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笑煒 李帥
曾經是國內組件邊框的領軍人物,隨著傳統業務面臨著挑戰,鄒承慧正在思索著新的增長點,而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愛康集團似乎迎來了新的風口。
進入下半年,上半年還十分火熱的光伏行業顯得有些冷落,組件價格下降、訂單減少,所有光伏企業的日子似乎都不好過。但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的愛康集團卻很是熱鬧,“光伏+能源互聯網研討會”在愛康集團成立十周年之際給略顯冷寂的光伏帶來了許多活力。
在兩個月前,愛康集團董事長鄒承慧高調宣布,向湖南大學捐贈人民幣5000萬元,支持母校金融學科及能源與互聯網交叉學科的研究,而這一次,鄒承慧在一次向業內展現了愛康集團在能源互聯網領域的一系列宏偉藍圖。今年以來,這已是他多次在公開場合為愛康集團的互聯網事業站臺。
10年前,江陰愛康太陽能器材有限公司成立,憑借出色的邊框業務,短短幾年時間成為國內光伏組件邊框市場龍頭。由于邊框產品結構設計和加工工藝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對愛康科技形成了天然保護作用,在2010年,其組件邊框全球市場占有率達17%。
隨著傳統業務面臨著挑戰,鄒承慧正在思索著新的增長點,而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愛康集團似乎迎來了新的風口。
畢業于湖南大學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鄒承慧,始終堅信所學的專業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愛康集團。去年以來,經過多輪融資,他開始了新的光伏之旅。而就在6月6日湖南大學的一次演講中,面對臺下數千名學生,鄒承慧堅信——區塊鏈技術將顛覆現有的金融模式,也即將成為光伏與金融結合的新的結合點。
起家組件邊框,專注于光伏電站運營的愛康,正迎來其第三次轉型。鄒承慧深信,區塊鏈能夠顛覆當下的新能源行業,能源互聯網是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的一個重要部分。能否在技術研發上搶占先機,能否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能源互聯網模式,將是愛康能否轉型的關鍵。
超越天花板
2011年,鄒承慧從組件制造商轉型進入下游終端市場,是愛康科技走在光伏產業前列的一步重要戰略。
一位光伏行業人士評價:“鄒承慧的專業出身決定了他對光伏電站資產的認知是深刻而超前的——終端必定是一個資本市場。”作為能源產業的一個分支,光伏勢必也要走向規模化。動輒上億、數十億元投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因此,任何一家光伏企業家必須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也就在那時,鄒承慧大膽提出并實施轉型,把發展的目光投向光伏產業鏈的終端應用——光伏電站建設,涉足光伏電站的設計、開發和運營。其主要采用商業模式為——公司投資建設,付給業主折扣電價或屋頂租金,余電再上網。一方面,原有邊框支架業務起到筑底作用;另一方面,公司借光伏制造業起家,2011年成功上市,不但成功躲過2012年雙反危機,更在上市之后借力成功轉型切入下游,一舉兩得。僅三年時間,愛康科技便以413.884MW的總裝機量,在2014年攀升至中國光伏電站投資企業第八強。
為保證最大收益率,自2011年開始轉入電站運營行列,經過三年經營,電站持有量不斷增長,愛康科技迅速攀升至我國重點上市公司光伏電站裝機量排名前十的企業。
不過,隨著補貼的逐步退坡,光伏企業在快速發展之后,很快遭遇天花板。愛康面臨的現實如前所述——西部優質電站項目幾近飽和,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大家紛紛轉向東部地區,這塊市場蛋糕越分越小。傳統邊框制造正面臨著多家企業的強勢競爭,光伏企業面臨著過剩、同質化嚴重、政府監管等多重壓力。
“‘補貼退坡‘棄風限電的市場政策狀況,企業利潤面臨著被生存困境,如果只在國內單一發展光伏業務,遲早會遭遇瓶頸?!编u承慧在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曾坦言市場面臨的挑戰。
