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 周悅
摘 要:縱觀日本文學的發展史,基督教的影響與推動作用不容忽視。從一定意義上說,基督教文化不僅豐富了日本文學的意義內涵,而且賦予了日本文學發現自我、反抗封建傳統、爭取民權自由的可能性。日本的基督教文學在經歷萌芽、發展過程后,已在近代日本文壇中占據重要地位,并涌現出許多優秀的作家和作品。本文將以戰后最具影響力的兩位基督徒作家遠藤周作和三浦綾子的作品為例,闡述基督教對日本近現代文學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基督教;日本文學;遠藤周作;三浦綾子
作者簡介:鐘華,女,1980年出生,碩士,東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周悅,女,1982年出生,碩士,東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6-0-01
縱觀日本文學發展史 ,基督教的傳入及其影響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督教于16世紀中葉傳入日本,迫于當時日本的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其在日本的興起與發展幾經波折,起起落落。先后經歷了最初的急速傳播階段,由于時政影響發展時快時慢階段及17-19世紀的全面被禁階段,直至明治維新以后,日本社會進入到“文明開化”期,體現出歐美政治思想和人道主義,基督教在日本方才解禁,得以發展。在此期間,對歐美一切文化、風俗的模仿和吸取都受到鼓舞,基督教也因此在近代日本興盛起來。
隨著基督教在日本的發展,基督教的教義、基督教帶來的人道主義、理想主義和全新的“愛”的理念等深入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自我”、“苦惱”與“罪”的認識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引起眾多文學作家的思考。1887年,經過外國傳教士的長期努力,圣經的“明治譯本”完成。《圣經》既是一部宗教典籍,更是不朽的文學作品。其對當時的文學創作影響很大,尤其是《贊美詩》,成了早期新體詩的直接模板。
太宰治曾說:“一本圣經.把日本文學史中未曾有過的鮮明性清楚地區分開來。”這是因為隨著基督教的廣泛普及,其對日本作家作品的影響日益顯著。在日本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浪漫主義文學派、自然主義文學派和白樺派等派別的諸多文壇巨匠,如北村透谷、島崎藤村、有島五郎、志賀直哉等,他們中多人或受洗入教,或將基督教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創作了一系列優秀的基督教文學作品。
20 世紀中葉之后,戰敗后一度沉寂的日本文壇再度喧囂熱鬧起來。隨著西方自由民權思想的滲入,《圣經》日譯本的出版以及日本赴海外留學人數的增多,基督教文化在日本文學中得到日益充分的體現。評論家武田有壽曾指出,日本的戰后文學散發出前所未有的宗教氣息。1948年,椎名麟三受洗人教,開辟了戰后文學與基督教關系的新局面。此后田中澄江、島尾敏雄、三浦朱門、遠藤周作、曾野綾子、三浦綾子、矢代靜一等一大批基督徒作家涌現日本文壇,而其中尤以遠藤周作和三浦綾子的成就最為顯著,其作品不僅轟動當時的日本社會,甚至蜚聲海外,引發人們對“愛”、“罪”及“人性”的思考。
遠藤周作為戰后第三新人派作家,可以說是日本信仰文學的先驅,日本現代基督教文學的代表作家。先后發表了《白種人》、《海與毒藥》及《沉默》等代表作,作品中滲透著關于生命、人生、社會、文化、歷史的濃厚思考和沉重追問,關注人性和道德并含有其獨特的神學思考。在日本現當代文學史上有著承前啟后的樞紐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紀文學的最高水平。長篇小說《海與毒藥》描寫了二戰期間九州帝國醫科大學用美國俘虜作解剖實驗的事,揭露日本軍國主義慘無人道的罪行。這部作品成為批判日本法西斯主義的一把鋒利匕首,不僅批判了法西斯,而且批判包含作者本人在內的日本人的軟弱。這些日本人看到了社會中的丑惡,卻對自己的丑惡歷史沒有勇氣正視,逃避空虛。其另一部作品《沉默》可以說是其登峰之作,主要描述了1628至1857年江戶幕府采取“踏像”的辦法鎮壓基督教的暴政。因作品的主題具有廣泛的普遍性而得到世人的認可和高度評價。《沉默》一經出版,隨即引起轟動,獲第二屆谷崎潤一郎文學獎,并被評為該年度的杰出文學作品。可見當時日本文壇對《沉默》所訴求的“外來文化與日本風土”的融合觀點是持肯定態度的。人們普遍接受了基督教所傳揚的博愛觀念,并對這種愛與善產生了追求。
同時期的作家三浦綾子也是位虔誠的基督徒,1963年因參加朝日新聞社舉辦的小說征文比賽,以長篇小說《冰點》一舉勝出,蜚聲文壇。此后,三浦綾子筆耕不輟,作為日本當代具有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散文、傳記等共80余部,迄今總銷量超過4200萬冊。小說除《冰點》、《續冰點》外,另有代表作《鹽狩嶺》、《海嶺》、《母親》、《綿羊丘》、《泥流地帶》、《審判之家》、《千利休及妻子》等。她的作品《冰點》、《遠山的呼喚》等被多次搬上熒幕,在日本社會引起巨大反響,經久不衰。三浦綾子的作品一直以“原罪與神的寬恕”為中心思想,探討“人該如何活著”為主題,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文筆樸實,贊揚愛情、寬容和自我犧牲精神,批評人的虛偽丑惡等陰暗面,字里行間流露出深厚的人文關懷。
基督教對日本文學的影響,不僅是單純的文學內容,可以說在文學創作活動的源泉問題上,明顯給文學以生命,決定文學的方向。從一定意義上說,基督教文化不僅豐富了日本文學的意義內涵,而且激活了日本文學發現自我、反抗封建傳統、爭取民權自由、參與現實、感化人生、創造自我的多種可能性。
參考文獻:
[1]王鵬,日本文學與基督教[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4年第3期.
[2]陳華,《沉默》在近代日本基督教文學中的地位[J].長江大學學報,2008年10月,第31卷,第5期.
[3]肖霞,《日本近代浪漫主義文學與基督教》[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