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
留住鄉鎮干部服務基層,就要讓鄉鎮干部“付出和回報成正比”。
“在政治上提高待遇、經濟上增加收入、工作力量上給予支持的方式,鼓勵干部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創業基層”。貴安新區黨工委按照中央和省委實施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要求,針對貴安新區基層干部需求和實際發展需要,通過量化考核細則、強化激勵保障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改善鄉鎮干部晉升空間小、待遇較低、工作生活條件差等困境,激發鄉鎮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為加快貴安新區開發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政治待遇傾斜
鄉鎮干部處于治理體系的“底座”,要直接面對基層群眾,處理各種矛盾糾紛,承擔的職責不輕,工作壓力很大,晉升空間卻比較小。一般情況下,晉升到正科級就觸碰到了“天花板”。
《人民論壇》雜志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有49.33%的基層干部認為自身“晉升空間小”。同時,鄉鎮干部還面臨著工資待遇低、工作生活條件“落伍”的窘境。
“這些問題從客觀上挫傷了鄉鎮干部的積極性,造成一些鄉鎮干部產生消極情緒,干勁不足,這很不利于鄉鎮工作有序開展。”貴安新區黨工委政治部主任吳雁俊有感而發。
要創新突破,就要善于抓好政策機遇。經過兩年多的深入調研,根據中央《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和貴州省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貴安新區于2015年11月正式出臺《關于實施“三大傾斜工程”進一步夯實黨的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結合當地實際把中央和省里的好政策、新理念落到實處,讓基層干部切實享受政策紅利。
據了解,貴安新區規定,在符合干部選拔標準和條件的前提下,對直管區4個鄉鎮的黨政主要領導(含人大班子領導),按縣處級配備。特別優秀的鄉鎮副職可提高一個級別配備,特別優秀的站所股室干部可享受副科級待遇。同時,改進公務員非領導職務設置辦法,在鄉鎮機關設置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職數不超過鄉科級領導職數的50%。
“‘三傾斜在我省《實施意見》的基礎上作了補充,有了量化的標準、清晰的路徑,全鎮的黨員干部看到后很受鼓舞。”貴安新區高峰鎮黨委書記王維志表示。
鄉鎮干部是貴安新區“三傾斜”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在高峰鎮有2名副主任科員享受主任科員待遇,4名普通干部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
作為受益者之一,高峰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趙忠興告訴記者:“20年來我一直是副科級職務。在副科級崗位享受正科級待遇,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工資的提升,更是體現了組織對我們基層干部工作的認可?!?/p>
“三傾斜”還明確提出,在新區機關事業單位提拔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時,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可被優先考慮。選拔縣處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時,優先考慮具有鄉鎮黨政正職經歷的干部。
在拓寬選拔視野上,提出要注重從優秀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注重從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擇優調任鄉鎮領導干部?!凹哟筮x拔使用鄉鎮干部的力度,既能充分調動鄉鎮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利于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吳雁俊說。
此外,“三傾斜”強調,要暢通基層服務項目人員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渠道,因而,特別對貧困鄉鎮放寬了“要求”:在鄉鎮事業單位有空編的情況下,任滿2個聘期、當選并擔任村“兩委”副職及以上職務滿一屆、考核稱職以上的大學生村官,和到村服務期滿3年經考核優秀的大學生志愿者,可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聘用為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可根據工作需要繼續留村工作。
經濟待遇傾斜
