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培源



記得在2005年6月舉行的“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華誕慶典”大會上,一位和藹慈祥的老太太上臺領獎,引來全體與會者長時間的掌聲和歡呼聲,她就是85歲的蕭遠,大會授予她中國電影音樂組織貢獻獎。在臺上與她同時獲獎的電影音樂界的作曲家、指揮家、詞作家、歌唱家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賀綠汀、王云階、雷振邦、瞿希賢、陳傳熙、尹升山、劉熾、喬羽、黃準、呂其明、王立平、郭蘭英、胡松華、李雙江、趙季平等。惟獨蕭遠不為觀眾所熟悉。可她為中國電影音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改革開放以后,如果沒有蕭遠嘔心瀝血、全身心地撲在電影音樂的組織工作上,就沒有今天中國電影音樂的繁榮。在慶祝中國電影誕辰百年之際,授予其組織貢獻獎,她當之無愧。
蕭遠老師1920年出生于杭州,1936年考入由陶行知創(chuàng)辦的浙江省立湘湖師范學習音樂。6年后考入國立福建音專主攻鋼琴。1953年參與組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音樂創(chuàng)作科,曾任音樂創(chuàng)作科主任、中國音協(xié)第四屆理事。“文革”結束后蕭遠被調到電影局,此時中國電影界百廢待興,電影音樂界也需重整旗鼓。年近花甲的她沒有在家安享清福,而是積極投入到電影音樂的改革洪流中。1980年她首先發(fā)起成立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的倡議,這個倡議很快得到分管電影工作的文化部原副部長陳荒煤、電影局原局長陳播、中央音樂學院原院長趙沨及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原會長鐘惦棐等領導同志肯定。1980年8月由蕭遠、瞿希賢、傅庚辰、王立平等7人組成的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籌備組成立。經(jīng)過一年多緊鑼密鼓的籌備,1981年中國電影音樂學會正式成立,首任會長是著名作曲家王云階,蕭遠任副會長兼秘書長。
我認識蕭遠老師是在1997年。經(jīng)過10多年的學習和研究,1996年本人的拙作《電影音樂概論》出版。我把書寄給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兩個月后,接到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的邀請函,邀請我參加1997年5月在浙江黃巖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影視音樂學術研討會,我本來只想聽一聽行家的評價,沒有別的奢望,學會卻直接邀請我參加學術研討會,好似兩步并作一步走,邀請函要求我在會上談談《電影音樂概論》的寫作過程。我如期赴會,在會上見到了我書中所列幾乎所有的當代中國一流作曲家。蕭遠老師主持會議。我在會上匯報了《電影音樂概論》的寫作經(jīng)過,與會代表對我的發(fā)言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祝賀。當我匯報到?jīng)]有出版社肯出版我的書,我只好拿出準備用于裝修房子、家中僅有的兩萬元錢自費出版的時候,學會顧問、老一輩作曲家瞿希賢站起來,有些激動地說“向你的夫人致敬”,全場熱烈鼓掌!這時我已熱淚盈眶……
會議結束幾個月后,有一天出乎意料地接到蕭老師的信,信中對我的書《電影音樂概論》給予熱情肯定、高度評價,她說:“自黃巖回北京以后,我有時間翻閱了你的大作,看后對你十分敬佩……你寫出了這么一本電影理論書籍,它將對歷史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這也是我們學會多年來經(jīng)常議論而未能做成的工作,有了你的參與將彌補我們學會工作的不足……”落款時間是1998年1月30日,年初三。看完信我無比激動,又愧不敢當。我和蕭遠老師素昧平生,只因開會有一面之交,她卻不顧年邁、認真看完我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寫的書,并給予這樣高的評價。這是對我的鼓勵和鞭策,知遇之恩一輩子銘記在心,這封信我至今珍藏著。這以后每次回北京探親,我都去拜望蕭遠老師,蕭遠老師每次回杭州也會和我聯(lián)系。
說起來,我和蕭遠老師真有師生緣!她是杭州人,在北京工作;我是北京人,在杭州工作。她在杭州的一位學生,曾是省級一個劇團的團長,我曾任省歌舞團演奏員,那她的這位學生也應是我的領導。更巧的是蕭遠老師的大兒子陳岱之,曾任浙江省總工會電影隊負責人,而我在浙江省電影總公司工作時,和陳岱之有過多次工作接觸。自1997年黃巖會議后,每年春節(jié)我都給蕭遠老師寄賀年卡,向她拜年。而她年年回寄賀年卡!她的學生、朋友遍布世界各地,給每一個人都要回寄賀年卡,這對近八十高齡的人來說是多么勞累啊!我真有些不忍心。蕭遠老師的鋼筆字遒勁瀟灑,我非常喜歡,她的多次來信和寄的賀卡,我都珍藏著。當代中國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金湘(浙江諸暨人)青少年時在中央音樂學院讀書時期,就住在蕭遠老師家。我曾對蕭遠老師說,1959年至1963年我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讀書,那時認識您就好了。蕭遠老師親切和藹地說,“你現(xiàn)在不是很好嗎!”
