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蘭
摘 要:高職語文教學是被忽視了的教學,由于受到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對語文教學都不夠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和服務第一線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實用型人才。本著高職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原則,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確立服務于專業的高職語文指導思想,選擇服務于專業的高職語文教學內容,運用服務于專業的高職語文教學方式和方法,強化服務于專業的高職語文能力訓練,必將使高職語文教學能更好地為專業服務,高職院校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文章主要對此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專業
由于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許多高職院校對于大學語文這門課程不夠重視,開設課時少,甚至工科類專業不開設這門課程。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語文是沒有用的,對語文的學習也是應付了事。要改變這種狀況,讓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感覺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就要實現語文教學與專業課相結合,結合專業課來選擇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創新教學模式,開創大學語文教學新路。
1語文教材的編選
語文教材是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的規定和學校語文教育的實際需要,為師生教學而編寫的專門材料。語文教材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教學質量。現階段,高職語文教材大都只注重教材的通用性,所編寫的語文教材大都與中文專業的語文教材相仿,缺少自己的特色,與專業聯系不夠緊密,同時,實用性較差。實現高職語文教材教學內容的創新,一是要實現教材的專用性與通用性相結合。既要考慮到語文教育的主干內容對各專業均適用,又要考慮到各專業的專業特色。如:保險專業的高職語文教材既要有一般的語言學知識、文學史知識、又要體現保險專業自身的特色,寫作部分要注重應用文的寫作,以適應將來學生從業后的需要。二要要實現教材的傳統性與前瞻性的結合。中華幾千年文化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需要我們學習和繼承,但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了高職語文教學的前瞻性,要吸收一些現代的優秀作品,尤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可以對學生有啟發作用的優秀作品。還可以根據專業需要收錄一些相關專業的科普知識、名人講座等。三要要實現教材的基礎性,即根據高職學生的自身特點來制定教材。高職學生一般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方式不好,如果教材的編選太過晦澀,往往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要根據高職學生的自身特點,選擇一些適合他們學習的文章和資料。
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且這一環節更多的依賴于教師來實現。語文課教師必須盡可能多地去了解與自己所講授課程相關的專業課的內容,明確教學目標,精選課程內容。建立起一個包含各個具體課程模塊的語文學科庫,再根據專業課程設置的變化及語文課程課時數的多少,選擇具體的知識點活頁,最終實現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完美結合。比如,城市園林設計與花卉專業可以選擇《應用寫作》模塊、《書法》模塊、《演講與口才》、《中國歷史文化》模塊、《文學欣賞》模塊,確定其中的日用文書寫作活頁、公文寫作活頁、事務文書寫作活頁、書法活頁、以及《中國歷史文化》模塊、《文學欣賞》模塊的相關內容為教學內容,以突出其專業需求。
2教學方式的創新
高職語文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學應用能力,但是單純的使用講授法進行教學是不行的,學生不感興趣,且與專業脫節,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語文教師在運用傳統教學法時,應注意推陳出新,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專業需要,綜合的運用案例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探究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表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專業能力的提升。法律專業的學生可以較多的運用案例教學法;表演專業的學生可以較多的運用情境教學法以及表演教學法。教學課堂可以在教室、在企業、在實習基地、在旅游景點,只要能進行教學的地方,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地方都可以進行教學。比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在景點進行教學,可以把學校作為一個景點,要求學生作為導游,進行介紹。師生關系也要靈活多變,有時可能是師徒關系,有時可能是業主與雇工的關系,有時是領導與秘書的關系,有時又是游客與導游的關系。如表演,旅游、文秘類學生,可采用戲劇表演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扮演劇中角色,再現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對于舞蹈類專業以及歌唱專業,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詩詞等編寫舞蹈和歌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理解能力。對于美術、裝飾類學生,則可采用平面展示法,讓學生根據劇本,繪制舞臺背景、制作人物道具、設計該劇廣告宣傳畫,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為了服務于各個不同的專業,還可以引進多媒體教學和其他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通過對課件的制作、視聽媒體資料的運用,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并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拓展有限的教學容量和空間,打破封閉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學好語文、用好語文。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將學生的社會實踐、課外活動作為第二課堂進行教學。
3教學評價的改革
對于高職語文的教學評定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傳統的考試形式的教學評價體系,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評價形式單一,會極大的損害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現。按照新大綱精神,結合職業教育特點,高職語文教學的評價重點應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以學生的全面進步作為評價的最終標準,制定相信的評價策略,有效的激發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把期中、期末終結考核與學習過程中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成績占70%,如口語訓練、聽課筆記、日常作業、上課出勤的考核等,這種過程性考核為主的形式。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真正的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收獲。要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考核內容要突破陳規,力求在考題的設置上能夠發揮學生不同的創新能力,而不是設置一些只要學生死記硬背就可以考好的題目。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外活動進行考核,比如演講、辯論、分角色口語表演等,這些都可以列為考核項目。當然不同專業的考核項目側重點也應該不同,要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考核項目,不能“一刀切”。
另外對教師的考核是教學考核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的考評,要改變過去的以學生成績決定一切的考核方式。要在改變學生考核方式的基礎上,制定教師的考核計劃和標準。要參照學生的考核成績,同時綜合考核教師的備課、聽課、教學水平、科研能力、教學態度等多方面內容對教師進行考核。
4結論
語文教學只有緊貼專業教育,因專業施教,因人施教,才能實現高職語文教學的目標,才能改變語文教學的尷尬地位,真正發揮語文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