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邊外》是奧尼爾早期詩化戲劇的杰出典范,其中運用了大量的土地與海洋意象,深化了劇作的主題及人物的悲劇性。本文試從榮格的原型意象出發(fā),對劇中海洋和土地的象征意義進行闡釋,進一步去研究并體會奧尼爾劇作的深刻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奧尼爾;《天邊外》;原型意象;土地;海洋
作者簡介:裴欣欣,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現(xiàn)為河南鄭州大學外語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4-0-01
一、引言
尤金·奧尼爾,一生創(chuàng)作了60多部戲劇作品,其中《天邊外》,曾榮獲普利策獎,得到批評界的高度贊賞。他也曾一度被稱為現(xiàn)實主義者、表現(xiàn)主義者、自然主義者、精神分析者、神秘主義者及象征主義者。在《天邊外》中,奧尼爾就采用了自然主義、現(xiàn)實主義以及象征主義的手法,將人物置于特定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真實地展現(xiàn)了土地與海洋這一對立意象的不同原型意義,同時也表現(xiàn)了理想與現(xiàn)實、物質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對立關系。本文試從原型意象的角度出發(fā),去探究劇作中土地與海洋所蘊含的象征意義,旨在引起讀者對作品現(xiàn)實意義的深思。
二、榮格的原型及原型意象
1919 年,榮格首次在《本能與無意識》中選用了“原型”的概念,他指出:“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種形象, 或為妖魔,或為人,或為某種活動,他們在歷史過程中不斷重現(xiàn),凡是創(chuàng)造性幻想得以自由表現(xiàn)的地方,就有它們的蹤影。”(朱剛,2006)榮格用原型意象來描述原型將自身呈現(xiàn)給意識的形式。于是,我們可以把原型意象看做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現(xiàn),通過其表現(xiàn)以及表現(xiàn)的象征,我們就可以認識原型。
三、《天邊外》中土地與海洋的原型意象
(一)土地
從人類誕生之初,“土地”的意象就根植在人類的意識中。然而對于人類,它既是依托,又是桎梏。這一意象在《天邊外》中可以得到深刻的演繹。
劇中身材瘦弱的羅伯特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渴望自由,一直幻想著天邊外的理想生活。身材高大健壯的哥哥安德魯是一位物質主義者,他酷愛田間勞動,天生屬于土地和農場,無法想象自己一邊讀詩一邊犁田。然而,露絲的愛情選擇,讓他們背棄了各自的天性。羅伯特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卻生活在沒有理想的,土地束縛的物質世界里。“繁重的農活使他老了許多,他雙肩下垂,似乎負著過重的擔子;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年老病逝;癱瘓的岳母對他謾罵不休;妻子露絲移情安德魯;女兒瑪麗生病夭折;他本人也患上不治之癥;農場每況愈下;生活入不敷出”。劇中的第三場、第四場和第五場對此都有詳細刻畫,并重點描述了他的痛苦和掙扎、挫折和失敗。所有這一切不幸,都是源于他背棄了自己的夢想,而貧瘠、落后、狹隘的土地禁錮了他的思想、束縛了他的自由、侵蝕了他的生命活力。于是,生性浪漫,富有詩意的他只能選擇死亡來擺脫這封閉他的土地牢籠。因此,透過羅伯特可看出,劇中的土地是束縛人自由、封閉人心靈、狹隘、陰郁、苦難和物質的代名詞。
(二)海洋
《天邊外》中,大海既是神秘力量的象征,主宰著人的命運,又是人物夢寐以求的理想之地,隱藏著一種生命動力。
劇中,哥哥安德魯最終背棄了自己熱愛的土地,而選擇了海上漂泊。大海的廣闊造就了他樂觀、奮進、愛冒險的性格。他從一個務實的農民轉而變成一個精明而膽大冒險的商人,他將設法賺的錢賭在了糧食投機買賣上,最終導致血本無歸。他說:“我不愿只做賺一點錢的合法生意,我不滿足這點……當看見船第二天就要起錨,我似乎又看見了自己會成為百萬富翁的命運,我拼命地陷下去。”(奧尼爾,第629頁)劇作者在劇中為觀眾展示的是海洋的寬廣無垠給人以積極向上開朗樂觀的影響。
同時,劇中的大海也是自由、理想、希望生活的象征。一輩子留在農場上的羅伯特,過著空虛、壓抑的生活,他渴望自由,向往天邊外的大海。海對于他來說是一個與農場陸地不同的沒有任何束縛的自由天地,并吸引著羅伯特竭盡一生去靠近。在《天邊外》中,羅伯特盡管一生遭受了種種困難、打擊和嘲笑,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內心追尋,他堅信天邊外有塊樂土。“大夫告訴我到遙遠的地方去——我的病就會好”,“你有沒有看見,我最后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而是自由的開始——我的航行的起點!”(奧尼爾,第652-653頁)羅伯特用死亡的代價演繹了他的自由渴望與夢想追尋,使自己由此獲得新生,精神得以升華。所以,“天邊外”的大海,在劇中也是羅伯特自由、希望與夢想的象征。
四、結語
《天邊外》中,陸地象征著狹隘封閉的物質主義,而海洋則代表著自由寬廣的理想主義。陸地與海洋意象的二元對立,一定程度上也映射著物質主義與理想主義的矛盾沖突。它們激活了人們記憶中的意象和聯(lián)想,讓人真切地感受著劇中人物的命運悲劇,并引人深思其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范紅霞,賈曉娜. “榮格的原型理論初探” [J]. 學術探討,2010(3).
[2]涂冰. “論尤金·奧尼爾劇作中的海意象” [D]. 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第 8-35頁.
[3]尤金奧尼爾. 《天邊外》. 荒蕪,汪義群等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4]張沖. “論奧尼爾劇作中大海的形象及其作用” [J]. 當代外國文學,1988(2),第 162-16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