三年后的2000年,在武夷山舉辦第九屆中國影視音樂學術研討會,我再次應邀出席。會議除研討影視音樂外,還進行了電影音樂學會領導班子調整。年屆八旬的蕭遠老師從副會長崗位上退下來,被選為顧問。會后我為北京《音樂周報》寫了一篇會議報道,文中稱贊蕭遠老師“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為中國電影音樂事業(yè)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從1980年起至2000年,蕭遠老師從籌備、組建電影音樂學會開始,到從副會長崗位上退下來,整整21年,她滿腔熱情地為中國電影音樂事業(yè)忙碌、奔波。其間她參與領導組織了九屆中國影視音樂學術研討會,參與了歷屆電影金雞獎音樂獎項的評審(這是一件非常繁瑣、勞累的事),以及大量的有關影視音樂方面的組織工作。她曾說:“為學會工作,和年輕人在一起,我覺得很幸福。”她的工作風范受到電影作曲家們的崇敬和愛戴。
大概是2001年吧,81歲的蕭遠老師帶著女兒和英國女婿回杭州。女婿是搞電影制作的,很想看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蕭遠老師跟我講了這事。我向省電影公司領導匯報了此事,并講述了蕭遠老師對中國電影的貢獻,以及她那遠道而來的英國女婿的意愿。聽了我的介紹,領導決定免費在貴賓放映廳為他們放一場,說這也是向外國同行宣傳中國電影嘛!事后蕭遠老師堅持要付費,我把我們領導的意思講了,她這才一再表示感謝。可過一會兒又說,還是應該給兩位放映員買點禮物。哎!我真打心眼兒里佩服這位年逾八旬的老太太,頭腦還那么清晰,辦事那么周到!我笑著說,感謝兩位放映員一事我會安排好的,您就放心吧,蕭遠老師這才笑著離開省電影公司。回想往事,能為蕭遠老師這位慈祥的老人做點使她高興的事,我感到十分欣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最后一次和蕭老師見面,是2009年春節(jié)回京探親,89歲的她剛參加完電影音樂學會的一個活動,耄耋之年還在為學會盡力,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幾年不見,蕭老師老了許多,像多數(shù)高齡老人一樣,話語不多,常處于沉默狀態(tài)。但她說的一句話卻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說“我現(xiàn)在很想回杭州”。聽了這句話,不知怎么的,我有一絲不祥的預感。想起10多年前在黃巖會議上談笑風生的蕭老師,想起8年前在省電影公司看電影時思維敏捷的蕭老師,再與眼前這位話語不多的老人相比,判若兩人,歲月真的不饒人啊!
果不其然,不久,北京傳來噩耗,蕭遠老師因病于2010年2月去世,享年90歲。遵照她的遺愿,骨灰葬在杭州,和她的丈夫即黃巖籍已故著名書畫家、美術教育家陳叔亮合葬。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蕭老師永遠回到了她魂牽夢繞的故土。她是浙江的優(yōu)秀女兒!蕭老師雖然駕鶴遠去,卻給中國電影音樂事業(yè)留下了豐厚的財富。她品格高尚,同時培育出一位世界級的作曲家,她的兒子陳其剛是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的音樂總監(jiān),這一切定會讓她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