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展華,萬小春,嚴鳳好(惠州市中心血站,廣東惠州516003)
?
STAR加樣器智能化加樣的編程
鐘展華,萬小春,嚴鳳好
(惠州市中心血站,廣東惠州516003)
摘要:目的開發一種為智能化的加樣方法,實現陽性再檢標本的自動加樣功能。方法利用編程工具VB6.0自動調取標本的化驗信息并寫入小型數據庫Access文件、利用STAR的英文控制軟件讀取標本化驗信息后,控制加樣器進行加樣。結果智能化的加樣方法,能夠自動讀取后臺數據的標本信息,掃描條目后,自動識別陽性復查標本的復查項目,將再撿標本加樣到特定的項目。結論STAR智能化的加樣方法,實現了加樣器和血液信息管理系統后臺數據庫的對接,實現了再撿標本雙孔復查的完全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絕了人為錯誤。
關鍵詞:全自動加樣器;再檢標本;雙孔分配;智能化自動識別
STAR全自動加樣器具有加樣靈活的特點,已在全國血站系統廣泛使用。在獻血者的血液標本檢測過程中,對于可疑的標本需要進行雙孔再檢。常用的方法是根據檢測報告挑出標本,寫上再檢項目保存,下次試驗時手工雙孔分配再檢標本,這樣做存在再檢標本的錯加、漏加,條碼信息無法傳輸的缺點,不利于血液檢測的信息化管理。劉玉振等[1,2]對STAR對程序進行了改進,通過引入了Excel工作表來解決上述問題,但Excel工作表里再檢標本信息的填寫仍然需要人工填,我們通過編寫相關程序,從實驗室管理系統的后臺數據庫自動讀取再檢標本的信息,實現再檢標本的智能化加樣,報告如下。
1.1開發工具
1.1.1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簡稱VB6.0)
1.1.2 Microsoft Office Access(簡稱Access)
1.1.3 STAR英文控制編輯軟件(3.2版)
1.2編程要點
1.2.1利用VB6.0獲取標本的首次化驗信息獻血者化驗信息貯存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庫,一個是血液信息管理系統的后臺數據庫,VB6.0可以任何一方提取標本的化驗信息。以穿越血液管理數據庫為例,標本的化驗信息存放在HYXXB這個數據表,VB6.0連接的Oracle數據庫的代碼為:Dim jl As New ADODB. Recordset;lj.ConnectionString="Provider=OraOLEDˉ B.Oracle.1;Password=*;Persist Security Info=True;User ID=*;Data Source=*"。連接上數據庫后,VB6.0就可以讀取標本的化驗信息了。
1.2.2將標本的化驗信息寫入到Access數據庫VB6.0從血液管理后臺數據庫提取信息寫入到Access數據庫里,見圖1。

圖1 Access文件的表格
表格里有5個字段,分別記錄標本的條碼和四個檢測項目化驗結果信息,定義“-”為所在項目為陰性,“1+”為初檢陽性,“2+”為復檢陽性。為了方便STAR英文控制編輯軟件讀取Access數據信息,需要將Access文件放在內網的共享文件夾里。
1.2.3 STAR英文控制編輯軟件讀取Access數據庫里的標本信息,控制STAR加樣器進行加樣。為了對加樣的序列進行編輯,需要添加序列類和字符處理的類,類的文件名分別為HSLSeqLib.hsl和HSLStrLib.hsl。STAR英文控制編輯軟件讀取外部信息是通過讀取文件的方式完成的,文件的類型分別為文本文件、Excel文件和Access文件,我們采取讀取Access文件方式來獲取標本陽性項目的信息(見圖2)。加樣編輯的流程為:掃描加樣條碼→編輯器獲取標本的條碼和位置信息→編輯器打開Access文件獲取條碼的復查項目信息→編輯分項目吸液的序列和加樣的序列→分項目進行加樣。
通過智能能化加樣的編程所編輯的方法,能夠實現將陽性復查標本插入加樣器的試管架,標本的排列順序無需按照復查項目排列在一起和人工指定復查項目,只需要將所有需要復查的試管排在一起即可,加樣器通過讀取Access文件自動識別標本需要復查的項目,在正常標本采用全自動加樣儀單孔分配完畢后,在剩余的酶標板上對再檢標本自動進行雙孔分配。

圖2 STAR加樣器控制程序打開Access文件界面
由Hamilton公司推出的自動化液體處理工作站MicrolabSTAR是基于自動化機械(robot)技術而開發的液體處理系統,它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物研究領域,可以將多種生命科學領域的實驗操作實現全自動化過程。MicrolabSTAR被定義為組合型,Hamilton技術人員將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進行方案的設計與儀器的配置,并且可以將實驗流程中的下游分析和檢測設備與工作站進行整合,以實現不同的實驗方案。特別是其提供的控制軟件,提供從簡單到復雜編程的各種工具,讓實驗室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實驗的要求進行自動化和精細化的液體處理,在醫學檢驗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3-7]。
