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紀錄片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語境,既是全球化發展的產物,也是民族性的彰顯;既是精英心態當代轉型的一次次檢驗,也是平民意識的深入和歷練。50年來中國紀錄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國家話語到民族記憶,從個人表達到市場呼喚,從事件實錄到敘述,從意識形態化到人文化,從標準化到個性化。
關鍵詞:社會文化語境;觀眾審美心理變化;紀錄片走向
作者簡介:鄭池,女,漢族,吉林人,出生于1990年10月,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傳播學碩士研究生在讀。
[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1
1.中國當代紀錄片的發展階段
1.1主旋律(1958-1978)——國家話語權表達者
從中國電視誕生的1958年到改革開放的1978年,主流紀錄片忠實的紀錄了那一時期中國社會的公開表情,一個國家和政黨的國家話語。眾所周知,轟轟烈烈的大躍進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給中國的文藝界帶來了不可磨滅的災難。八大樣板戲,教條思想牽制著人們的思維。這一時期的中國電視紀錄片的拍攝成為一種政府行為,無論是觀念還是美學思想,藝術價值均被刻上革命的烙印。
1.2精英紀錄片(1978-1990)——民族文化反思與尋根
1979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的邁開,一種新的意識形態從支離破碎的話語體系中站起來。尋找新的文化資源從而引發了一場文化尋根之旅,通過文化地理打撈失落的歷史記憶,激發人們文化自信與民族力量,將人們從話語權中解放出來。
1.3大眾紀錄片(1990-2000)——平民視角
1990年以電視娛樂節目《綜藝大觀》為代表的通俗娛樂文化浮出水面,1993年中國的經濟因為鄧小平的南巡再度起航,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娛樂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望長城》作為一種典型的真理電影,以平民視角拍攝,把紀實美學帶給中國同時也是電視美學觀念演變的里程碑。由于經濟的全面開放,市場經濟提供了多元生存方式與個人表達空間使得獨立于體制之外的紀錄片得以發展,如《流浪北京》等。
1.4多元紀錄片(2000年至今)——市場呼喚
新世紀以來,中國的電視媒介生態環境發生了極大變化。與此同時,2005年以后國外紀錄片逐步走進中國人的視線,中國紀錄片界也開放胸懷,以“多元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姿態去開拓新的市場興奮點:多部大型紀錄片頻頻播出造成轟動效應,如《大國崛起》還有近幾年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
2.中國當代紀錄片同國外紀錄片的差距
通過對中外題材紀錄片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在敘事方面和拍攝技術技巧方面,我國與國外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
第一,鏡頭語言的運用比較單一,運用的嫻熟程度不如國外。
第二,敘事結構太簡單,難以駕馭多線發展的故事。
第三,剪輯上往往以再現為主要風格,表現力度不強。
第四,敘事時對紀錄片拍攝對象的挖掘力度不夠,不如外國深刻,揭示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功力不強。
3.中國當代紀錄片的發展前景
中國紀錄片的未來在哪里,通往未來的路怎么走,這些都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外部因素諸如社會大語境,時代特征,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因素必將影響紀錄片未來創作走向。
3.1選題視野廣闊
觀眾的審美心理有一定的接受范圍,紀錄片的創作選題應該廣泛。紀錄片是一種非虛構非劇情的影片,選題可以說是無所不及,無所不能。雖然觀眾的審美心理趨向于求真,求同,但是近年來中國大部分影片都將關注點放在關注個體的人,關注個體的生存狀態和內心世界。而對于其他題材如關注當今世界的社會大變革,科學和文化熱潮等方面少之又少。盡管紀錄片以最初形象政論片姿態登上熒屏舞臺,但我們要尋求藝術藝術的真善美,完善紀錄片市場。商品社會將太多東西與利益掛鉤,紀錄片創作作為一種藝術,應該多元化。
3.2視聽語言新奇化
現代美學一個突出的特征就是對新奇的崇拜。面對日益平庸、從眾和慣例化的現實生活,藝術就是理想的生存目標。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拉近了人們的距離,開拓了觀眾的視野,觀眾對新事物永遠充滿好奇,因而“新奇”能抓住觀眾的眼球。人們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一旦受到審美對象的信息刺激就會調動有關的經驗記憶,并產生聯想,立即做出審美反應。因此觀眾在審美方面會越來越要求美的東西。在敘事語言方面,紀錄片要注重用懸念吸引和引導觀眾。
3.3營銷契合觀眾審美心理
這是一個營銷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各式各樣的宣傳或營銷方式沖擊著觀眾的視覺,觀眾的審美心理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只有營銷才會走進觀眾,從營銷中了解觀眾審美心理的變化與動向,成功將紀錄片推入市場。記得一位學者曾這樣說“樸實無華的手段最能做到以人為本,這是一個很具品味但缺乏宣傳的領域”。成功的營銷方式能讓紀錄片走進大眾。進入21世紀有人預測紀錄片是最有前景的五類電視欄目之一,可見紀錄片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多元化,中國紀錄片要生存發展必然要走出去,走出市場化道路。因此要打造大眾共賞對紀錄片開拓產業市場,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紀錄片產業文化發展道路,這既是紀錄片創作現狀的反映,也是紀錄片創作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姜娟.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2]黃會林.電視學導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