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不要漠視車廂內的公共文明

如今,地鐵已經成為很多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大家在享受它的方便、舒適與快捷的同時,請不要忘記維護地鐵上的文明。上海地鐵“鳳爪女”風波鬧得沸沸揚揚,這件事情還沒消停,廣州地鐵又出現了一位“瓜子男”,讓網上熱議不斷。
一段女子在地鐵吃鳳爪的視頻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視頻中,一名女子手上拿著一包開過封的泡椒鳳爪,地鐵車廂內還有一些骨頭殘渣。幾名乘客正與這名女子理論,指責女子在車廂內吃鳳爪并把骨頭扔在地上的行為不道德,女子反駁并且口出臟話。事后,這位“鳳爪女”仍堅稱“沒有亂扔,沒有妨礙他人,沒有影響公共環境”。
一名男子在廣州乘坐地鐵3號線時,一路嗑瓜子并將瓜子殼丟了一地,這一行為被網友拍攝并上傳到網絡。視頻顯示,在車上時,一些乘客以“眼神勸阻”,“瓜子男”表示不滿。“他朝地上吐了口痰,我感覺他是在抗議吧。”其中一位乘客稱。后來,“瓜子男”在體育西路下車,在月臺上繼續嗑瓜子。
文明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后天的教化修養逐漸形成,這就需要廣泛的宣傳教育,需要強大的輿論引導,更加需要法律強有力的支撐。就像新聞中的“鳳爪女”3年之前就被曝光,但事件發生后,上海地鐵方面僅表示,在地鐵車廂內不應飲食,更不應該亂扔垃圾,并對此予以譴責,但一句譴責對于“鳳爪女”這類人來說,并沒有多大的效果。前不久,國家旅游局針對不文明游客的一系列行為,開出了“游客不文明記錄名單”的良方,可以說是國家在整治中國公民不文明現象中邁出了一步。因此,對于地鐵不文明行為,相關責任部門也需要拿出好的方法,制裁、杜絕不文明,將不文明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

網友熱議:
網友“小可”:無論是上海地鐵“鳳爪女”,還是廣州地鐵“瓜子男”,當其不文明行為遭遇制止時,我們都沒看到乘警出面制止,更不用說處罰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網友“航航”:其實,我國有多個城市早已推出“無飲食乘車”,明確規定任何人都不能在地鐵上或是候車區域進食,在車廂內吃東西被視為是不文明的表現。從“禁食令”的實施情況來看,其對創造一個文明的環境很有幫助。
結語:在對待不文明行為時,我們都不是旁觀者。我們批判“鳳爪女”和“瓜子男”時,更要學會批判自己,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與地鐵“鳳爪女”可能只有一個被曝光與否的距離。在網絡時代,這樣的距離可謂近在咫尺。“鳳爪女”“瓜子男”被曝光的意義更多的是警示世人,而不是娛樂大眾。我想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將網上的批判行為轉變為現實生活中的自覺行動,把對別人的指責轉化為自省的認識,這樣才是有意義的。
本刊編輯部整理
欄目主持人:向文娟
●精彩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