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梅
摘 要:由《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為標志的大學生素質拓展認證工作要求高校建立起一套對學生進行非業務素質認證與評價體系,為第二課堂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切實的抓手。通過素質拓展認證系統的建設,可全面反應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素質拓展的經因和成果,進一步調動學生進行素質活動的積極性,推進第二課堂素質培養體系朝著集約化、科學化方向不斷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1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概述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具體實施采用項目化的運行辦法,運行過程類似于科研項目完成的全過程。學校每學年初發布項目活動指南,針對重點項目活動和一般項目活動提出總體要求,體現指導思想和學年重點安排。全校廣大同學及各年級學生組織,根據指南設計項目活動,通過網絡填報項目活動申請表提交學校審批。學校成立專家小組采取答辯會等方式進行評審,決定是否批準,獲批準的項目活動得到相應經費支持。項目實施期間要接受學校組織的必要檢查,結束時需要提交總結報告和經費決算。
2 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原則
(1)普遍性原則:本計劃適合本、專科生和研究生。它將教會同學們一個科學的方法,以降低成功的成本,使自己的學習和事業踏入快車道。
(2)自主性原則:計劃的主體是各位同學,學校以各位同學的自主設計確定素質拓展的內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則不但保證了同學們在素質拓展計劃中的主體地位,而且能夠保證各位同學的個性特征在素質拓展過程中得到尊重和張揚。
(3)柔性原則:在計劃實施的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過程中,不用硬指標評價各位同學素質拓展成果的優劣,不樹典型,不作排名,不評優秀,重在過程和參與,追求真正的學習,鼓勵同學們量力而行,倡導用柔性指標引導先進,鼓勵相互借鑒。
(4)開放性原則:素質拓展是在各級組織的總體安排下的群眾性的學習教育活動。不受專業、年級和學校的局限,鼓勵同學們大范圍交流,鼓勵不同專業背景、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相互借鑒。
(5)多樣性原則:鼓勵同學們進行科學合理的、風格迥異的設計和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是同學們張揚個性的基本保證,多樣化的選擇體現了社會的進步,社會的創新。
3 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義
(一)開啟了學校素質教育的新階段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以推行《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為依托,通過職業導航設計、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體系和強化社會認同四個基本環節,使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有形化、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較之于過去的“第二課堂”活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具有涵蓋面廣、規范性強、可操作和便與評估的特點,從而使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與課堂教學互為補充,并駕齊驅,成為高校素質教育“兩點”中不可缺少的一點。
(二)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內涵的發展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以開發大學生人力資源為著力點,進一步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素質、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科學技術與創新創業、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六個方面引導和幫助學生完善智能結構,促進學生全面成才。
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對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明顯和現實的作用。它包含了先天性客觀的經濟效益、時間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它與正規課堂教學相比,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較小。其次,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還可以大力發掘和利用社會資源。所以,在目前高校素質教育受到資源限制的狀況下,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非常明顯的成本價值優勢。
素質教育始終圍繞提高人的素質這個中心,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服務于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講,素質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大學生逐步社會化的過程。推動大學生社會化,一方面,要求通過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特別是課程體系改革,使教育內容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另一方面,必須通過一定途徑讓學生獲取切身的社會體驗。
(三)大力推進了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
目前,有效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需要切實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其一,通過規范化建設,將以往比較零散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教育工作進行整合、規范,形成體系,這樣便于用系統的觀點考察其合理性,保證這項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其二,通過制度化建設,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順利實施提供政策保障。其三,推進社會化,在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積極吸納社會參與。其四,推進信息化。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素質拓展認證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在進行認證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繁重、冗雜的數據處理、信息錄入等工作,因此,必須推動認證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的計算機網絡平臺。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其真實性和可靠性獲得了全校師生和社會輿論最大限度的監督和保障。
4 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認證體系的實施與運行
要建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的作用,客觀公正地記錄每一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素質培養和發展的重要經歷和主要成績。要通過證書記錄和認證兩個環節,合理量化,科學評價,引導和激勵廣大學生全面進行素質拓展。要真實記錄素質拓展的內容,體現客觀性和真實性;要由學生自己填寫具體內容,發揮自主性。在認證過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嚴謹性和程序的規范性,保證認證的權威性。要依托基層團建創新成果,探索在社團組織中開展認證;要鼓勵素質訓練項目的組織者積極參與和實施認證;要依托學校的信息化平臺,大力推進素質拓展計劃的電子化認證,研發素質拓展證書的電子版。
參考資料
[1]徐明春;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分析與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2]吳曉梅;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3]張春福,鈕虹;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新一代大學生[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