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羽
一直被奉為“快時尚神話”的優衣庫絕對沒有想到,曾經以“低價高質”吸引來的大批消費者,現在正在離它而去。
根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受優衣庫業績下滑影響,迅銷集團2015財年上半年凈利潤暴跌55.1%。
繼2015年優衣庫在日本本土銷售疲持續軟后,包括大中華區在內的海外市場也紛紛淪陷。在華15年締造出快時尚帝國,優衣庫的神話雖然有不凡的開場,但是否正在走向不完美的結局?
不再質優價廉
價格低廉、品質卓越成為消費者認可優衣庫的重要標簽。不過,這也許只是優衣庫對消費者不靠譜的承諾。
2013年3月,優衣庫美國分公司宣布對其在美國銷售的700件兒童睡衣進行召回,原因是該睡衣不符合美國聯邦兒童睡衣阻燃性標準,容易對兒童造成燒傷危險。
無獨有偶,同年4月,北京市工商局在對市場上快時尚服裝品牌的抽檢過程中發現,優衣庫銷售的兩款輕型羽絨產品質檢不合格,多添加聚酯纖維數量而減少了充絨量,兩款不合格產品的數量共計2534件。
一邊是產品遭遇質量危機,另一邊卻是逆勢提價的大動作。受原料價格上漲和日元貶值的影響,日本本土優衣庫的產品價格出現較大增幅,2015年7月以后20%的在售新商品將提價,整體價格漲幅在10%左右。
業界對優衣庫的提價不報樂觀態度,盲目提價的優衣庫相對于其他快時尚品牌價格優勢縮小,甚至會進一步影響產品銷量和消費者忠誠度。
運營與品牌之憂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柳井正曾表示,大中華區將以每年100家新店的速度擴張,達到短期1000家、中期3000家門店的目標。
事實上,優衣庫線下門店的擴張速度也沒讓柳井正失望。2005年優衣庫在華僅有9家門店,而截至2015年上半年,已接近470家,約為其他兩家快時尚品牌H&M和GAP在華店鋪數的總和。
在品牌門店大肆擴張的背后,卻是店鋪運營成本的持續增高。
優衣庫的旗艦店一般在繁華核心商業圈、城市綜合體以及商業步行街附近,建筑面積通常在500-1000平方米之間,店鋪租金之高可想而知。
除了租金,優衣庫旗艦店還十分注重視覺感受的店鋪設計,以北京三里屯優衣庫為例,多層購物空間組成的獨棟建筑,外部是絢麗的玻璃幕墻,無疑又增加了額外的運營成本。
品牌方面,優衣庫主打基本款,產品品類相對較少,且產品從研發到銷售流程時間長,新品更新速度較慢。比起其他歐美快時尚品牌,優衣庫已然喪失了一部分緊跟時尚潮流的消費人群。
大量生產基本款式服裝也讓優衣庫的品牌識別度變得模糊,市場上存在大量可替代的產品。
同時,伴隨國內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出境購物也逐漸成為更多消費者的選擇。他們更愿意將目光投向海外,選購真正有質量保證的品牌服飾。
柳井正曾表示,到2020年希望迅銷集團能夠以5萬億日元收入成為世界第一大服飾制造商和零售商。而疲軟銷售無疑是給柳井正交上的一份糟糕答卷。曾經的優衣庫成功攀越了大中華區這座高山,而當現在“快時尚神話”終結,優衣庫可能要準備品嘗登高跌重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