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
摘 要:妙玉在《紅樓夢中》是一個神秘的人物,而且在全本紅樓夢中,妙玉統共被提及也不過四次,但在“金陵十二釵”正冊里,妙玉排第六, 比王熙鳳還靠前,是唯一一個既無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血統,又并非嫁給這四大家族任何一家做媳婦的女性。本文就從妙玉的身世及結局對其行一個簡要的分析及猜測。
關鍵詞: 金玉之質;出身貴族;終陷沼泥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4-0-02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這是紅樓夢中給妙玉的判詞。曹雪芹只用了一千多個字,便塑造出一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并給讀者留下了極其廣闊的想象空間,這是我們不能不佩服的地方。在“金陵十二釵”正冊里,妙玉排第六,比王熙鳳還靠前,是唯一一個既無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血統,又并非嫁給這四大家族任何一家做媳婦的女性。而且在全本紅樓夢中,妙玉總共被提及也不過四次。可見,在《紅樓夢》中,妙玉是一個神秘而又重要的人物。《紅樓夢》中有專論妙玉的那支《世難容》的曲子:“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膿,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作者以“世難容”三字來評述這只曲子,而這三字不僅概括了妙玉多方面的復雜性格,也道出了她曲折獨特的一生。本文便對妙玉這個人物形象做一個淺要的分析。
一、“金玉之質,出自何方”
對于妙玉的出身,書中只有很少的記載。妙玉是在“榮國府柜型慶元宵”時才進的賈府。在小說第十七回,林之孝家的回王夫人的話時說:“外有一個帶發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官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亡故,身邊只有兩個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后來經王夫人批準,請到賈府來。從這樣看,妙玉或許只是一個“讀書官宦之家”。但在小說第四十一回“品茶櫳翠庵”中,她卻拿出了連賈府公子小姐都沒有見過的茶具,并對賈寶玉說:“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這么一個俗器呢。”可見,她并非林之孝家的說的什么“讀書官宦之家”。在這一回中,賈母剛讓妙玉奉茶的時候說:“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我們可以有所猜測:賈母和妙玉祖上是熟識的,知道他們家愛喝六安茶,而妙玉耳濡目染,也知道賈母愛喝老君眉。而且在《紅樓夢》給妙玉的判詞之中,用“金玉質”來形容妙玉,在封建社會里“金玉質”這是一個極其榮貴的稱謂,一般多用于皇族子孫或宗室成員。在金陵十二釵判詞里,只有妙玉被定為“金玉質”。賈家是京都八公之一,既是皇親,又是國戚。而迎春的判詞只是“金角花柳質”,惜春判詞也只是“繡戶候門女”。可見妙玉絕非出生在一般的讀書仕官之家。妙玉家族應該不會不低于賈家,也很有可能是宗室成員的后代。但這樣一個大家閨秀,為何要親自出家,帶發修行呢?《紅樓夢》是以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斗爭為背景的,特別是雍正奪位這個重大政治事件,與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有著直接的關系。雍正登位以后,便以種種理由削弱與其爭奪皇位的諸皇子及其幫手的力量,直至消滅他們。而那些遭受排斥的宗室成員,他們經過激烈的斗爭,一部分被徹底消滅;另一部分看破紅塵,以遁入空門的方式逃避那些激烈的斗爭,遠避是非。妙玉的家庭很可能是經過激烈的暴風雨般的斗爭后,未能經受住洗禮而徹底衰敗的。《紅樓夢》的素材是來自曹雪芹自己家族與其他家族的經歷。