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露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隱性課程,對于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智力開發、人格發展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抓住園內外環境中一切有效的資源,充分利用、發揮環境的教育作用,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環境創設;幼兒;教育作用
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幼兒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當中,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隱性課程,對于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智力開發、人格發展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充分利用環境,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環境創設與利用能促進幼兒與環境積極互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們要抓住園內外環境中一切有效的資源,充分利用、發揮環境的教育作用,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
然而,在幼兒園,雖然許多老師已經充分認識到良好環境的重要性,但在實踐創設與利用環境的過程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沒有充分、有效地發揮好環境的教育作用。那么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該如何有效利用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呢?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為幼兒創設趣味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創設帶有趣味性的環境,能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獨自探索、發現中成為一個積極、主動學習的人。如:有一次我班王振軒小朋友在玩“小舞臺”時,在走廊里不停地找東西,我問他:“你在找什么啊?”他說:“我今天要和我的同伴一起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節目,可我找不到道具!”當他轉了一圈后發現,在“幼兒園”有許多頭飾和胸飾時,便興奮地跑了過去,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借了小蝌蚪、鴨媽媽、青蛙媽媽等胸飾,并回到“小舞臺”,和同伴一起有聲有色地表演節目了。可見,通過創設有趣的活動環境,既能滿足幼兒的需求,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在活動中,教師還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隨時增設游戲區角及其材料,讓幼兒在各個區角游戲活動中融會貫穿,激發幼兒探索、操作的欲望。如在美工區創設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操作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例如,在該區域投放毛線拼貼畫的材料,剛開始可以讓幼兒用毛線拼貼一些較簡單的圖案,等幼兒掌握基本的拼貼方法和技巧后,可以讓幼兒用毛線拼貼各種自己感興趣、喜歡的圖案,在操作要求上也可以進行適當提高,如能用多種顏色的毛線進行有序、緊密的拼貼。再增加難度的時候,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體驗活動的成功和喜悅,并在不斷地挑戰中超越自我。而在科學區,放大鏡、磁鐵、物體的沉和浮等,都能讓幼兒自由探索、發現。在有效的環境創設下,幼兒的思維會變得更加積極、有條理,也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為幼兒創設互動性的環境,營造寬松、愉快的氛圍
陳鶴琴曾指出:“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愛護。”在班級環境創設中,許多幼兒園還存在著教師動手多,幼兒參與機會少的現象。有些教師為了追求環境的美觀,只考慮了自己的主觀愿望和設想,沒有考慮到幼兒真正的發展需求。幼兒參與的少,對環境的關注也就不會太高,缺乏與環境的互動。教師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及時發現幼兒的需求,為幼兒提供適度的支持,多讓幼兒動手,讓幼兒與環境互動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地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如:教師在布置教學活動主題時,可與幼兒一起商量、設計好各板塊,讓幼兒參與創設和布置,并及時更新幼兒的作品。每當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師展示出來,都會停下腳步欣賞一下,跟同伴炫耀“這是我的作品”。有的幼兒甚至會與成人主動地交流,在交流的同時,教室的環境布置就成為幼兒探索、學習的新天地。因此,教師不僅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同時,也要為幼兒提供多與環境互動、學習的機會。
三、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化環境,讓幼兒更好地學會生活
家庭作為幼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環境,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幼兒園,創設和諧溫馨的家庭化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對于小班的幼兒,剛到幼兒園,他們一下子無法很快地轉變角色、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而家庭化的環境創設能讓他們產生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能使他們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能讓幼兒更好地學會生活。如在新生入園前,我們可以讓家長帶幾張幼兒的照片到幼兒園來,照片的用途有很多,貼在游戲插排上,可供幼兒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名字;貼在儲物柜上,可供幼兒很快找到自己存放物品的地方等。而創設的親子照片墻,能讓幼兒感覺爸爸媽媽就在身邊,從而減輕與家人分別的痛苦。這些家庭化的環境的創設,讓幼兒如同置身于家中,無形中讓幼兒與環境進行了“對話”,從而消除了幼兒焦慮和不安的心理,較快地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參考文獻:
[1]郭艷.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重要性[J].好家長,2016(3).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