不過,鄒承慧認為,危機到來的同時,往往也蘊藏著機遇。在能源結構調整帶來了智能制造的機遇,此時正是積極發展大數據整合和能源互聯網在光伏行業的應用的大好時機。于是,從最初的“組件邊框生產商”,到“電站運營”,再到如今的“光伏+金融”,愛康正在超越這一天然的局限,在新的形勢下,愛康將通過轉型實現新的發展。
“愛康在光伏行業金融做的不錯,在金融行業光伏做的不錯。”在談到產融結合的時候,鄒承慧這樣揶揄道。以實業作為平臺,通過金融平臺的放大作用可以實現實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以金融作為支撐,可以實現對產業的升級和獲得回報。
但是轉型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會有各種挑戰存在。轉型之路到底該怎么走,從什么角度切入,考慮到可能遇到的挑戰應該有什么樣的心態,這些都至關重要。對于愛康來說,下個十年,愛康還需要在互聯網、金融上深耕細作。
互聯網思維
早在2015年初,愛康科技開始打出“互聯網+”這張牌——將布局下一步光伏金融平臺戰略——綠電寶。該金融產品被稱作是P2P金融與ABS(資產證券化)的融合。
然而,在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首席專家馮慶東看來,能源互聯網自從提出以來就被無限解讀,然而真正落到實處卻不那么簡單?!皩崿F能源互聯網真正落地還需要走很長路,還有許多實際問題需要解決。支撐理論、關鍵技術還沒有突破?!?/p>
盡管如此,無論是基于市場現實還是先發企業基因,企業都必須提前布局超越天花板的戰略,以實現“互聯網、金融、能源”協同發展的中期愿景,對于企業來說,能否掌握“區塊鏈技術”,便是關鍵。
根據愛康集團多位人士的評價,鄒承慧是一個非常善于學習的人。其研究生專業也是區塊鏈技術。此外,在湖南大學設立的“愛康基金”中,有相當一部分被用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發。
類似的學習,讓他對能源互聯網也有了獨到的認識。鄒承慧描繪道,能源互聯網與區塊鏈是大勢所趨的選擇,能源互聯網是以電力系統為核心,以智能電網為基礎,以大規模接入清潔能源為主,采用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及電力電子技術,通過分布式EMS及CPS對分布式能源設備實施廣域優化協調控制,實現冷、熱、氣、電、氫等多能互補,提高用能效率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統。
在能源互聯網上的業務上,愛康主要集中在配用電領域,以分布式新能源產業為特點,結合智能用電的業務,運用互聯網的思維進行傳接,實現業務的增值。此外,愛康將開啟全新的商業模式,將重點投資領域定位為能源服務和金融服務。
在鄒承慧看來,區塊鏈的世界沒有中心,沒有權威,在互聯網的世界里,最核心的就是圍繞客戶的需求和想法。最關鍵的是做有意義的事情,同時能有服務好用戶的產品,因此,未來業務中,服務業務將占愛康業務版圖中很大的比重,其中包含能源服務和金融服務。
能源服務包括電站EPC、運維服務、評級檢測和評估、碳資產開發業務,金融服務包括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基金和資產管理等,并致力于把各金融環節打通,實現產業鏈條上的成本最低化。此外,伴隨著光復扶貧、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市場的開啟,愛康集團試圖借助互聯網的思維和平臺,把這種閑置的土地、屋頂資源變成項目。
不過,鄒承慧坦言,能源互聯網并非愛康一己之力能夠實現,新能源的政策和電改的政策尤為重要。相比大型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的收益更高,但風險也相應更高,不像大型地面電站測算的時候模型比較固化。
在分布式光伏上結合互聯網思維是愛康的思維。同樣的對于電改政策,各個地方電改試點已經許多,實際業務已經有所開展,有一些可以借鑒的案例。把分布式光伏和售電電改的業務通過互聯網的技術進行串聯改革,這也是愛康頂層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
除了頂層設計之外,鄒承慧也從互聯網企業:谷歌、華為、騰訊等企業身上,學到了很多管理方式和理念。在這個互聯網風起云涌的時代,鄒承慧更關注用戶的想法,用戶的需求。“我們希望,互聯網+只是拋磚引玉,能有更多人參與更多人服務這個行業。這個行業要有更多的方式發展,不能靠我們一家,希望有更好的創新模式,服務整個中國綠色環保產業的發展?!?鄒承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