在康熙一朝,曹寅家(書中賈家原型)和李熙家(書中史家原型)因為其母都是康熙幼時的保姆,備受寵幸,把持江寧織造和蘇州織造,以及兩淮鹽政這樣的肥缺,并兼文化特務半個世紀,所以只要康熙在,他們的富貴就在;康熙生子奇多,所立太子又廢而立、復而又廢,諸皇子大都盯著那架金鑾寶座,明爭暗斗。使得曹、李這樣的臣子也要小心周旋于各個皇子之間,一來二去,就有了與自己關系比較密切的皇子,他們自然也希望這些皇子登基。可是,最后登基的偏偏是與他們關系最淡的雍正皇帝。而他們支持的廢太子以及康熙十四子恰是雍正最大的政敵。于是,雍正一上臺,李熙就很快被治罪籍家,曹家此時襲官的是曹寅的過繼子(賈政原型),他們這個家族,只能在努力討好新皇帝的前提下,繼續敷衍幾位一時尚未被收拾的皇子,同時也不排除為那些可能取代雍正的皇子皇孫秘密辦事。這樣看來,妙玉很有可能就是某位被雍正整治過的皇族的后代,而這位皇族之前與賈、史兩家交往甚密。而對于妙玉師傅的“臨終遺言”,也有人懷疑是妙玉自己編出來的。“在此靜居,后來自然有你的結果”這句話中的“此”字非常難懂,是指西門外的牟尼院還是長安都中,如果是牟尼院那么妙玉就不應該去大觀園,如果是長安城中,“此”就可以隨便亂指了,大觀園也就自然在“此”了。所以由此得出結論:“妙玉不是為求佛法而來,竟是避難來的,故而‘不宜回鄉。……妙玉既要留在長安都中,但‘白居不易——不找個靠山是待不下去的。榮國府既找上門來,便剛好有了著落。好在人死無對證,打出師父臨終遺言的旗號,對別人可以抬高身價;對自己可以捏著鼻子哄眼睛。”在我看來,這一說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當賈府已經收了秦可卿這樣一位罪人之女后,他還能再留一位罪人之后么?當然,這也是一種猜測,妙玉的真正身世,還有待人們繼續考證。
二、“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在高鶚續寫的后四十回中,妙玉最后的結局是在賈府被強盜掃蕩時被那伙強盜用香料熏暈帶走了。從曹雪芹原著給的判詞中我們只能看出妙玉“終陷淖泥中”,在警虛幻境的畫中,也只有“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可究竟是怎么“泥”,我們還需要探討琢磨。脂硯齋在妙玉的判詞后批曰:“妙玉偏僻處,此所謂過潔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各示勸懲,紅顏固不能不屈從枯骨,豈不哀哉?”所謂“枯骨”,可能執指將就木的老頭,即妙玉被迫嫁了個老頭做小妾;也可能只尋花問柳的嫖客,即妙玉流落風塵,做了妓女。周汝昌先生在《紅樓夢的真故事》中猜測,在寶玉將劉姥姥用的成窯五彩小蓋鐘賞給劉姥姥后,劉姥姥的女婿便將它買了換錢。這個在宮廷都少見的“玩意兒”被忠順王爺發現后,便到賈府找到了這個罪人之后,同時也牽扯到賈府人的性命。由于妙玉“模樣極好”,忠順王便想納她為妾。為了挽救賈府,妙玉被迫嫁給忠順王,而這個忠順王或許是一個比賈赦更可怕的色魔,那當然是個泥垢般的地方。而且妙玉不能“玉碎”只能“瓦全”,任其蹂躪。這個解釋是有依據的。妙玉在“金陵十二釵”中排名第六,她一定是后來為賈府做出了重大貢獻了的。這樣看來,高鶚的續寫就有點不盡人意了。
三、結語
她是出了家的黛玉,但是卻比黛玉更多了些冷艷。妙玉,這枝古殿青燈旁的寒梅,孤僻如深山的石碑,清冷似冬天的早晨。在花柳繁華的大觀園里,她企圖用蒲團載著空寂去尋找青春。櫳翠庵的大門雖然整日關得緊緊,但并不能阻擋她心里的“邪魔”向外沖撞。她并不是“四大皆空”的出世者,而是一個硬把“七情六欲”苦苦包扎起來的“檻外人”。她是“金玉之質”,但最終屬于她的卻是“終遭泥陷”的“世難容”的悲劇命運。或許,在這“世難容”中也寄寓著“傲骨如君世已奇”的曹雪芹的未達之志!
參考文獻:
[1]《紅樓夢》 曹雪芹/高鶚 商務出版社 2007年版
[2]《紅樓夢的真故事》 周汝昌 年藝出版社 2001年版
[3]《紅樓望月》 劉心武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4]《<紅樓夢>人物對比研究》 李鴻淵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1年版
[5]《傳神文筆足千秋》 李希凡/李萌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