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欣,張 杰
(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中心, 山東 濟南 250102)
?
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
馬欣,張杰
(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中心, 山東 濟南250102)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山東省老年協會的50例受試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不進行系統體育鍛煉,實驗組給予為期6個月(2015年1月至6月)的健身氣功八段錦干預,于干預前1周及干預6個月后采用Sunlight Tetrax平衡測試系統測定受試者的穩定性指數和姿勢擺動頻譜,測定受試者的靜態平衡能力和動態平衡能力,并進行比較。結果:兩組受試組入組時的穩定性指數和姿勢擺動、各項靜態平衡能力和動態平衡能力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穩定性指數小于對照組,姿勢擺動頻譜長的F1~7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左右腳的閉眼單腳站立時間、強化Romberg 測試時間均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閉目原地踏步時間長于對照組,平衡木上行走時間以及起立-走的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身氣功八段錦能夠提高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對于預防跌倒具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練習。
關鍵詞:健身氣功;八段錦;中老年人;平衡能力
21世紀,我國已經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平衡能力是老年人的一項重要的身體素質指標,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前庭器官與人體肌肉、關節在內的各種本體感受器對來自各方面的刺激的協調能力減弱,平衡功能能力下降[1]。平衡能力不足是導致跌倒的主要危險因素。據相關報道稱1/3至1/2的65歲以上老人每年至少有一次摔倒的經歷,年齡越大,跌倒的發生率越高[2]。跌倒是導致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原因,也是導致老年人事故性死亡的重要因素。要預防跌倒,必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有研究顯示,缺乏體育鍛煉是導致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3]。通過適當的鍛煉是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就目前而言,體育鍛煉的形式主要以太極拳、健步走、背向行走等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健身氣功八段錦屬于我國民族傳統健身運動,也是一種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其集意識、呼吸、動作三者之合,具有簡單易學、醫療保健功效顯著等特點。本研究選取山東省老年協會的50例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對照實驗,分析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50名山東省老年協會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自愿參與研究;2)年齡在55~65歲;3)未服用調脂藥物或雖服用調脂藥物,但停藥2周以上;4)無智力障礙、精神障礙,認知能力正常;5)近期未參加體育鍛煉,無明顯病理狀況;6)無不良生活習慣。排除標準:1)下肢疼痛、關節炎;2)合并惡性腫瘤者;3)正在使用甲狀腺激素、肝素以及其他影響血脂代謝的藥物者;4)半年內有腦血管意外、嚴重創傷及大手術者;5)失眠、耳聾、失語者;6)腦血管疾病、心理疾病;7)中途退出研究者。將該組患者采用隨機、雙盲、平行的方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55~65歲,平均57.5±5.5歲。受教育年限10~20年,平均13.5±5.5年。身高155~182 cm,平均165.5±10.3 cm。BMI為28.5±3.5 kg/m2;對照組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55~65歲,平均58.2±6.3歲。受教育年限9~19年,平均14.2±5.8年。身高157~185 cm,平均166.5±11.2 cm。BMI為28.5±3.5 kg/m2;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血脂水平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訓練安排及內容
所有受試者盡量保持與試驗之前相同的生活規律,平常飲食,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對照組可做家務,不進行系統的體育鍛煉,實驗組均由專人指導進行體育鍛煉,進行八段錦的訓練,具體內容:首先由指導老師組織學習十二段錦的功架的基本動作和技術,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健康氣功管理中心編制的十二段錦功法的內容訓練,如功法套路、習練要求、教學輔導等開展。開始一周進行基本訓練,待動作和呼吸要領掌握準確后按照計劃進行鍛煉,除了預備式外,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第三式:調理脾胃虛單據;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后瞧;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第六式:雙手攀足固腎腰;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第八式:背后七顛百病消;運動強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齡),為中等運動強度。每周3次練習,每次練習在40 min以上,做1至2遍,每遍之間休息2 min,加上開始的準備活動和結束的整理運動,一次練習在60 min左右為宜。練習過程中依照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動作姿勢的高低以調節運動強度和運動量,整個鍛煉的過程中動作柔和緩慢、松緊結合。
1.2.2測試指標及方法
1)平衡控制能力:采用Sunlight Tetrax平衡測試系統(以色列)測定受試者的穩定性指數(ST)和姿勢擺動頻譜。該系統通過4個相互獨立的測試力臺分別測試左右足底前、后部分(A、B、C、D四個平衡板)施加的垂直變化。測試時間為32 s。ST數值指數越大表明受試者的穩定性越差。姿勢擺動頻率包括F1、F2、F3、F4、F5、F6、F7、F8,可反應受試者的視覺、外周前庭、本體感覺和中樞前庭功能;2)動態平衡能力測試:包括閉眼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三項測試。①閉目原地踏步:受試者站立在1個以40 cm 為直徑的圓圈中央,雙眼閉上,隨著頻率計數器(120步/min)的口令開始原地踏步,記錄受試者踏到腳出圈或觸圈線的時間。②平衡木上行走:受試者站立在平衡木(長約5 m)一端向著另一端快速行走,測量在平衡木上往返一次的時間。③起立-走的測試:受試者坐于椅子上,當聽到測試者發出口令后,以最快的速度從椅子上起立,然后徑直向前方行走5 m的距離,之后折回椅子前,記錄該往返距離的時間;3)靜態平衡能力測試:包括閉眼單腳站立和強化Romberg 測試。①閉眼單腳站立的測試方法為指導受試者雙手叉腰,單腳站立于DJ2L—Ⅱ型電子單腳站立測試系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要求屈膝抬足,足離開地面約15 cm。左右腳均進行測試。②強化Romberg 測試:受試者采用兩足一前一后站立,足尖接足跟的直立方式,站立好閉眼所持續的時間,精確到秒。
