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彥亭
(鎮原縣方山鄉蒲河小學,甘肅 鎮原744508)
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通過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與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其在今后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將保證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作為一項重點思考內容。
雖然在現階段教學評價已經被廣泛應用,且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也開始重視對學生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但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大部分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一味表揚與鼓勵學生,即使學生的答案不盡如人意,教師也會象征性地進行表揚。這種評價方式不僅無法激勵學生,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容易出現忽視學生錯誤的情況,片面對學生進行贊揚性評價。大部分教師為了不損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選擇在課堂上忽視學生的錯誤,這種錯誤的觀念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感知,對于今后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不利影響。最后,主體單一,流于形式。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定義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被充分體現,尤其是在教學評價時,教師通常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知識掌握情況,沒有從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1.實現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多元化。目前,最常采用的評價方式為教師評價,主要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方法、作業完成情況、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然而,這種評價方式無法充分保證課堂評價的全面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應注意拓展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一方面擴大課堂教學評價內容,制定多種不同的評價標準,另一方面實現評價主體多元,促使課堂教學評價得到進一步完善。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從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三個層面,讓學生對于自身情況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凸顯課堂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而教師也可以及時發現自身問題,進而對課堂教學計劃、教學方式等進行完善。在評價標準制定方面,教師應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個性化差異,根據學生狀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最大程度上保證評價的公平、公正與客觀。
2.實現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多樣化。為了使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語言藝術,豐富自身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使學生可以更加愿意接受教師評價。因此教師應從激勵性語言、導向性語言、幽默語言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結合教學實際與教學內容,利用豐富多樣的評價性語言。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良好學習習慣奠定有利基礎。例如,在講授《釣魚的啟示》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內容,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獲得的啟示,在學生明確表達出個人真實想法時,教師應予以肯定評價,若是學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偏差,教師應進一步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使學生及時意識到自身思維的偏差。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予以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為其今后的各項學習奠定有利基礎。
3.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融入情感。在小學階段,學生通常是處于一個較為敏感的時期,且在思想方面沒有完全成熟,對于自身也缺乏足夠的認知,因此及其容易受到教師情感、行為、話語等方面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時更加客觀、全面,從學生學習習慣、情感、行為習慣等多個方面予以評價,避免出現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的評價。應指出學生自身存在的閃光點,加以表揚與肯定,指明學生今后的努力方向,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為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奠定有利基礎。此外,教師應該遵循“適時、適量、適地”原則,防止學生在教師鼓勵下出現驕傲的情況,保證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的評價不僅可以鼓勵學生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今后應注意對課堂評價的有效運用,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使教學評價可以成為學生努力的路燈,從而全方位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