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8月1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16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在京舉行。為了進一步促進儀綸面料的應用開發與推廣,推動儀綸在各服用終端領域的應用,本屆大賽組委會與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儀征化纖”)共同設置了“儀綸產品開發應用獎”,以表彰在儀綸產品開發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面料企業。為此本刊專訪了儀征化纖銷售服務部副經理吳旭華。
“儀綸(YILON)是儀征化纖生產的新一代合成纖維(聚酰胺酯纖維),是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超仿棉產品,具有聚酯纖維的抗皺、保形、易洗、快干等優點,又具有棉等天然纖維的柔軟、舒適、抗起毛起球等優點。既可以部分代替棉花,減少紡織品對棉纖維的依賴,緩解糧棉爭地問題,又可以作為普通聚酯纖維的升級換代產品,是紡織產品創新的理想原料。”吳旭華在現場表示。
據介紹,此次大賽共吸引了來自全國30多家企業的200余塊儀綸面料參評,產品涉及襯衣、牛仔、機織休閑、針織休閑、精毛紡、粗毛紡等六大應用領域。針對參評儀綸面料的創新亮點,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總工程師陳寶建表示:“儀綸產品開發取得了新的突破,品類得到擴展,不局限于原有的襯衣、工裝,產品更為豐富,且在品質、風格、手感上實現了提升。”吳旭華則表示:“儀綸與棉、麻、絲、毛等天然纖維,以及粘膠、錦綸、氨綸等化學纖維的多元組合與科學搭配,充分發揮了其手感柔軟、吸濕快干、抗起毛起球和綠色低碳的特性,為企業改善原有面料手感,開發創新性產品以及豐富產品開發的多樣性帶來了更多新的選擇。”
現場 9 位評審專家嚴格依據評審標準,從各自的專業角度,以“2017/18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為導,在多元材料的科學搭配、生產技術的成熟程度、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市場定位和應用潛力等方面,對參評面料進行了篩選和評比。經過開放、公正、全面的評定,最終 6 項儀綸產品開發應用獎全部塵埃落定。
談到儀征化纖與此次大賽的合作,吳旭華說道:“借助大賽這個優秀平臺,儀綸更多地為市場所了解和認知。自2014年推出以來,儀綸以優異的性價比和全流程的解決方案,獲得了客戶和市場的廣泛認可,一些廠家已經開始批量投入使用,并接受下游訂單。”
吳旭華表示:“面料評選只是第一步。未來儀綸將正式成為第29種纖維材料,并通過完善測試方法,推進吊牌的使用;通過與設計師合作,推進面料推廣手冊的制作以及獲獎面料成衣的制作與展示;通過與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共同開展‘儀綸紡織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聯盟項目建設,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協同創新,推動儀綸面料在終端品牌中的應用,真正體現新型纖維的優勢,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