1.3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進行資料的統計學分析。資料主要為定量資料,以Mean±Sd形式描述,均通過正態性K-S檢驗。資料的錄入采用雙人核查的方式,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穩定指數以及姿勢擺動頻譜的比較
兩組患者入組時的平衡穩定指數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平衡穩定指數低于對照組,F1~7的頻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F8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平衡穩定指數及姿勢擺動頻譜的變化
注:組內干預前后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圖1 兩組受試者干預后的姿勢擺動頻譜比較
2.2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靜態平衡能力的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左右腳的閉眼單腳站立時間、強化Romberg 測試時間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左右腳的閉眼單腳站立時間、強化Romberg 測試時間均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2)。

表2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靜態平衡能力的比較
注:組內干預前后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圖2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靜態平衡能力的比較
2.3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動態平衡能力的比較
兩組干預前的閉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以及起立-走的測試時間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閉目原地踏步時間長于對照組,平衡木上行走時間以及起立-走的測試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圖3)。

表3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動態平衡能力的比較
注:組內干預前后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圖3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動態平衡能力的比較
3討論
3.1平衡能力下降對中老年人的危害
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到中老年階段很多身體機能都開始下降,骨質疏松、動脈粥樣硬化、平衡能力下降屬于比較常見的疾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其中平衡能力下降是導致中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4]。易跌倒是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信號,其已經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5]。平衡能力是人體的一項重要生理機能,是指人體控制身體重心,維持身體姿勢的能力,包括靜態的穩定性和動態的協調性。人體的平衡功能和年齡具有相關性,其特點是21~50歲最穩定,而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特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平衡能力逐漸下降,60 歲以上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減退最快,6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每10年下降16%左右[6]。平衡能力的下降增加了中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因此,要預防中老年人跌倒對其平衡能力進行干預是十分必要的。
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視力下降、前庭迷路的退行性變,肌肉力量下降、牽張反射的減退等[7]。其中下肢力量下降和前庭器官功能下降被認為是影響中老年人靜態平衡能力的主導因素。下肢肌肉力量減弱直接影響了中老年人膝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降低了行走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8]。前庭器官與人體的平衡能力關系密切,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周前庭系統發生感覺上皮囊性變,感覺上皮和前庭節細胞色素沉著,導致前庭器官反應減退。已有研究證實,通過身體活動能力緩解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速度[9]。傳統健身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是我國獨特的民族文化遺產,近年來,該類運動受到廣大體育健身愛好者的推崇。但由于中老年人的不同年齡段和性別的限制,何種功能更適宜選擇,何種鍛煉能夠有利于提高平衡能力,尚在研究中。
3.2健身氣功八段錦提高了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健身氣功八段錦是中國傳統養生法中的導引養生功,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一種有氧運動,有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培育真氣的功效,而且動作順柔和緩,沉著穩定,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鍛煉[10]。健身氣功八段錦通過對外在肢體軀干的屈伸,俯仰、升降開合和內部呼吸的搭配,伸展全身筋脈,暢通經絡,不斷轉換重心,并力求身體平衡[11]。有研究顯示,八段錦鍛煉對老年人的身體重心的前后位移起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作用[12]。本研究結果顯示:1)健身氣功八段錦提高了中老年人的平衡控制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干預后的平衡穩定指數低于對照組,F1~7的頻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人體姿勢控制能力下降是中老年人發生跌倒的重要原因[13]。本研究采用Sunlight Tetrax平衡測試系統測試患者干預前后的姿勢頻譜,其能夠反應人體靜態平衡和姿勢控制能力。經過八段錦干預的中老年人,其視覺功能頻譜、外周前庭功能頻譜、本體感覺功能頻譜均得到了顯著改善,穩定性也得到了顯著改善;2)健身氣功八段錦提高了中老年人的靜態和動態平衡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干預后的左右腳的閉眼單腳站立時間、強化Romberg 測試時間均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閉目原地踏步時間長于對照組,平衡木上行走時間以及起立-走的測試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功法中或要求在馬步狀態下進行上體的左旋右轉動作,或要求兩腿膝關節在微屈狀態下,連續完成上肢的外旋、內轉和手掌的按壓,或要求得人體反復靠兩腳尖站立,這類動作不僅能增加下肢各關節的穩定性、增大下肢肌肉力量,提高關節的本體感覺性,十分有利于提高中老年人的身體平衡能力[14]。有專家指出,健身氣功之所以能良好的保持平衡能力,主要是由于其運動的呼吸吐納、心理調節,深呼吸和意念的集中有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和諧。長期進行健身氣功八段錦訓練還能提高前庭器官、視覺器官、大腦平衡調節、小腦共濟失調和關節的柔韌性[15]。
