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積平
摘 要:中職數學不僅有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教學任務,而且還有很強的專業性,所以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方面都要注重中職特點。傳統中職數學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專業性強調不夠,使教學與普通高中教學混為一談。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一定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任務,明確社會對中職數學教學的要求,特別要突出數學的基礎性與實用性。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合理評價學生,運用多媒體等新型教學手段,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數學;新課程;改革
時代在發展,對教育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世界范圍新課程改革轟轟烈烈,我國新課程改革也迅速開展,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也是大勢所趨。職業教育是特殊的教育,它教育的對象非常廣泛,具有特殊性與復雜性,中職數學教學改革一定要結合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開展。中職數學教學不是普通高中的數學教學,它是職業教育必修的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但不完全是專業課。數學是專業理論技術學習的工具,它的應用非常廣泛,所以職業教育離不開數學教育。職業教育是培養具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才,中職數學是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基礎課程,為專業課程學習提供工具。傳統中職數學教學與普通高中數學教學差別不大,沒有突出中職教育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為學生學習專業技術服務。
一、中職數學教學中有很多問題
明確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才能進行有效改革。從教學內容看,教學計劃中數學課與專業課設置界線分明,內容自成體系,缺少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事實上,專業課中很多地方用到數學知識。學生知識面窄,知識之間不易遷移,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目標。數學課程的內容設置沿襲普通中學教育課程的設計或者直接搬用,學生不知學以所用,普教色彩較濃,基本是單一的學科性課程,不能體現中職教育的特色,忽略了職業教育的功能。
從教材選用情況來看,我們使用的教材均為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具有通用性和系統性,而我們是中等職業學校,既然是“職業”學校,就該具有“職業”特色,突出各專業要求,各專業應該有該專業的教材,專業課有專業課教材,各專業的數學教材也應與專業要求相適應,而到目前為止,尚無較好與專業配套的教材形成,這從一定程度上說,使得數學課教學的物質條件欠缺,沒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
從教學實際情況來說,數學與專業教學嚴重脫節,導致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對所學數學知識不知道要用在哪里,學的知識與專業要求有何關系,學生知之甚少,并且由于數學課開設一般先于專業課,等到專業教學中用到某一部分數學知識時,往往已成過眼云煙,悔之已晚。可以說,數學課教學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從教學手段看,數學課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以課堂純理論教授為主,“滿堂灌”現象普遍,教學輔助手段缺乏。中職學生的生源決定了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現有基礎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產生排斥和懼怕心理,學習被動,問卷調查發現,70%的學生沒有主動學習數學的愿望。
二、轉變教學觀念是教學改革的前提
傳統教育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傳統的教育觀認為教材是至高無上的,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圍著教材轉,學生圍著教師轉,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而實際上,教育是一項服務的事業,它通過培養學生來為社會服務,因此,學生才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數學課程要有服務于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的獨特功能,應以學生為本。
改變傳統的數學觀。傳統的數學觀以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而自豪,在數學教學中往往采用超現實的嚴密模式:定義、定理、公式變形,從抽象到抽象,使學生覺得學無用處,枯燥無味。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中職學生除了少部分繼續上高校深造外,大部分人畢業后將到社會上就業,因此,中職教育不能普教化,中職數學應是“應用數學”,應該少考慮“抽象性”和“嚴密性”,而要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多與專業知識、技能緊密聯系,使學生學有興趣,學以致用。讓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掌握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中職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不拘一格,大膽創新,突出數學的基礎、實用、夠用。在課程設置方面,同時開設基礎課數學和專業數學,突出基礎、實用、夠用。基礎數學學習的是必須掌握的數學知識。中職數學的基礎知識部分在一年級完成。專業數學是根據學生不同專業需要開設的課程。對不同專業,應針對實際情況,設置教學內容,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授課計劃,授課的內容和進程要符合專業需要。
三、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合理評價學生
探索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中職學校中大部分學生上學只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來學校讀書的,大部分學生基礎很薄弱,理解能力、運算能力、思維能力也不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不強、積極性不高,對抽象、枯燥的數學抱有畏懼心理,學習數學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太難了。他們只盼望能早點畢業,快點離開學校,結束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因此教學方法上,要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數學教學中要避免大量煩瑣的純數學推導,注重概念,注重結論的應用。同時數學教師要盡可能了解專業,多結合專業實例講解數學,讓同學們知道學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通過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覺性。
對不同專業,數學課考核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數學教學的考核可分為基礎學習模塊考核和專業學習模塊考核兩部分,由于基礎部分的重要性,第一部分的基礎數學不妨作為考試課,而第二部分的專業數學,要多一點側重專業應用的實例,也可以在實習場所動手制作工件等方面進行考查,根據專業要求決定考核方式,主要在于應用能力的評價,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學習,體驗應用知識帶來的樂趣。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基礎數學與專業數學相結合,通過恰當的科學教育模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綜合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貢獻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