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
摘 要: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水平的提高,對于統籌均衡城鄉教育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對于非寄宿制學校來說,寄宿制學校更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安全管理就顯得意義非常重大。落實好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嚴格安全管理、強化安全防范,提高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問題。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15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03
學生的安全關系到千萬家,因此學校安全工作也是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小的安全事故對學校教學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大的安全事故會威脅到學生以及教師的生命安全。因此學校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讓學生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積極成長與學習。
一、將學生的安全工作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負責人是做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工作的關鍵
寄宿制學校的學生長時間待在學校里,遠離父母,因此,他們對學校生活的適應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家長放心,加強社會的和諧穩定,教師與學校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做好學校安全管理的工作,爭取做到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首先,要建立安全責任機制。從學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負責人--校長到部門科長、再到班主任,再到學校職員,自上而下形成一個管理機制。其次,每一個部門與相關教師都要明確安全責任的內容,在每季度開學的時候,校長應該與學校的各部門、科室、班主任簽訂安全承諾書,班主任要與各學生家長簽訂安全承諾書,這樣學校的安全管理任務就被分解得更加具體,同時也使責任內容深入人心。最后,也是最關鍵的,要檢查安全責任的效果,學校要定期對各部門、科室、班主任等進行檢查,避免學校對學生的安全管理落于形式,同時學校還要將對學生安全管理進行一項專門的考評,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對于在學生安全管理方面出現重大問題的教師一票否決,堅決不給予評先晉升的機會。
二、建立和完備安全制度是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證
寄宿制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樣,要想做好就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入校門這一關要把握好,學校可以通過建立《外來人員入校登記驗證制度》《學生出入校門制度》等制度,為學校進行分時段的封閉式管理工作奠定理論與制度基礎,使學生在校內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有一定的保障。第二,課堂、活動、晚間就寢這些時間段的關要把好,建立《教師、學生值日制度》、《學生請假、銷假制度》等,教師爭取在課堂與活動中點名,安排專職教師進行查寢,對于點名缺席的學生要記錄在冊,并進行實時跟蹤,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第三,飲食安全的入口關要把握好,建立《食堂安全管理制度》《餐具消毒制度》等,防止出現食物中毒、盜竊等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第四,學生往返學校的交通安全關要把握好,建立《學生往返日學生家長接送制度》、《建立學生安全信息卡制度》等,加強學校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放假在家期間的安全能得到保障。
三、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為寄宿制學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奠定基礎
1.做好學校安全教育的計劃,爭取做到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教育。
2.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抓住重點的時間和重點的活動,如安全教育日、法制教育日、安全宣傳周等;除了要注重時間外,還要抓好教育的內容,在平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專題教育,比如:個人衛生安全、飲食健康安全等。
3.要抓住特色,學校在對不同年齡的學生要進行不同層次的安全知識教育。
4.學校的安全知識教育活動要選擇一個好的平臺。
四、加強安全防范是做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寄宿制學校更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做好有效預防和處置學校突發事件,是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
農村寄宿制學校只有做好安全管理的各項工作,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為學生健康成長與學習提供一個保障,才能辦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