綜上所述,健身氣功八段錦能夠提高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對于預防跌倒具有積極意義,且功法簡單,值得推廣練習。
參考文獻:
[1]趙媛,王燕,徐旭東,等.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平衡功能和跌倒預防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3(3):339-345.
[2]張亞東,丁俊華,鐵英.等速運動對老年人下肢肌肉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2148-2149.
[3]任翔,于金芬.星狀伸展平衡測試老年女性練習健身氣功后動態平衡能力提高的效果研究[J].體育科技,2015,36(4):60-61.
[4]胡煒,馬永軍.簡化太極拳對老年人動態平衡能力的實驗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13-14.
[5]劉玉超,王振裕,方磊,等.易筋經對老年骨骼肌減少癥者動態平衡能力的影響[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4,29(4):9-11.
[6]渡部和彥,王蕓.老年人的身體平衡能力與“外部干擾適應理論”[J].體育科學,2014,34(2):54-59.
[7]李長虹,李立,李壯志,等.石家莊市老年人跌倒的發生現況及其下肢平衡能力[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4):6941-6943.
[8]王秀陽,王偉,許莉敏,等.老年人身體平衡能力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方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6):631-634.
[9]Alfieri FM,Riberto M,Gatz LS,etal.Comparison of multisensory and strength training for postural control in the elderly[J].Clin Interv Aging,2012,(7):119-125,
[10]穆長帥,王震.從經絡學說的視角探研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的健身原理[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1,30(2):189-191.
[11]賈紅毅.八段錦鍛煉對預防老年人跌倒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12]呂延利.氣功對老年人平衡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8(3):91-93,96.
[13]張麗,彭楠,甕長水,等.老年人靜態姿勢穩定性及擺動頻譜特征分析[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1,32(11):1103-1105.
[14]王琪.健身氣功對絕經后女性靜態平衡能力的研究[D]//沈陽:沈陽體育學院,2012.
[15]楊多多,蘇美華,鄭鋒.健身氣功易筋經槲生平衡能力及柔韌素質影響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2,33(2):81-85.
Effect of health-care Qigong Baduanjin on balance ability of middle-aged and aged people
MA Xin, ZHANG Jie
(ShandongResearchCenterofSportsScience,Jinan250102,Shan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care Qigong Baduanjin on balance ability the middle-aged and aged people.Methods:50 cases from Shandong Senior Citizen Association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 randomly: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have exercise systematically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 6-month health-care qigong Baduanjin intervention. 1 week prior to and 6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tability index and postural sway spectrum was tested by Tetrax Sunlight balance test system, the static balance ability and the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were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tability index and postural sway, the static balance and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tability index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ostural sway spectrum in F1 ~ 7 we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Eyes closed single foot standing time of left and right foot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strengthens Romberg test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losed mesh piaffe tim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alance beam walk time and standing up and walking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ealth-care qigong Baduanjin can improve balance ability in the elderly, and is important for fall prevention, worthy of promotion practice.
Key words:Qigong Baduanjin; middle-aged and aged people; balance abilit
中圖分類號:G8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840(2016)01-0058-03
作者簡介:馬欣(1969-),女,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大眾體育。
基金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山東省全民健身科學指導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研究”(編號:14CGLJ31); 國家體育總局科研課題“心理干預對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2015B076);山東省體育局局管課題“健身氣功對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