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曙煜
?
我是一個自私的人嗎
□孫曙煜

日記時間:4月10日星期日天氣:陰
當下心情:困惑
心情指數:★★★★★
從小到大,我很少麻煩別人,當然我也十分不喜歡被別人麻煩。
從小學開始,我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就一直很好。在父母眼中,我是他們的驕傲;在老師眼中,我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因為我的成績好,課余時間班里自然會有很多同學向我請教問題,可是我的內心是極其不情愿的,我感覺這實在太浪費我的時間了!有時我會粗略地給他們點撥一下,次數多了,我便不想再幫助他們了,有時甚至會直接拒絕他們:“我太忙了,你問別人去吧!”
漸漸地,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開始疏遠我了,甚至有人在背后說我太自私。我的成績依然很好,可是我卻變得不快樂了,我僅僅是為了不浪費自己的時間呀!為什么他們就不能理解我呢?學習是靠自己努力的,為什么要去麻煩別人呢?難道我不愿主動幫助他人學習,我就是自私的嗎?我想不通,也不想再讓這種壞情緒來繼續困擾自己了,我該怎么辦?
(陳璐)

心情日記中,陳璐同學共提到了三點困惑。
困惑1:“我僅僅是為了不浪費自己的時間呀!為什么他們就不能理解我呢?”
值得肯定的是,陳璐這種惜時勤學的行為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值得每一個同學學習。可這樣一個好的習慣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呢?我們都知道,在人際交往中,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理解又是相互的,也就是當我們理解別人的時候,別人才會理解我們。當其他同學找我們來請教問題時,我們能不能試著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來考慮,何不在我們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伸出手幫他一把呢?因為給別人講解問題對自己也是一種思維上的鍛煉和提高。當然,如果我們當時確實忙或正好有急事,可以將實情相告,相信請教問題的同學也一定會理解的。
困惑2:“學習是靠自己努力的,為什么要去麻煩別人呢?”
對每一個同學而言,努力都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陳璐同學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有了非常優異的成績。的確,自己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確實不應該去麻煩別人,可有時我們也會發現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自己怎么努力都解決不了的難題,這時如果有人來指點一二,我們就會豁然開朗。相信前來請教問題的同學在遇到學習上的“攔路虎”時也是努力了一番未果才開始尋求幫助的,而且敢于虛心向別人請教,正是為了追求進步而做出的一種努力。
困惑3:“難道我不愿主動幫助他人,我就是自私的嗎?”
被班里的同學誤認為是自私,心里一定會感到不是滋味。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遇到挫折的時候都會產生不好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常常會使人說出一些傷人的話,甚至表現出不理智的行為。對于陳璐的“拒絕”,班里同學的疏遠和背后的談論顯然讓陳璐心里不舒服,與其這樣痛苦,倒不如主動化解這種局面,積極與同學溝通,用自己的言行取得同學們的理解和信任,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議論也會不攻自破。
陳璐同學需要積極進行自我調整。首先,靜下心來審視自己,想想幫助同學這件事是否真的浪費了自己太多時間呢?如果沒有,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其次,敞開心扉,多與班級的同學交往。在交往中體察他人的感受,學會理解他人,解除由于溝通不暢而造成的誤會。最后,看淡分數,學會給予與分享。在與同學的交往中,不要計較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和失去了什么,要用心體會給予和分享的幸福與快樂。
學著做一個懂得分享的人,在實踐中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吧!
欄目主持人:鄭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