通過編寫智能化的加樣程序,再檢標本的加樣處理完全實現了自動化,實現了所有檢測標本的自動加樣和血液條碼信息的自動傳輸,減少人為差錯的發生,原始記錄的保存也更加規范。
目前智能化的加樣程序只是用在獻血者再檢標本的加樣處理,還有2個地方可以使用此項技術,一是獻血者血液的核酸檢測,目前核酸檢測的PCR方法,都是等酶免的結果出來后,將酶免陰性的標本挑出來,6個或者8個標本混成一個樣本來進行[8-10],目前挑酶免陰性標本一般是用手工掃描的方法進行處理,如果將STAR加樣器智能化技術應用于自動挑選陰性標本,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人為差錯。二是在醫院檢驗科的應用,患者標本檢測的項目在抽血的時候就已經錄入醫院的信息系統,STAR智能化的加樣程序可以在加樣的時候自動識別每個標本的檢測項目,這樣就無需在加樣前對標本進行檢測項目的分類,也可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人為差錯。
編寫智能化的加樣程序的關鍵在于通過VB編程開發工具,自動從后臺數據庫讀取標本的信息,通過ACCESS文件傳遞給STAR加樣器的控制程序。
VB就是Visual Basic的意思,是一種常用的編程開發工具。它的基礎是編程語言Basic,Visual Basic簡單點來說就是微軟為了更好的讓人們學習編程,應用上Basic開發語言的一套工具,簡稱就是VB。最初的編程工作都是依靠全套的代碼去進行的,工程量極大。VB把過往的純代碼編程過度到可視化編程,將一些經常要使用到的功能以一個個的控件的形式出現,以前的編程工作中需要在使用時重復多次的輸入同樣的代碼去實現這個功能,而這些編寫代碼卻不是小工程,耗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很多的時間。利用VB可以免去了機械的重復代碼的輸入。VB的面世使原本極其復雜困難的編程、軟件開發的工作變得簡單。目前的醫學檢測工作大部分都實現了自動化和信息化。作為檢驗科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管理者,如果能夠掌握至少一門編程語言,對工作將有極大的幫助,掌握了編程技能,不但可以給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人員提供更專業的意見,還可以根據工作中的實際情況,編寫一些小程序來提供工作效率,減少差錯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溫濤,方建華,劉玉振.全自動加樣器STAR加樣編程的優化[J].中國輸血雜志,2007,20(2):136-137.
[2]溫濤,趙君,劉玉振,等. STAR加樣儀雙孔分配再檢標本的編程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9):736-738.
[3]奚華新,徐錦霞,許有由,等.加樣時標本被污染導致合格血報廢一例[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3):736-738.
[4]段友斌,寸偉,裘俊梅,等.全自動加樣系統抗-HIV陽性標本拖帶現象對試驗的影響及其解決方案[J].中國輸血雜志,2007,2O (5):385-386.
[5]易雙清,朱飛,阮忠,等.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中拖帶污染的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7,9(1):62.
[6]錢惠忠,李林.全自動加樣系統出現樣本交叉污染原因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5,18(6):490.
[7]陳波,徐錦霞.標本檢測結果假陽性8例[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7,9(3):271-272.
[8]彭小華.新余市血液篩查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建立[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6):582-584.
[9]巫貢曉,賴福春,施冬梅,等.核酸擴增技術在獻血者血液篩查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9):2530-2533.
[10]何亞琴,張建偉,楊愛龍,等.核酸檢測技術在常州地區獻血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1(07),24(7):560-562.
·輸血與檢驗·
·輸血與檢驗·
(收稿日期2015-12-21;修回日期2016-02-05)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2.044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29(2016)02-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