親情的力量,進而揭示巴爾扎克對金錢腐蝕力量的批判。
關鍵詞:巴爾扎克;《高老頭》;金錢;情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2--01
19世紀社會經濟文化變革的歐洲,同時伴隨著資產階級逐漸在社會上占優勢的時候,金錢成為社會的支配力量,在資產階級的眼中,金錢就是幸福的源泉,一切創造都是為了金錢,有了金錢就可以得到一切。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首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
作為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的巴爾扎克,他對金錢的罪惡力量作了全方位的探索和揭示,從而深刻地揭露了法國社會中金錢的腐蝕力量。《高老頭》是描寫金錢勢力如何腐化社會最為深刻的悲劇作品。
《高老頭》是以一八一九年年底至一八二零年年初的巴黎為時代背景,在小說中主要寫關于高老頭,拉斯蒂涅兩個人物的平行而又交叉的主要故事情節:退休面條商高里奧老頭被兩個為了過腐化生活的女兒不斷榨取自己的錢財,最后落個分文莫名的孤零零地死去的下場;一個來自外省的貴族子弟、年輕的大學生拉斯蒂涅如何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一步步走上墮落之路。鮑賽昂子爵夫人和伏脫冷的故事也穿插其中。在寒酸的“伏蓋公寓”、豪華的“貴族沙龍”等劇場中,作家描繪了一幅幅巴黎社會人欲橫流、極端丑惡的圖畫,同時顯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
在《高老頭》中,高里奧老頭慘死這一典型的例子極其明顯地突出了金錢對親情的腐蝕力量。高老頭是作者滿懷同情在長篇小說中著重刻畫的一位被自己兩個吸血鬼的女兒榨干自己的畢生心血,最后落為一位干癟蒼白的干尸可憐老父親形象。出身寒微的高老頭,利用資產階級的一切卑劣勾當,在短短的幾年里,由一個普通的販賣面條的司務者變成一位擁有百萬資產的“商界巨子”。高老頭一位出身面條商的資產階級暴發戶,這一出身賦予他自身所獨特的兩個階級屬性,首先,他的資產階級這一形象,使他具有資產階級嗜血的特征,另一方面,他是一個“暴發戶”,剛剛由一個普通的勞動人民分化出來,小市民在千百年來養成的親情脈脈的封建義務觀念,還千絲萬縷地貼系著他的靈魂,所以小說通過高老頭的悲劇給我們廣大的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愛,他把自己畢生的愛傾瀉在自己視為天使般的兩個女兒身上,靠犧牲自己來滿足女兒的種種奢望作為自己的心靈安慰和心靈寄托。
高老頭的兩個女兒,一個高攀貴族,一個喜歡金錢,所以高老頭為了成就女兒的虛榮心,不惜用金錢讓自己的兩個女兒,一個跳進了上流社會,成了新貴雷斯多伯爵太太;一個嫁給了銀行家紐沁根,成了闊太太,并且高老頭的每個女兒在出嫁的時候,每人得到了父親給自己80萬法郎的嫁資,因為金錢的力量,這一對典型的資產階級蕩婦對自己的老父親極盡奉承體貼,因此金錢成了她們侍奉父親和照料父親的前提條件,而同時高老頭只能用大把的金錢買來女兒女婿對自己虛情假意的“敬愛”。而實際上這種“敬愛”就是對金錢的頂禮膜拜,絕不是基于什么父女之情,人倫之愛而生出的愛。為了滿足女兒的可恥欲望,他不惜當賣了自己珍藏的貴重物品,他甚至把發誓“嚼樹皮草根,也不愿丟掉”的“一個盤,一個蓋上有兩只小鴿在親嘴的小缽”等銀制餐具也都當賣了。為了女兒他可以當賣掉除女兒之外的任何身外之物。結果,高老頭做出了更可怕瘋狂的舉動,他可以為了女兒,自己心甘情愿去做一些違法不正當的舉動,這足以體現他愛女兒勝過愛自己的一切,但兩個女兒的階級嗜血的特性使的她們仍沒休止的榨取自己的父親,她們欲壑難填,最后不僅極快地耗盡了自己父親的財富,也耗盡了自己父親的精神和肉體。
一生追求金錢財富的高老頭,至死才明白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就連自己所認為的最親近的父女之情,也是以金錢為前提的。正如他死前想見女兒,哭天喊地,但也枉然。所以最后他對這不孝之舉發出了控訴:“錢能買到一切,買到女兒。”高老頭臨終時催人淚下的控訴,一方面是對道德淪喪女兒絕望而痛徹心扉的抨擊,另一方面是對這個被耀眼的金錢所籠罩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控訴。可是他覺悟的太遲了,受到了資本主義金錢法則的懲罰。
高老頭這一形象的塑造,有力地控訴了“唯金錢是視”的資本主義罪惡。作品通過高里奧老頭被自己寵愛的兩個女兒無情地遺棄最后“悲慘”地死去這一“慘劇”,給我們廣大讀者揭示了“親情軸心”無情地被“金錢軸心”所取代。同時也深刻地披露了金錢駕馭一個個表面情意濃濃的資本主義社會家庭。
聯系到在當今這個過于世態炎涼和冷漠無情的社會里,友情無不是同樣變得敏感和易碎,如今在這個社會里幾乎很少能聽到關于大愛無言,至孝無邊的真事了,現今的家庭生活里到處無不是散播著為了爭奪財產,六親不認等一系列的丑聞。對于當今務實而功利的社會來講,金錢對親情的駕馭在家庭悲劇中的上演中無不有所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