“為了吸引基層干部扎根鄉鎮,新區實行鄉鎮干部年終績效目標獎勵人均高于機關干部30%,和鄉鎮專業技術人員月均工資比同類技術人員高20%的激勵政策?!眳茄憧≌J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調動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高峰鎮,高級農藝師胡乾的工資比鎮黨委書記的要高,他每月能拿5200元的工資,這在鄉鎮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1991年參加工作的胡乾在去年被破格晉升為副高級,但他的副高職稱僅在鄉鎮及以下范圍內有效。“評上副高后,我每月工資增加了504元錢,績效每年1000元左右?!辈恢谷绱?,新區對像胡乾這樣在鄉鎮及以下工作的各類人才,每月還按本人基本工資的20%發放基層工作補貼。
留住鄉鎮干部服務基層,就要讓鄉鎮干部“付出和回報成正比”。一方面,按照中央和省委精神,落實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將公務員經濟待遇的分配主要由職務決定轉向主要由職級決定,根據任職年限落實鄉鎮干部職級待遇?!斑@意味著鄉鎮公務員的自身工作能力、承擔責任和所作貢獻等提升到相應的職級后,工資待遇能夠得到合理的調整。”王維志說。
另一方面,結合新區發展需要,村黨支部書記及其他村干部的工作報酬,也將隨著村經濟實力增強逐步提高。其中,村干部報酬結構補貼由基本補貼、績效補貼、獎勵補貼構成,不搞“大鍋飯”。
“基本補貼從每人每月60%調整到70%,績效補貼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0%,對表現優秀村干部每人每年給予3000元的獎勵補貼。對離任村干部的困難生活補貼,在省級標準基礎上,人均年提高300元,經費由新區財政負擔。”高峰鎮黨委副書記鄒美麟認為,“三傾斜”很切合實際,特別提倡“多勞多得”,體現出了公平,讓鄉鎮干部真正感受到了組織的關心,干事充滿勁頭。
貴安新區在加大經費投入上,不僅體現對人的工作付出的尊重,還不斷加大鄉鎮工作運轉經費的支持力度。村(居)每年工作經費,從1萬元提高到6萬元。項目資金也向鄉鎮傾斜,2015年給鄉鎮撥付1000萬元民生資金。
高峰鎮灣子頭村農戶長期以來習慣種植玉米,村黨支部書記錢蘭得知當地土地比較適合種植折耳根后,率先在自己家的10畝地上種植。看到收益后,村民紛紛效仿。錢蘭告訴記者:“如今全村折耳根種植將近800畝,政府為我們村免費提供了種子、建種植基地,還幫助我們修了100多盞路燈?!?/p>
貴安新區專門出臺扶持基層干部帶頭創業、引領致富的綜合配套機制,其中包括致富帶頭人發展資源優先配置機制、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穩定投入機制等。特別設立“致富帶頭人發展專項資金”,用于農村致富帶頭人開發、培養和激勵等方面工作,還把致富帶頭人納入新區“3個20萬元”政策的支持范圍,優先支持致富帶頭人發展產業。
工作力量傾斜
緊扣產業發展實際,貴安新區制定實施加強鄉鎮黨委書記、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還通過“三傾斜”,推動干部沉到基層鍛煉,充實基層干部隊伍。
2015年,新區選派10名黨員干部掛任鄉鎮黨委副書記、副鄉鎮長,選派150名干部到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選派63名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招募135名大學生志愿者到鄉鎮、村開展服務,從機關抽調100名干部到鄉鎮幫助開展土地征收、控違拆違、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為每個鄉鎮平均增加60名城市管理協管員,為村(居)配備綜治協管員……這一系列務實舉措,不僅為機關干部提供了到生產建設一線歷練本領的機會,補了基層工作經歷的課,還切實為做好基層工作壯大了力量。
“新區實行‘兩個80%政策,新招錄大學生80%安排到鄉鎮工作,機關選調工作人員80%必須有兩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還面向北大、清華等985、211工程大學選拔一批高學歷選調生,強化基層工作力量,優化穩定干部隊伍結構。”吳雁俊說。
近年來,貴安新區選派了10余名從北大、清華等“985、211”高校錄用的選調生,到經濟發展任務重、信訪維穩難點多、控違拆違法矛盾多的鄉鎮工作,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歷練。
“年輕干部通過基層的磨練,既能有效提高服務群眾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積累基層工作經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鄉鎮因人力資源不足導致工作難開展的局面?!备叻彐傛傞L孫成軍說。
需要注意的是,“選派干部到基層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針對性地選派,以適應新區扁平化管理的要求?!睂O成軍告訴記者,新區結合建設示范小城鎮、打造觀光農業,選派了省農科院、貴安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的干部到高峰鎮指導幫助農戶,開展業務培訓等。
“鄉鎮干部是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骨干,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們實施‘三大傾斜工程,就是向‘人傾斜、向基層工作傾斜,就是為了把基層干部隊伍的干事創業激情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出來,把基層工作做實做強,加快把貴安新區打造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和生態文明示范區。”吳雁俊表示。(責任編輯/彭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