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月華,李文,姜佳欣
(1.揚州市職業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2. 揚州久程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江蘇 揚州 225009)
?
合體兩片袖绱袖工藝的模板設計
成月華1,李文2,姜佳欣1
(1.揚州市職業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2. 揚州久程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江蘇 揚州 225009)
摘要:文章分析了合體兩片袖外觀質量影響因素,將服裝的結構樣板、制作工藝流程和工藝要求相結合,設計绱袖模板,從而降低绱袖工藝難度,全面提升生產效能。
關鍵詞:模板;绱袖;衣身;衣袖
服裝模板是當今服裝生產中的一種新型應用技術[1],在服裝行業中應用已比較普及,是集服裝結構、縫制工藝、服裝CAD與自動化科技切割設備的一體化技術,設計要求較高。
1服裝模板技術簡介
服裝模板是一種用于服裝加工制造過程的專業工藝模具。
我國的模板技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由外資企業引入國內,2005年左右,才有了質的發展。
2基于合體兩片袖绱袖工藝的绱袖模板設計
2.1傳統合體兩片袖的绱袖工藝。合體兩片袖绱袖工藝是服裝加工中相對復雜的一項工藝,绱袖工藝的優劣直接影響整件服裝的外觀質量,這是一項技術含量很大的縫制技藝,采用的是間歇式的縫合方式,企業通常會安排熟練工操作。
2.2設計模板時考慮的因素
2.2.1袖山吃勢分配的合理性。在西服袖的結構制板時,要求在設計上袖模板時要考慮傳統工藝绱袖時袖山吃勢的量的分配、袖山與袖窿對位點的吻合和固定、袖山的圓順與飽滿、袖身的戤勢、袖底的平服等因素,以保證绱袖后袖山的外觀效果。
2.2.2上袖質量的穩定性。在绱袖過程中要防止面料與面料之間、面料與模板之間的滑移,使衣片的縫合位置和模板上開設的縫制軌跡相一致,保證绱袖質量的穩定性。
2.3绱袖模板的設計
2.3.1模板槽位軌跡的確定。縫合衣身小刀片和前衣身裁片,縫合前、后衣身的肩縫,在袖窿的凈縫線上標出對位點A2、B2、C2、D2、E2、F2的相對位置A3、B3、C3、D3、E3、F3(見圖1)。縫合大小袖裁片的前偏袖縫。根據袖身結構和袖山在各部位吃勢量的分布,畫出袖山在抽袖包后形成的裁片外輪廓線,作出縫合時的凈縫線,并標出原袖山上的對位點A1、B1、C1、D1、E1、F1在凈縫線上新的位置點A4、B4、C4、D4、E4、F4(見圖2),各對位點之間的弧線長度和袖窿凈縫線上對位點A3、B3、C3、D3、E3、F3之間的弧線長度相等。

圖1 袖窿的凈縫線
2.3.2裁片位置的確定
2.3.2.1基準線的設計。通常放置衣片時毛邊所處的位置作為基準線,即袖山抽袖包后形成的裁片外輪廓線可設計為绱袖模板上的基準線。基準線在開槽軌跡內側1cm處,與開槽軌跡平行,用一定厚度的海綿膠帶標識并阻擋布料超出。
2.3.2.2裁片的固定。通常設計為上下兩層模板對衣片進行夾持固定,并在模板上粘貼砂紙來增加模板與衣片之間的摩擦,也可使用從模板的底層透過模板的定位針來固定衣片。
2.4模板的制作

圖3 绱袖模板分解圖
绱袖工藝模板設計為三層。底層模板在上適當的位置拓開槽軌跡為槽位中心線開槽,槽寬與模板縫紉機的壓腳相匹配,約為0.35cm;中間一層為隔板層,通常采用略薄點的有機膠板,外輪廓線位置及形狀和上下模板的開槽軌跡內側位置和形狀一致,在模板邊緣1cm處設計基準線,粘貼海綿膠帶加以標識;由于袖山和袖窿的長度不等,曲率不一致,為提高操作的簡便性,中間一層分割為兩塊(見圖3)。
2.5绱袖模板的使用。使用制作好的模板進行绱袖,縫制右袖步驟如下:(1)按照樣板的形狀裁好衣片,在袖身上定好對位點A1、B1、C1、D1、E1、F1,在衣身上定好對位點A2、B2、C2、D2、E2、F2;(2)縫合衣身小刀片和前衣身裁片,縫合前、后衣身的肩縫;(2)縫合好前偏袖縫,整理好袖身;(3)打開模板上層和隔板層,將袖身正面朝上,袖山毛邊對齊基準線,放置在下層模板上,對位點A4、B4、C4、D4、E4、F4固定在相應位置的定位針上。
3結論
服裝模板技術是服裝生產流程和成衣工藝發展的趨勢,服裝合體兩片袖模板的運用使縫制質量不受縫制工人因素的影響,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高,降低了該道工序對熟練工的依賴程度;袖山和袖窿的組合由傳統的立體變為平面操作、由間歇式的變為連續性的縫制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模板技術的應用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绱袖模板的設計要求服裝結構、成衣工藝、服裝CAD與自動化科技切割設備的一體化技術,制作難度較高;绱袖模板是針對具體規格的袖山和袖窿而制作的,當更改袖山或袖窿的規格時,就必須重新設計和制作模板,因此當產品的產量不大時,使用模板會增加單位產品生產的成本,這些都是今后绱袖模板技術研究的重點,未來的上袖模板將具備多尺碼、多工藝的可變化功能。隨著模板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必助力整個服裝行業的發展,促進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陳桂林. 服裝模板技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4:2.
基金項目:2013年度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高級訪問工程師計劃資助(項目編號FG116)
中圖分類號:J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8-0064-01
作者簡介:成月華(1968.11-),女,江蘇省揚州市人,漢,揚州市職業大學工作,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服裝生產技術。李文(1990.11-),性別:男,籍貫: 江蘇省姜堰市,揚州久程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技術科科長,研究方向:服裝生產技術。
姜佳欣(1995.06-),性別:女,籍貫(精確到市):江蘇省揚州市,研究方向:服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