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飛行進行時網3月24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表示,第2顆“獵豹”-M光學測繪衛星由“聯盟”-2.1a運載火箭從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衛星在發射10分鐘后進入預定軌道,地面控制人員隨后與衛星建立聯系。俄羅斯國防部已將該衛星命名為“宇宙”-2515。
“獵豹”-M衛星由位于薩馬拉的進步國家火箭與航天科研生產中心研制,首顆衛星于2015年2月發射。衛星搭載了數字式成像相機,而老式衛星攜帶的是膠片相機,需要返回地球回收后才能進行處理。
據世界核工程協會網3月26日報道,一艘裝載331千克武器級钚的船只“太平洋白鷺”號離開日本,前往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薩凡納河場址。
2014年,美日兩國政府達成運輸協議,共運輸47.8噸钚前往美國。此外,美國能源部國家核軍工管理局發起的全球減少威脅倡議項目,要求回收美國和其他地區的武器級核材料,也將此次行動包含在內。
據全球安全網等網站綜合報道,3月18日,美國與菲律賓在兩國年度戰略對話后發布聯合聲明稱,根據兩國于2014年簽署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美軍獲準使用菲律賓的5個軍事基地,分別為靠近中國南海“爭議”島礁的包蒂斯卡空軍基地、馬尼拉南部的巴塞空軍基地、馬尼拉北部的麥格塞塞堡、棉蘭老島的倫比亞空軍基地和宿務的埃布恩空軍基地。
此外,五角大樓希望美國國會撥款5000萬美元,協助東南亞多國加強海上安保。
據澳大利亞太空戰網3月21日報道,近期美國海軍試射了3枚未裝彈頭的“三叉戟”-2潛射彈道導彈,導彈首次裝備了3D打印制造的部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說,該部件是一個連接器后殼,完全由數字化工藝設計制造,花費時間為傳統方法的一半。
雖然這是3D打印部件首次在“三叉戟”-2導彈上進行飛行試驗,但此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在行星探測器、衛星和飛船上使用了增材制造部件。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3月17日報道,日本正在擴大釣魚島附近海域的監視網,將新啟用一座雷達觀測站,以提高情報信息收集能力。
新的觀測站設置在釣魚島以南的與那國島,位于中國臺灣以東約90英里。與那國島上的雷達和光學傳感器將使日本觀測網的作用范圍擴大約200海里,覆蓋從九州島最南端的主要島嶼到沖繩,再延伸至宮古島的廣大區域。
印度國防部3月11日表示,印度兵工廠委員會與國防研發組織和質量保證總局共同承擔了“英薩斯”5.56毫米單管步槍的研制工作。該槍的主要參數為:重量小于4千克,射擊模式為單發射擊/自動,彈匣容量為20發,最大射程為450米,并采用可折疊槍托,可以安裝國際通用的光學瞄準具、槍掛榴彈發射器和前握把。該槍已經開展了夜間射擊試驗、可靠性試驗、射彈散布和精度試驗。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3月24日報道,印度國防部長3月15日表示,在過去的6個月中,印度已簽訂26項國防裝備合同,價值為3694.4億印度盧比(約合55億美元)。
印度進口的產品包括:波音公司22架AH-64E“阿帕奇”直升機和15架CH-47F“支奴干”直升機,價值25億美元;為“卡爾·古斯塔夫”單兵火箭筒從瑞典采購65000枚新一代84毫米火箭彈,價值1.79億美元;從以色列采購“巴拉克”8遠程防空導彈,將安裝在印度海軍軍艦上。
據英國《簡氏國際海軍》3月14日報道,法國某船廠將于3月16日交付第3艘“阿基坦”級FREMM護衛艦“朗格多克”號。“朗格多克”號于2015年7月下水,10月展開海試,2016年2月起航前往法國土倫進行最后的海試,將以土倫為基地。至2022年,法國FREMM項目將交付6艘反潛型艦,以取代它的F70和F67艦;兩艘防空型FREMM艦將替代F70和“讓·巴特”艦。
法國航宇防務網3月22日報道,近來英國軍隊測試了一款能讓士兵躲過敵人視線的哈利·波特風格的“隱身斗篷”,不僅可以讓士兵在他人視野中“消失”,甚至還能幫他們躲開紅外線和熱追蹤儀器的搜捕。
這種偽裝材料可以被塑造成適應山地地形的形狀。英軍步兵團第3營狙擊手提龍·霍勒下士表示,這種偽裝材料很輕,絕對是一件性能出眾的裝備。
據英國《簡氏新聞》3月8日報道,俄羅斯將現代化升級T-72系列主戰坦克,并命名為T-72B3M/T-72B4。根據合同,到2016年底將完成32輛坦克的升級。
T-72B3坦克是對現役俄制T-72B系列主戰坦克的升級,它的火力、防護性能、機動與操控性能等戰技指標得到了顯著提升。T-72B4則是對T-72B3M坦克的升級,換裝了1130馬力的V2F柴油發動機,新配備了自動變速箱、操控系統和防護性能更佳的新裝甲防護套件,在炮塔中間安裝了全景觀測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